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道德经》,从孔子问道于老子对话开始

考古发现 2023-11-19 10:55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道是可道的,还是不可道的?宇宙来源何处?何谓人生,如何面对顺逆?如何才能得道这些问题就在孔子与老子的这段对话里。

孔子壮年时第二次去洛阳拜见老子。老聃那时依然是国家图书馆馆长,工作依然忙而有序。孔子这一次见老子,已经没有了13年前时的青春锐气,不再请教仁义的问题,而是如何得道的问题。老子告诉他说,你现在急匆匆专诚问道,我这边急匆匆整理案牍。不如你先回到驿馆休息一下,我们再来论道罢。于是孔子回到驿馆,几天后又来到了老子的家里。

孔子说难得您休假,敢请论道?

老聃说若需论道,皆需持斋守戒,静心守神,把所谓真才实学扔到一边。不然,你心中满满,如何装得下道?

道,幽然冥然,深邃广大,真不知从何谈起。但我可以给你说一下它的大概。

孔子道正襟危坐,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老聃说你的所谓道,指的是仁义吧?你重视实践,又有牺牲精神,固然可嘉。但我所说的道,不是仁义之道,而是自然大道。先说说生命的来源吧!宇宙之初,混沌若鸡子,幽冥的世界里,突然有一天轰然炸裂,鸿蒙初判,天地分离,世界一片光明。于是万物生发,其间一切有条有理的存在,无不来自那个无名无状的浑沌。在此宇宙间,阴阳二气化生内神,合成外形,生命由此诞生。

此间的一切生命,都是有形有状的,这就是无形生有形。道为何物?道就是那个混沌前的状态,称之为无,这是道的存在方式之一。混沌中生出的一切都是有形有状的,这种有,是道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无和有,是道的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同出而异名,而已。但不管哪种存在方式,道本身永远都是无形无状的,道生万物,为天地母。此后,物物相生,都是有形的物物相生,代代相传。而这种物物相生,都是有形生有形的持续生发,动物繁衍动物,植物繁衍植物,都是有形有状的。形与状稳定后,各循其道,各生各的,有条不紊,宇宙充满生机。

孔子问道鸟兽也有道吗?老聃道你注意到了吗?兽类有九窍,头七尾二,此类皆为胎生。鸟类却只有八窍,头七尾一,此类皆为卵生。同样是生命,却有不同。各随其因便是道。道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明。道啊,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你说它来了,却不见声响;你说是走了,却不见离去,它没有居所,没有门房,四面通达,廓然无际。天若是不知从道那里获得什么,它就不会那么高远;大地若是不知从那里获得什么,它就不会广博;日月若不知从道那里获得什么,它们就不会运行;万物若不知从道那里获得什么,就不会繁茂。这就是道啊!所以,得道者明,昧道者昏,那些顺道而行的人,耳聪目明,思虑通达,四肢有力,虽然用心但不为心所累,应对自如而不偏执。

孔子问道智慧是否出于博学?既是道生一,一而再,再而三,那么,您所说的道,是可以增减的吗?老聃说博学不等于真知,善辩不等于智慧。博学与善辩属于小技,不是大道,君子不屑一顾。圣人务于道,道是虚空无限的,任你添加,不见其多;任你减损,不见其少。它浩浩然若大海无涯,巍巍然若昆仑莽苍,无始无终,周而复始,恒量循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就是道,此道乃是圣人之道。

孔子问尧舜时天下和顺,桀纣时天下大乱,这是得道与无道的结果吗?老聃道人活天地之间,无论寿命几何,总是要归于原本,返回老家。从根本上来说,生命无非就是一口气罢了。气短或气长,只是气的聚合长短不同而已,差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匆匆的时光,转瞬的生灭,谈什么桀纣与尧舜的是是非非!瓜与果,所不同者,木本、草本而已。但同属植物,生长规律一样。人类比瓜果复杂些,除了生物性,还有一重社会性,但也可以用年龄大小来区别。所以圣人遇到这样的褒贬评价,不置可否,好评不喜,恶评不烦。能调整自己,便是德;能无心而适应,这就是道;德与道便是帝业兴盛的凭藉,王侯兴起的规律。

孔子问道如何理解您的贵生轻死宏旨?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

人这一生一晃就成了过去!势不可当,新秀登场,老朽下台,如此而已。当初投生时,无形变有形;现在返本,有形变无形。老生常谈罢了,面对生死,顺其自然,无需悲之,哀之,死是生的开始。相对于生,死只是解脱了形体的束缚,最终归于本原!这是很简单的事情,并非体察大道的人所追求的。所以,真正体悟大道的人既不关注,也不议论。

道不可能通过传言而得到,守注沉默,胜过雄辩。不如塞耳闭目,内视内听,才有可能得道。

奇事网以上就是读懂《道德经》,从孔子问道于老子对话开始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