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男宠、搞同人,中国最野小说,在国外火了1
提起侦探小说,你能想到的第一个名字是什么?
福尔摩斯,工藤新一,东野圭吾?
确实,近代西方悬疑小说,对刑侦破案类的影视文学发展,功不可没。
可是,如果我告诉你,就在柯南道尔之前,有一部精彩程度不亚于《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侦探小说问世。
而且这部侦探小说在被翻译成英文之后,在西方社会里众多侦探小说爱好者茶不思饭不想,甚至反复催更,你信么?
一、出生在荷兰的中国人
高罗佩,字芝台,荷兰人。
我不是给你玩河南与荷兰的谐音梗。
这个姓高的人,原名罗伯特汉斯古利克,地地道道的荷兰血统,不仅给自己改了个中国的名,还取了中国的字。
▲高罗佩和他写的中国字
他实在是太喜欢中国了。
高罗佩出生于1910年,父亲是荷兰殖民军队驻东印度的一名军医。
童年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自己家里花瓶上的中国字,就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为了能去中国工作,他开始学中文,读中国书,甚至还给自己起了像模像样的中国名字,连配套的字,他都有。
二战爆发时,他如愿来到中华民国的战时首都重庆,担任荷兰流亡政府驻重庆使馆秘书。
也就是在这里,他接触到了真正的中国文化。并且读到了一本很奇怪的侦探小说《狄公案》。
为什么说很奇怪呢?
因为一般的侦探小说,都是把先说案情,再说破案过程,把真凶揭露。
这部小说不一样,它是开门见山,直接告诉读者凶手是谁,然后一步一步摧毁凶手的谎言,成功破案。
这就是中国侦探小说,只不过中国人不这么叫,中国人把这种小说称为公案小说。
别小看这名字的区别。
西方的侦探小说,讲的是故事,所以要丝丝入扣,一步一个悬疑。
中国的侦探小说,讲的是道理,所以一开始就要让人明白凶手是谁,突出一个天道好轮回,报应不爽。
高罗佩没有想那么多,他就是觉得这么好的故事,不能这样埋没了。于是,他把这部小说做了改编,颠倒了顺序,先讲案情,再说凶手。
这样,公案小说,就变成了侦探小说,在高罗佩的运作下,成功在欧洲市场出版了。
谁都没想到,这本来自中国的侦探小说,火了。
从哪以后,高罗佩几乎每天都被出版商催稿的电话吵醒,目的只有一个,催促赶紧把后面的翻译完,这边的读者等不及了。
出版商着急,高罗佩更急,他不是不想翻译,而是翻印不出来,因为书稿没了!
高罗佩翻译的《狄公案》,在中国的名字是《武则天四大奇案》,这书里,总共就四个故事,想要多的,没了。
于是无奈的高罗佩自己动手,伪造了十几篇故事。
这是什么?这难道不是我们熟悉的同人小说吗?
只因为高罗佩自己是个中国通,所以整个故事,编得有头有尾,惟妙惟肖。
写着写着,就发现自己已经写了15个长篇,8个短篇,共计130多万字。
这就是全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风侦探小说《大唐狄公案》。
在这部书里,狄仁杰有了英文名字Judge Dee。
▲《大唐狄公案》英文漫画
整本书囊括了唐朝的司法、政治、行政、吏治、外交、军事、工商、教育、文化、宗教、民情、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而且最艰难的是,全书均以仿宋元话本体裁写成。
可惜,因为当时的中国出版业根本没有意识到这部书的价值,所以整本书,只有英文版。
▲大唐狄公案英文封面
难为您了,一个荷兰人,用英语模仿中国人说话的方式,写了一本中国人根本不知道,确确实实发生在中国的侦探小说。这就导致了,这部书,在中国无人问津,西方的侦探小说界,却家喻户晓。
而《大唐狄公案》也就成了为数不多的,现有英文版再有中文版,出口转内销的中文小说。
二、被迫出道的狄仁杰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一本开篇剧透出凶手的侦探小说,还能把一个外国人迷得神魂颠倒。
因为这部书里面的案情脑洞,实在是太大了。
比如第二十三回《访凶人闻声报信,见毒蛇开释无辜》。
杀人凶器是一条毒蛇,找到凶器的方式,是用火炉把藏在房檐口的毒蛇熏出来。
而第二十九回《狄梁公审明奸案阎立本保奏贤臣》。
审讯凶手的方式,是假扮阴司审问,用假的鬼神,吓出真的凶手。
怎么样,是不是有一种在各大电视剧和小说中都似曾相识的感觉。
因为这些桥段,确实被一些国产刑侦和电视剧借用了。
提起这些影视作品,大家耳熟能详的是梁冠华主演的《神探狄仁杰》
或者刘德华或赵又廷主演的狄仁杰系列电影。
这两部都是以狄仁杰为主角的电视剧,和《狄公案》,基本没啥关系了。
而在1986年的时候,有一部尺度非常大的电视剧《狄仁杰断案传奇》。
▲这电视剧尺度大的我都不敢放图
这部电视剧可以说非常好的还原了《狄公案》的案件内容。
但狄仁杰这个人吧,在唐朝的时候,真心不是搞刑侦工作的。他最大的长处是甄选人才,并且直言进谏,而他的官职,是当朝宰相。
▲这个狄仁杰是知道的最多,也最离谱的
用现在的话说,狄仁杰是一个非常优秀HR。
那为什么一个HR不搞人事工作,去破案了呢?
因为高罗佩所做的《大唐狄公案》的最初版本《武则天四大奇案》,是清朝光绪年间的无名作者,为了骂当朝执政者昏庸无能,而写的一部阴阳怪气的讽刺小说。
小说里,前半部分,狄仁杰审问的凶手都是市井普通人。
到了后面的章节,罪犯变为薛怀义、张昌宗、武承嗣这些武则天的面首。
狄仁杰既要能给武则天留下把柄报复,还要把这些达官显贵依法问罪,可谓困难重重。
等读者看完全书,才能明白,整本书其实就是假借狄仁杰破案反贪肃清朝政的故事,讽刺当朝的慈禧老佛爷昏庸无能。
只因为清朝的书生想要骂慈禧,必须拉个垫背的,一合计,武则天一朝,知名度比较广,像是个好人的朝廷命官,好像就狄仁杰了。
于是大笔一挥,狄仁杰就从一个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优秀HR,就变成了刑侦老探员了。
一个唐朝的宰相,被清朝的书生有组织有预谋的利用,却经过一个荷兰人的推广,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刑侦老司机。
我觉得,单就这个过程来说,一点也不比那些破案的故事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