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刀讲堂:日本刀的专门名词 你知道多少呢
日本刀的专门名词
虽然很想偷点懒,考虑再三,在开始介绍正题之前,还是不得不先将各种日本刀的常见分类与常用名词介绍一番,以免部分刀友在阅读时产生过多不解与歧义。同样的,对日本刀鉴定鉴赏方面的一些专门描述也不得不提前在这章之后进行介绍。各位对日本刀的基础知识已有充分了解的刀友,赶时间的话可以直接跳过,谢谢~
特别指出在本文中通常提及的兵器长度,都指刃长,而不包括柄的长度,莫忘!日本刀的简要历史时代划分奈良-平安-镰仓幕府-南北朝-室町幕府-安土桃山(丰臣秀吉)-江户幕府-江户末期-明治-大正-昭和(二战)-昭和(战后)-平成
日本刀外观尺寸的各种特征名词
【反】指日本刀刀身弯出的弧形,。反的大小,是从刀尖到刀鎺(夹刃)前缘连出的直线到刀背弧线最高点(反位)的垂直距离,根据这个最高点(反位)所在的部分来区分反的姿态,刀身越弯,反值就越大。通常所说的「反高」、「强反」、「反深」,都是指弯曲弧度大,张力十足的刀身形态。反位在刀背弧线下半段靠近刀鎺的称为「腰反」;反位在刀背弧线 1/2 位置附近的称为「京反」(因当时日本京都刀工的作品多见此反姿,故名),又叫「中反」,又因这种反姿的刀身弧形看起来前后较对称,形如神社前面山门上常栖立着许多鸟类的弧形门楣,所以又被称为「鸟居反」、「华表反」。反位在刀背弧线前半段的,称为「先反」。还有「内反」,见于短刀,刀背弧线并非向上翘起而是向刀刃方向弯曲。较强的「内反」又称为「笋反」,如笋尖状。需要注意的是「笋反」/「内反」跟其他的反不同,它不是由淬火产生的自然弯曲而成,也不用量反的具体大小。还有一种情况是「无反」,整条刀背基本是直线,既不上弯,也不内凹,早期短刀常见这种刀姿,若在长刀无反那就是直刀了。
PS.日本国宝中现存的隋唐刀多带有一定程度的内反,但仍习惯叫做直刀。
后面诸名词所指代的具体位置请注意参照此图。
【元幅】 幅指宽度,元幅就是刀鎺位置的刀身宽度,一般说来,元幅是刀身最宽的地方。
【先幅】 刀尖的横手位置的刀身宽度,而薙刀的先幅则多是全刀最宽处。
【元重】 重指厚度,刀栋在刀鎺位置的厚度叫元重,而非左右两面镐筋之间的厚度。
【先重】 刀栋在切先横手位置的厚度。
即使有着同样厚度的刀栋,不同的刀也会有镐高镐低的差别,即刀身整体厚度的差异,必须明确这一点!同理,镐筋到刃口这个面也有弧面凸起程度高——肉丰;凸起程度低,甚至是平面——肉枯,如此两个方向的差别。
【烧幅】 整个烧刃部分的大致宽度,仅以烧幅高、低来形容从刃口到沸/气线上缘的大概宽度情况,不做具体的数值测量。
【切先】 切先是指从横手筋到刀尖的整个刀头部分,对于没有明显横手的刀而言就是泛指整个刀头部分。注意切先部分的刀栋,从横手位置开始会逐渐变宽,即厚度增加,到小镐先处又再度收窄,直到刀尖处汇成一点,这个做法是提高切先的强度,令其不易折损。
根据切先的形状、长度与大小不同,又分为小切先,中切先和大切先,以及猪首切先(镰仓中期多见),蛳锋切先;又有大锋、中锋、小锋的分法。切先弧线的丰满或平滑程度也有不同,像蛳锋切先就是一种典型的切先弧线单薄近乎平直的表现。古代战争中许多刀的切先受损而重新修整研磨,也会造成切先形状的改变。
Å蛳锋
【横手】 切先部的刀刃是明显的圆弧,而切先往后一段刀刃正好是切先圆弧的切线,那么法线就是横手了,日本刀通过研磨使得这条「法线」线条分明,又称作「横手筋」。几何学法线指垂直于一条圆弧的切线且指向圆心的直线。
【物打】 日本刀横手以下 3 寸左右到接近中间位置的一段刀锋,因为实战中这一段是在斩切中最常用到,故名物打,可算刀身最强韧的一段,并且在刃文的表现上也有侧重。古刀的刃文往往在物打处最精彩,动态纷呈;而新刀之后的刃文却在物打处显得寂寥单调。
【栋】即俗称的刀背,常见的形状有庵栋、丸栋、三之栋、角栋(上古刀多见),栋的角度不固定,同样也有高低之分。
【地】日本刀在淬火线(沸线、气线)奇事网以上到镐线的刀身表面称之为「地」,这应当是源自的称呼,地通常被磨出一个光滑的曲面。由于在鉴定鉴赏中,因观察的对象是地这个部分的铁的表现,所以地在资料中通常称之为「地铁」。镐线到栋之间的平面叫做「镐地」,镐地的宽度也叫「镐幅」。镐线靠下,镐幅就宽;镐线靠上,镐幅就狭。
【刃文】 日本刀敷土烧刃之后,通过精细和完善的研磨,将刃部淬火产生的马氏体和屈式体组织形成的种种特征完整的表现出来,有沸/气线,刃白,和刃中的足、叶、金筋、砂流等动态构成,还包括在地或镐地上的飞烧等,内容丰富,不一而足,统称为「刃文」。
