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灭亡后,王濬在益州训练水师,最终一举消
公元263年8月,魏国权臣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在这场战役中,邓艾这位名将采用以迂为直的谋略,在魏蜀两军主力对峙于剑阁之时,自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越过700余里荒无人烟的地区,凿山开路,奇袭江油(今四川江油北)。又在蜀汉腹地绵竹大破诸葛瞻、攻占涪城(今四川绵阳),进逼成都。后主刘禅因邓艾兵临城下,向魏军投降。公元263年11月,蜀汉正式灭亡,开始了三国时代结束的序幕。
在蜀汉灭亡后,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取代了曹魏,建立了西晋王朝,对于西晋王朝来说,自然想要消灭东吴,从而一统天下。不过,东吴有江河之险,想要击败东吴,必须要有一支精锐的水师。在此基础上,一位西晋名将开始在益州训练水师。等到公元279年,这位名将率领水师从益州出发,最终一举消灭了东吴。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消灭东吴的西晋名将王濬。
一
,王濬(207年~286年),字士治,小名阿童,弘农郡湖县(今河南省灵宝市阌乡)人。西晋时期名将。王濬少年时代就博通典籍,而且姿貌俊美。但不注意修养品行博取名声,故而不为乡里所称道。稍后才改变志节,爽朗旷达,恢宏有大志。王濬稍稍长大之后,被州郡长官征辟为河东从事。后来,王濬受征南将军羊祜征辟,羊祜以深交知己待他。对于羊祜来说,虽然没能参加晋灭吴之战。不过,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羊祜生前训练士兵,全力准备灭亡孙吴,累迁征南大将军,册封南城侯。而这,无疑为西晋成功吞并东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蜀汉灭亡后,王濬又任巴郡太守。对于益州之下的巴郡,在地理位置上和吴国接壤。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年),王濬转任广汉郡的太守。不久之后,益州牙门将张弘发动叛乱,杀死益州刺史皇甫晏,朝廷于是晋升王濬为益州刺史。王濬设下计谋,将张弘等人全部杀死,平息了益州一带的叛乱,因功封关内侯。自此之后,原先蜀汉的地盘,基本上被王濬执掌了。除了继续治理蜀地,王濬还是在益州训练水师,这显然是为了消灭东吴而做准备。
王濬因在益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被晋武帝司马炎拜为右卫将军、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当时正筹划平吴,素知王濬奇略过人。便密上表章,请仍留王濬于益州,参与平吴大计。同年,晋武帝依羊祜之建议,复任王濬为益州刺史。
二
晋武帝司马炎谋划灭吴,下诏让王濬修造舟舰,王濬造连舫大船,方一百二十步,每艘可装载二千余人。大船周边以木栅为城,修城楼望台,有四道门出入,船上可以来往驰马。早在蜀汉灭亡之前,就有人建议司马昭先对东吴用兵。不过,在司马昭看来,想要消灭东吴,必须要打造众多的船只,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司马昭还是决定先对蜀汉用兵。现在,蜀汉灭亡之后,司马炎决定先让王濬建造船只,训练水师,等待灭吴的时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时朝中大臣对伐吴纷纷议论谏阻,王濬给皇帝上疏说臣多次查访研究吴楚的情况,孙皓荒淫凶暴,荆扬一带无论贤愚,没有不怨恨的,观察目前形势,应从速伐吴。今日不伐,形势变化不可预测。如果孙皓突然死去,吴人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则吴国就成了我们的强敌。,臣造船已经七年,船日渐腐朽损坏,臣年已七十,死期临近。奇事网以上三事如不遂人愿,伐吴更加困难。诚恳希望陛下不要失去良机。面对王濬给出的分析,晋武帝内心同意王濬的意见。
三
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晋书王濬传》作太康元年(280年)正月),晋武帝司马炎正式下令各路大军进攻东吴。经过长期的准备后,王濬及其部下可谓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于是,王濬率水陆大军自成都沿江而下,过瞿塘峡、巫峡,进至秭归附近。王濬率巴东监军、广武将军唐彬攻破吴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擒吴丹阳监盛纪。然后顺流而下,进入西陵峡,遇到了吴军设置的拦江铁锁和暗置江中的铁锥。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此前羊祜擒获来自吴国的细作,得知上述情况,所以,王濬就做了几十个大木筏,每个也有方百余步大,筏上扎成草人,被甲执杖,令善水士兵乘筏先行,铁锥刺到筏上都被筏带去。又做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上麻油,放在船前,遇到铁锁,就点起火炬,将铁锁熔化烧断。,非常明显的是,虽然东吴已经预料到西晋会从益州派出水师,并设置了阻碍。不过,这都被王濬一一剪除了。等到王濬大军进入到东吴腹地后,后者自然难以抵挡。
太康元年(280年)二月初三,王濬率领大军攻克西陵这一兵家必争之地,俘获吴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据、宜都太守虞忠。初五,攻克荆门、夷道二城,俘获监军陆晏。初八,攻克乐乡,俘获水军督陆景,平西将军施洪等投降。十八日,晋武帝下诏进王濬为平东将军、假节、都督益梁诸兵马。对此,在笔者看来,王濬屡战屡胜,无疑加快了东吴的灭亡进程。
四
,太康元年(280年)三月十五日,王濬进入石头城。面对兵临城下的王濬大军,孙皓准备亡国之礼,驾着素车白马,袒露肢体,缚住双手,衔璧牵羊,大夫穿着丧服,士人抬着棺材,率领着伪太子孙瑾、孙瑾弟鲁王孙虔等二十一人,到达军营门前。对此,王濬亲自为孙皓松绑,接受了玉璧,烧掉了棺材,将孙皓送往洛阳。王濬收了东吴的图书簿籍,封了府库,军中无所私获。在东吴灭亡后,晋武帝派遣使者慰劳王濬军。对此,在笔者看来,如同邓艾兵临成都,迫使蜀汉后主刘禅投降一样。10多年后,王濬率军迅速来到东吴都城,同样迫使孙皓这位亡国之君放弃了抵抗。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晋灭吴之战中,西晋派出了多路大军。现在,王濬获得了最大的战功,自然引起了其他西晋将领的妒忌。回到西晋都城洛阳后,有人上奏他违诏不受王浑节度,应坐大不敬罪,交付廷尉。,对于宽厚的晋武帝司马炎,还是厚待了王濬这位将领。后来,晋武帝司马炎又转王濬为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后军将军如故。太康六年十二月庚寅(286年1月18日),王濬去世,终年八十岁,谥号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