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帝司马衷被毒死,梁武帝萧衍被饿死,宋徽宗赵
皇帝人人都想当,后宫佳丽三千,锦衣玉食,主宰天下苍生;皇帝真是这么好当的吗?要知道皇帝是历史上最高危短寿的职业,而且关键是有些皇帝死后都不得安分,皇陵几乎是所有盗墓贼终极目标。
这五个皇帝,是真的悲催,所谓恶有恶报,大概如此吧。
1、晋惠帝司马衷毒死
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在八王之乱中,惠帝的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帝位,并以惠帝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
齐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司马伦,群臣共谋杀司马伦党羽,迎晋惠帝复位,诛司马伦及其子。又由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受尽凌辱。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
307年,惠帝去世,时年48岁,相传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而且司马衷虽然贵为皇帝,但却娶了一个历史上最丑的皇后贾南风,虽然贾南风很丑,但却给司马衷戴了无数顶帽子就不多说了,还热衷权势,并且还残杀怀孕妃嫔;其暴虐行径连作为亲族的贾模都看不过眼,曾多番规劝甚至图谋推翻她。
虽然说西晋之亡始于贾南风,但却也是因为晋惠帝司马衷实在太无能之过,多次颠簸,还被想当皇帝的亲戚毒死,也是醉了;估计司马衷是上天派来灭掉司马家的吧,毕竟司马家对曹家太狠了点。
2、梁武帝萧衍饿死
公元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前期任用陶弘景,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
萧衍早年英明神武,南梁国力蒸蒸日上,颇有北伐之势;后期的萧衍却似乎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晚年笃信佛法,纵容邪恶,郭祖深形容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梁武帝曾四次出家,前前后后大臣们总共花了四亿钱用来赎回萧衍,可见萧衍晚年昏庸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后来羯族人侯景作乱,最终萧衍被饿死在台城皇宫净居殿。
3、宋徽宗赵佶冻死
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在位初期颇有明君之气,后经蔡京等大臣的诱导,政治情形一落千丈,后来金军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匆匆禅让给太子赵桓,在位25年。
在宋徽宗在位期间,任用奸邪妄臣,致使民不聊生,起义不断,大大耗费了国力;后来由于金国海上之盟,共击辽国,无奈军队实在腐朽无能,被金国所觊觎;金灭辽之后,顺势南下,最终攻破北宋都城汴京,是为历史上最耻辱的靖康耻就是来源于此。
公元1130年,金朝将宋徽宗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旧古城)软禁。到达五国城时,随行男女仅140余人。在公元1135年的时候,宋徽宗终于因不堪精神折磨和黑龙江冰冷的天气及饥饿等死亡,终年54岁。
宋徽宗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并还说如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4、宋理宗赵昀陵墓遭掘,头骨做酒器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都是在权相史弥远挟制之下,自己对政务完全不过问,自己则尊崇理学,纵情声色,直到绍定六年(1233年)史弥远死后,宋理宗才开始亲政。
亲政之初立志中兴,采取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改革措施,史称端平更化。执政后期,又沉缅于醉生梦死的荒淫生活中,朝政相继落入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之手,国势急衰。
端平元年(1234年),南宋联合大蒙古国灭金。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攻鄂州,宰相贾似道以宋理宗名义向蒙古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让给蒙古。景定五年(1264年)11月16日,宋理宗在临安去世,在位40年,享年60岁。
此君活着的时候没什么,一切都还不错。问题是死后非常惨,真正的戮尸荒野,头还制作成饮酒的容器,至今还在展览。坦率的说,真不忍心读南宋历史,太悲伤了。
1285年,在忽必烈的的默许下,西夏人、藏传佛教僧人、吐蕃高僧八思巴的弟子杨琏真珈挖掘了宋理宗的陵寝,过程大家都知道如何的粗暴。理宗的头颅,被肆意侮辱,肆意踢打。
当时被挖掘的还有宁宗、度宗、徽宗、高宗、孝宗、光宗以及皇后诸陵。后来,杨琏真珈把宋理宗的头颅割下,在理宗头骨上镶银涂漆,制成酒器,一直带在身边,时时饮酒作乐。
5、明思宗朱由检吊死
崇祯帝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
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北京城破之时,崇祯命懿安张皇后自尽,此时天色将明,崇祯帝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崇祯帝说
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身边仅有提督太监王承恩陪同。
上吊死前于蓝色袍服上大书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帝死后,自杀官员有户部尚书倪元璐、工部尚书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华、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义渠、太常寺卿吴麟征、左中允刘理顺、刑部右侍郎孟兆祥等,驸马都尉巩永固全家自杀,太监自杀者以百计,战死在千人奇事网以上。宫女自杀者三百余人。绅生生员等七百多家举家自杀。
崇祯帝的性格相当复杂,在除魏忠贤时,崇祯帝表现得极为机智,《明史》说他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由于较之前任的神宗、熹宗,甚至明朝中后期的多数皇帝,崇祯帝治国救国的责任感与雄心强上许多,故史家对于崇祯帝普遍抱有同情,以为崇祯帝的一生实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由于连年的灾荒,农民造反野火般的焚烧整个华夏大地,后金不断侵扰的边疆,导致军费不断激增,而税收却无法跟上,这一切的结果导致崇祯年间加税不断,民间称呼他为重征以代替崇祯。
虽然崇祯帝期盼着明朝能在他手中迎来中兴,无奈前几朝的积重难返,当时天下饥馑,疫疾大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进攻,加上崇祯帝求治心切,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在朝政中屡铸大错
前期铲除专权宦官,后期又重用宦官;在众大臣的吹捧下,崇祯帝高估了袁崇焕,误信了袁崇焕五年复辽的大话,以倾国之力打造了一条宁锦防线,结果后金从蒙古绕了过来,明王朝面临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