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经郭璞风水大师简介

考古发现 2023-11-19 10:55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中国古代的相师、术士、医道圣手等这些研究阴阳术数、环境和人的关系的这些人,将命、卜、相、医、山这五类术数,归纳成为中国五术,被称为上古岐黄五术或道家五脉。

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命、卜、相、医、山分别是推理、预测、观察、治疗、养生。

虽然这五种术数一起,但在今天只有医道传承得相对完整,究其原因是实用性,而其他四种都被归于风水玄学,很多时候被人当作成子虚乌有的东西。




不过,在古代这门玄学可是从未中断,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还出现过很多风水术士,其中就有一位堪称惊艳绝伦的奇才郭璞。

郭璞是两晋时期的人,因为他对风水玄术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被后世尊称为风水学鼻祖。



关于风水二字,郭璞在他的著作《葬经》中给出了后人比较认同的定义,或者说后人是沿用郭璞的定义,即为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现在这句话被不少盗墓类作家化用到盗墓小说中了。

今天我们不讲风水,来讲讲这位传奇的风水鼻祖郭璞的一生!



预测战乱,当官撰史

郭璞,是两晋时期的人,父亲郭瑗是个太守,他算是个官二代,从小生活在家境优越的环境中。

父亲不仅当官还是当时比较有名的大学者、道士,从小耳濡目染。

衣食无忧的郭璞就翻阅家中父亲收藏的书籍,其中就包括很多古籍、阴阳术数、道家典籍。

可能早熟,也可能其他小朋友不带他玩,他从小不善言辞,只能看书研究,久而久之,青年时期的郭璞已经能精通阴阳术数和天文历法推演。



后来他又跟一个叫郭公老头学习卜卦之术,这老头也是个隐世高人,看郭璞不错就传了他《青囊中书》,之后郭璞习得全书内容,便又通晓五行八卦、卜筮之术。

此时的郭璞通过卜筮之术可以推测出一些事,小试牛刀他占卜发现老家即将发生战乱,也就是后来被称为永嘉之乱。

此时他无官位,人微言轻,只是告知了族中亲友一起南下避战乱。

战乱之后,西晋灭亡,南下的朝廷成立东晋,郭璞预测战乱的事被传开,先是被宣城太守看上邀他做了参军,后来被东晋元帝拜著作佐郎官,与当时的大史官王隐共同编撰史书《晋史》。



风水奇术,葬母显能

郭璞不仅在朝为官,他还诚奉道教,因为他本人是正一道教徒。

不做公事的时候,便进入山中修道,继续研修风水堪舆和卜筮之术。

东晋政权偏安于江南,时值壮年时的郭璞神算之名早已闻名天下,但风水之术却很少人知道。

突然有天,家中老母病逝,郭璞闻讯悲伤不已,便辞官回家。

古人讲究人死入土为安,郭璞既是研究风水想着要为老母寻得一处好穴位。

于是他为老母的墓地选在了离河边百步之遥的地方,这地方经常被大水淹没,家中族人知道后纷纷指责郭璞不孝,让老人家死后还要饱受水淹之苦。

不过,郭璞执意如此,顶着压力将老母下葬。

大家本以为墓地会被水淹,不过令人诧异的是自从郭璞安葬老母后,这里再也没有被大水淹过,河流几年后竟然自己改道,老母亲墓地方圆几十里成了肥沃的良田。

这样的结果,让人们不禁相信郭璞的堪舆之术的神奇。



人生一卦,算死第一人

郭璞的名声越来越大,他也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逍遥自在,一日在街上遇到了一陌生男子,郭璞拦下此人,脱掉身上的锦衣外套赠予他。

男人一看此衣服相当昂贵便问先生何意?郭璞笑着说尽管收下,你我之后还有再见一面。

陌生男人虽然奇怪但还是收下了。

多日之后,郭璞的上司王敦东晋的将军谋反之心已久,郭璞作为他手下的参军,被召见问讯。

王敦就问郭璞,今日我举事如何?吉凶怎样?郭璞很淡定地说不成。

王敦也问若举事,我可活多久?郭璞又言明公举事,必祸不久,若往武昌,寿不可测。

王敦被郭璞的一番话气得冷冷反问先生算无遗策,能否算出自己何时死?郭璞大笑今日日中便是我的死期。

气急败坏的王敦果然杀了郭璞,王敦起事不到两月便战败郁郁而终,皆被郭璞说中。



而令人称奇的是给郭璞行刑的正是之前郭璞赠衣的那个男人,此人家贫做的是刽子手职业。

为报答郭璞的赠衣之情,此人按照郭璞临死前的嘱咐,秘密将郭璞安葬。

郭璞后人只是带着郭璞的灵柩离开,除刽子手外无人知道他的埋骨之地。

数年后,晋明帝在南京玄武湖畔修建了郭璞衣冠冢郭璞墩,保留至今。



常言道医者不能自医,算命者不给自己算命。

其实啊,这都是水平不够的表现。

而像郭璞这样的大师,不仅可以给别人算,就连自己都算出福祸前程,其实他早就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而且没有像诸葛亮那样强行逆天改命,而是坦然接受,笑对生死。

郭璞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风水巨作《葬经》,也向后人传达了一种对待生死的乐天观。

奇事网以上就是葬经郭璞风水大师简介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