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不同的解读角度:“万经之王”不是
万经之王不是轻易能解释得清楚的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这可不是浪得虚名,更不是《道德经》研究者和爱好者的意淫,《道德经》在西方的发行量,在2016年就超过《圣经》高居榜首,西方学者对老子和《道德经》的评价之高出乎国人意料之外,德意志民族被誉为哲学的民族,康德、黑格尔、尼采等等大哲如雷贯耳,他们以及他们的同胞给予了《道德经》以最高赞誉;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威尔杜兰特更是把《道德经》推崇到无以复加的神圣高度,他说,假如把全世界的书全部烧掉只留一部,那应该就是《老子道德经》它是拯救世界的文化孤本。等等。可见《道德经》在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有多高。
由于《道德经》一言万端,辞旨深宏,包罗万端,历来注家层出,观点难成一致,有的甚至相反。原因很多,据我所知,一是老子原版没能保存下来,后世注家所依据的版本不同,形成了先入为主的主观基调。即便以后遇到更新的版本,其依据的主体观点依然还是原版本。二是个人见识不同造成南辕北辙。因为接触版本的多寡,理解程度的不同,以及交流范围的大小、频次的高低不同,造成在讲解《道德经》时的出发点和深浅程度不同。这丝毫不影响这些专家学者的继续开讲和持续升温。
《道德经》有不同的解读角度
确实在讲解《道德经》时,很多人会说对于某些章节、某些语言并不太理解,只是抱着试解的心态,声明是个人见解,是一家之言,这不过只是一种交流方式,因为在《道德经》研究者看来,有一千个注者,就有一千个说法。当一种说法行不通时,就会试着另辟蹊径,从另一个角度尝试解读。同样,对于《道德经》的解读,除了从哲学的角度,养生的角度,还有从兵家的角度,从谋略家的角度,从法家的角度等来解读它。所以,解读经典各有偏好,解读的章节也会有取舍。鬼谷子是道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他的学生有兵家的孙膑、庞涓等,有纵横家的苏秦、张仪等,有法家的商鞅等,杂家的吕不韦等等。那么,高道鬼谷子的门徒若是注解《道德经》该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学爱好者,他与庄子被誉为深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他对《道德经》的讲解就是凭自己的喜好,有选择地讲解,不是说他不懂别的章节,而是他认为对他而言不是重点,或者不便于弘扬他的法学理论,便绕道而行。,所有解老,注老的专家学者并非一定通晓《道德经》,只能凭自己的偏好和特长,就其熟悉的领域和章节进行深度讲解和扩展,对于不熟悉的领域和章节,只能选择暂时放下或轻描淡写,以免贻笑大方。
道德属性决定没人能讲得清究竟什么是道
因为道具无和有两个属性,他们讲的那个道,主要在讲那个有的部分,即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一部分。道的有也含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道的不可言说性,即虚空,虚空不是我们所说的任何东西都没有,而是一种寂兮廖兮的物质存在,若果是什么都没有,它就不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另一个是道在自然万物上的具体体现,即德。
道,虽然寂兮廖兮,恍兮惚兮,无音无状,不可言。,道有载体,有表现形式,那就是德。老子认为,清净无为,顺乎自然,悟道体道,与道一体是为有德,道生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所谓道家的修成正果,就是修到了道这种特性境界,心性行为能与道合,便是德,即道之在我之谓德。
道虽不可道,可以借助实物来比喻
老子在第一章就明确地说道可道非常道,很难表达,没法说清,不可能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所以在涉及道时,多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喻,比如用谷、器、毂、囊龠等等,取其虚空之意;再如水,取其善利万物而不争的道性;在比如刍狗,取其不仁无私之意等等。正因为道是不能言、不可道的,为了让人明白它的性状属性,所以才采用比喻来层层描述的。
而在谈到德时,多以理想中的圣人如何如何来描述,因为这种德是道的具体体现,,道是遍虚空尽法界的,它体现在天地万物之中,与天地万物同在。也就是说,道虽不可道不可言,德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这种存在是以人(物)表现出来的品性来显现的,这种言行是可以描述的。所以,人们说道,也都是各自对于这个虚空的大道的自身体验,或者直接用生活中的事物来说明,而这种事物又都是道的显现。
道的两种存在方式
老子说,无和有同出而异名,这个无,指的就是道,这个有,指的就是德,道与德本来是一回事,因为道是通过德来体现的。但功能上又有区别,道是造化之根,神明之本,但因看不见摸不着,就只能以德为根基以证道、成道。
道德经热是整个传统文化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改革开放后民族自信心回升,重拾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所以,尽管道不可道,但由于自古以来,对于这个不可言的道都怀有一种神秘和敬畏之心,到底道为何物,为何不能言说,为何是通过德来显现、来表达,引起了全球华人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当代风采,这不光是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更是中华文明伟大复苏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