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联军统帅额尔金下令焚烧圆明园:为什么洋
英法联军统帅额尔金下令焚烧圆明园为什么洋人不烧毁紫禁城?
历史上的今天,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统帅额尔金下令焚烧圆明园。
烧圆明园的理由其实有很多,比如毁灭抢掠证据;报复巴夏礼使团被害;侮辱满清皇帝;羞辱满清国家等等。
最为重要的原因,是迫使满清尽快屈服签订不平等条约。
英军总帅格兰特说因为清政府对于所捕获的英人大半加以杀害,额尔金爵士和我都觉得必须对清帝加以严厉的责罚,并且留些报复的痕迹才行。额尔金的私人秘书也讲彻底焚毁圆明园,不但可以留一不易泯灭、永久保存在人们脑海的痕迹,而且可以证明联军已经旗开得胜,耀武扬威地占领了北京。
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赢得并不算容易。比如在大沽口炮台战役,英法联军还遭受了一次惨败。
第二次大沽口战斗中,英法联军参战的13艘舰艇中,有6艘丧失战斗力,4艘被击毁击沉,英军死伤578人,法军死伤14人,联军撤退到杭州湾。
虽然打赢了满清,但英法联军的伤亡比在第一次鸦片战争要大得多。
,他们攻陷北京却扑空了。
咸丰皇帝早已经逃到了热河,有大军保护。
热河是山地地形,同平原作战不同,火器尤其是火炮不容易发挥威力,对英法联军的战斗力有减弱。
况且,当时英法联军难以继续追击。
即便英法联军继续追击到热河省,咸丰也可能继续逃到内地。那下面怎么办?
难道继续追?
咸丰逃到四川,英法联军也要追过去吗?
不可能了。
而英法联军劳师远征,物资补充都必须从香港长途运到天津港口卸货,再转运到北京。物资运输和补充极为困难,根本无法坚持过冬。
英法联军的补给早就坚持不下去,依靠向当地民众购买部分补给来死撑。
如果没有民众将食物卖给英法联军,后者就会陷入粮荒中。
还没有到冬天尚且如此,下面又如何支持。
如果咸丰同你拖,英法联军是拖不起的。
所以,烧毁圆明园就是英法联军的计策。
事实证明,这是有效的。
烧毁圆明园,是额尔金皇帝本人的一种恐吓威胁。
圆明园是皇帝的行宫,现在一把火给你烧了。
如果你再不屈服,将紫禁城都给你烧掉。
到了这种地步,咸丰恐怕也只有屈膝投降这一条路了。
根据英国官员事后估算,被掠走的文物珍宝(金银、宝石、绸缎和古玩陈设等)价值达600万英镑,被破坏的也差不多的价值。
那么为什么不烧掉甚至不抢劫紫禁城呢?
英法联军一旦这么做了,手中就没有谈判的砝码,难以同满清讨价还价了。
,如果烧掉了紫禁城,说不定满清皇帝直接就不回北京,立一个首都。
到时候,英法联军就更被动。
就当时来说,满清民众对于烧不烧圆明园并不关心。
圆明园是咸丰皇帝的私家花园,烧掉了同老百姓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