历史上真实的周瑜真的很小气吗 真相并非如此
我们对周瑜的印象基本都来自于《三国演义》的描述。小说里的周瑜是东吴的重要核心领导和军事统帅。他既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才气纵横、英姿勃发、指挥若定的令人推崇的军中将领,也是一个被嘲讽甚至带着喜剧色彩的悲情人物。
他或许精明强干,胆略过人,但他却缺乏政治远见,精明中透着糊涂;他的确有远大志向,深明韬略,但他偏偏又心胸狭窄,不能容人,不分敌我。
而周瑜的性格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他的性格在赤壁之战前、赤壁之战中和赤壁之战后,分三个阶段,彼此的个性是完全不相同的。
在赤壁之战前,小说里只是简单地叙述了周瑜的情况,但也表露了他的谋略和能力。赤壁之战打响后,小说里共用了六个篇幅的文章,比较集中的刻划了周瑜的完整形象,充分且全面的展现了他英雄的性格,主要突出表现在他的胸有成竹、深明韬略、指挥若定的这几个特点上,虽然也不时地穿插着周瑜与诸葛亮彼此间的矛盾,但这并不是小说最主要想表达的方向。
本文由探秘志(.tanmizhi.)搜集整理,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而在赤壁之战结束后,周瑜则被刻画成彻底背离吴蜀联盟的战略方针的卑鄙小人,甚至宁愿放弃大敌曹操而专要跟友方刘备为敌,结果就是招招失策,计计落空,落得个十分可悲可笑的结局。
以上是《三国演义》里作者为了突出美化诸葛亮的才智才将周瑜做陪衬,包括草船借箭和借东风都是历史上根本没有发生的事件,可罗贯中却着重笔墨去描写,借以突出诸葛亮在赤壁之战里的重要地位。试想周瑜可是吴国非常重要的辅臣,他在吴国的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如果不是难得的有才之士又怎么能位居如此高位。
历史上的周瑜不仅才貌双全,性格也绝对不是小气之人。东吴有位名将叫程普,他辅佐过孙坚、孙策、孙权,被称为三世虎臣,在将领之中年纪也最大,可想而知此人的资历岂能看得上周瑜这个小孩子,所以经常会倚老卖老欺辱周瑜,但周瑜从不计较,也不与其斗气,随着一场场战役的胜利,渐渐的程普对周瑜的态度也有了转变,甚至越来越敬重年轻的周瑜,并对其他人说和周瑜交朋友的感觉,就如同跟喝了甘甜的酒一样,让你不知不觉就醉了。由此可见周瑜不仅不是小气之人,他的心胸跟他的才智一样出类拔萃。
那么罗贯中为何将周瑜描写的如此小肚鸡肠呢?据说周瑜第三十八代后人恰是才华横溢,竭忠尽节的周叙,他自小聪慧过人,年纪轻轻就金榜题名,而跟他代的罗贯中却每次科举考试都落榜,所以当罗贯中郁郁寡欢创作《三国演义》时,因嫉妒周瑜的后人,才对周瑜进行了夸张的改编。
这些也都是后人的猜测,我们姑且还是相信罗贯中对周瑜的改编只是为了突显诸葛孔明,扬刘抑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