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

考古发现 2023-11-19 10:55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历代名人名言,一般能被正确流传下来。也有不不少名言,尤其是圣人的经典名言,因为断代或时代久远等原因,造成语义理解上的千差万别,或被人刻意而无知地曲解,或被人善意借用,背离了原本意旨与初衷,迷惑人们几千年,却依然被人当作真理,奉为圭臬。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此句出自《道德经》第5章,很多人把它理解为天地和圣人不仁不义太冷漠,视天下苍生为猪为狗。其实,原意不是这样的,老子说,天地没有偏私,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无所谓人们想象中的那种仁爱,就像人类对待用草扎的刍狗一样,任其光鲜或没落。

讲仁讲义,是孔子的重要学说。孔子说仁者,爱人。这种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爱,孔子希望把这种情感推广开来,从亲亲到泛爱众,而亲仁。强调爱己及人,即从爱父母兄弟开始,推而广之,扩而大之,去爱本族人,爱同乡同党,再到爱不同族人,并延伸到不同族的人。爱,是情感,把这种爱扩展开来就是义,义是行为。

,在儒家观念里,仁是源于内在的爱,义则表现于外的行。在施行仁和义的过程中,是不能为利所左右的,见好就上,见不好就避之,那是不义。,在儒家看来,天地爱万物,和圣人爱百姓,就像父母爱孩子一样。老子不是这个意思。老子的观念里,天地无所谓仁爱,所谓的仁爱,只不过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附加上去的。天地生养万物完全缘于自然,既不是为了自己的利,也不是为了众生的利,故曰不仁。

人们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天地万物,以为祭祀天地就可以得到天地的厚爱和恩赐,其实不然。天地是清静无为的,你用刍狗作祭品祭祀他也好,不祭祀他也好,在他看来都是一样的,并不因为你祭祀他,他就会如你所愿,保你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天地能给你的已经给你了,不可能像人类那样有所偏私,你只要顺道而行,不妄为,祭祀与否,与他没有什么关系。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的原句出自《论语宪问》,后人断章取义,拿出以德报怨这句话来已形容一个人的雅量。其实不然,以德报怨的后面还有一句何以报德?完整的表达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句话来自于孔子与他的学生,一个叫宪一段对话。弟子问他说老师,别人羞辱了我,我却以我的道德和教养来回报他,这样好不好?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别人以德待你,你就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别人羞辱了你,你就不能以德报怨了,而是以直报怨。孔子的意思是,恶行不可助。

我们想想孔子的一贯作风就明白了,孔子是刚烈的,当年鲁国大夫少正卯开办私学,风头胜过孔子。鲁定公14年,孔丘任鲁国大司寇,代理宰相,上任后七日就把少正卯以君子之诛诛杀了,并曝尸三日。

对此,孔丘在回答子贡问时说小人之桀雄,具有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五种恶劣品性,有着惑众造反的能力,不杀之,将遗患无穷。

所以,孔子的原话是,不能以德报怨。不然,社会风气会被引向恶化。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原句出自《庄子养生主》,后边还有半句话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这句话也是掐头去尾,断章取义,结果只用前半句,变成了后人激励人生的座右铭。庄子是最重养生,他在《知北游》里说人生天地之间,恍若白驹过隙,忽已。他说人生有涯,是要告诉人们,珍惜生命的美好,人来世间走一遭,实在是天地造化,人生却是那么匆匆,而知识无穷尽,别一头扎进去出不来。有限的生命,只学有限的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现实中,很多人的一生,都在用有限的生命去兑换无聊又无穷的知识,到头来搞得身心俱疲,没有什么专长,违背人生要义,还伤害了身体,这是犯险啊!

相濡以沫

原文出自《庄子大宗师》。这句话被人借来比喻感情的笃深,千百年来,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天下苍生。其实,庄子的本意在于表达,两条鱼临死前的无奈慰藉,倒不如各自回到原来的江湖,优哉游哉。

原文是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庄子借这个比喻,批评仁义,倡行大道。因为仁义远离人性自然,就像鱼儿离开水一样。为了苟延残喘,不得不相濡以沫。这都是人性的虚伪,造成的背道而行的结果啊!

庄子原文大意是天大旱,江流断,鱼儿搁浅在荒滩。雌鱼哭,雄鱼怨,无奈相拥伴;为了相续命,只得互吐涎。大难已临头,垂死成佳偶。哎,命中注定水中游,说什么情深谊厚。恨只恨,嬉戏浅滩忘回游。想当初,你悠游于长江,我乐哉乎鄱阳,你我不相识,彼此两相忘。

所以,庄子感慨道社会若有道,何必巧立名目夸仁爱,尧长桀短?何必假仁假义屈人性,表彰样板?与其歌颂鞭挞,不如停止宣传,君不用朝令夕改役使民,民不必惦记君主税赋增与减。彼此两相安,大道光无边。

奇事网以上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