【帽子】 帽子,日文正式称呼为「铓子」,是指切先部分的刃文形态。由于切先部分明显比刀身薄,所以除了刃口部分烧出来的表现跟横手下面的刀刃一样之外,并没有明确的沸/气线与地铁的分别,而是会一起烧出类似沸和气的晶体质感的整片白色,这是马氏体与屈氏体结晶混杂所产生的效果,而并非靠研磨去刻意的将这一块打成白色。并且由于切先厚度变化引起的热量传递上的差异,帽子边缘通常会生成一些细小层叠的白色线条,类似极细的沸或气,如果研磨的不好或者观察的不仔细,可能会将它们当成地肌的纹路,其实完全是两码事。这些只是顺着表面的铁的折叠纹理所生成的沸或气的晶体。帽子的形态往往跟刀工的个人烧刃作风密切相关,在传统研磨中,帽子也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磨步骤进行处理。帽子的线条延伸到刀栋的时候,若是回过头往鎺的方向继续延伸,称之为「返」,即返回、回缩之意,所以经常可看到形容帽子「返深」、「返长」等等。若没有回头则称为「烧诘」。无论什么样的帽子,观察帽子与栋相交的位置,会发现此处的刀栋到刀尖的一段是发白的,跟往下的刀栋发黑的色泽完全不同,这一段发白的原因就是帽子烧出后,令整个切先部分的表面硬度更高的反映,恰好与帽子的轮廓对应一致,通过研磨自然显现。
【烧落】 日本刀的烧刃收尾于刀鎺位置之前,称为「烧落」,多见于古刀早期的作品。特别典型的如平安末到镰仓初期丰后的行平,他的烧落往往在刀鎺前 1 寸的距离,我个人推测可能是由于九州地区的铁含碳量高,较硬,以他的锻造方法必须使烧落更为靠前,才能令这个部位保持足够的韧性,以避免在格斗中折断。
【烧出】 日本刀的烧刃收尾于刀鎺位置或之后,称为「烧出」,这个做法更为常见。
【腰刃】 日本刀烧刃的收尾部分通常起伏很小,以降低刀鎺位置的硬度,提高韧性为考虑,尤以「烧落」在这方面的意图更为明显。而「腰刃」则在刀鎺位置烧出一个较大的起伏,强调这个位置的硬度,多见于古刀某些流派。烧落、烧出和腰刃的做法,一方面是刀工流派锻刀习惯的传承,另一方面,则是从材料的特性考虑。古代交通不便利,不同地域所采用的铁原料有较大区别,铁的含碳量与软硬有所不同,锻刀时的做法也有差异,烧刃时对于软硬区域如何合理分布也有着不同的考量,不宜片面的评判优劣。
【中心】 就是俗称的刀茎,是刀置于刀柄中的部分,通常为低含碳量的芯铁,质地软,可起到吸震的作用。不同的刀工流派,对于中心及末端(茎尻)的造型也有所不同。如下图所示,从中心的形状,可分为
A.普通型
B.锥子股型,多见于平安和镰仓早期的尉府太刀
C.振袖型,形如古人挥起的袖子,在镰仓末期的「马手指」短刀上多见
D. 舟型,形如船头,相州传多见
E. 鲫腹型,形如鲫鱼的肚子,多见于村正一派
F. 卒塔婆型,刀茎两侧较直,向中心收拢少,茎尻则是三角形,形似倒过来的卒塔婆(一种神牌位),多见于室町以后的筑前金刚兵卫一派
G.御币型,见图,新刀期伊势守国辉所特有
根据中心末端(茎尻)的造型不同,又分为
A.刃上栗型尻,刀刃一侧向刀栋显著倾斜收拢,末端为不对称的弧形。
B.普通的栗型尻,不偏不倚,末端为对称的弧形,跟上面一样都是常见的茎尻形状。
C.平切的茎尻,备前的一文字派和大和传的保昌一派较多见,还有就是刀茎被截短(磨上)的刀也多见这种末端。
D.入山形尻,刀刃一侧向刀栋显著倾斜收拢,也是较常见的一种茎尻形状。类似于栗型尻,也有刃上入山型。
E. 剑形,刀茎两侧朝中间逐渐收拢,接近末端切成一个三角形,形状如剑。
【刀铭】 刀工制刀完毕通常会将自己的名号刻在中心上,是为「刀铭」,这个做法也是从刀剑继承过来的。古刀期的刀工通常只刻自己的名号,如「长光」,或加上所居住的国名地名,如「备前国长船住兼光」,有些有官职的有时也会加上自己的官位名,如「左近将监长光」,备前一文字派的有时连自己名号都不刻,直接划一道杠代表「一」完事,真懒吖!罗嗦的或者说勤快的,比如「相模国住人五郎入道正宗」,要赶上一名字长的恐怕地方都不够刻的,呵呵~到战国末期(末古刀时期),为了鼓励刀工多出刀,出好刀,由朝廷下令分别授予两位美浓刀工大道和二代兼定以陆奥守与和泉守的官职,之后又授予三河的氏房以若狭守,仅仅是给个官号,领份皇粮,实权的不要想¼允许刀工将朝廷赐予的这个官号刻在自己名号之前以示身份,称作「受领铭」。有了个开头,从此受领铭的发放如决堤之水一发不可收拾,到新刀期,几乎是个还过得去的刀工都能刻上受领铭,所以新刀期的刀工铭往往是以 XX 守、XX 大掾、XX 介等等头衔起头,也有一流名工却没有得到受领铭的,比如被称为新刀之祖的埋忠明寿,野田繁庆,长曾弥虎彻等等。除了这些在中心堑刻刀工自己的名号之外,还有俗名入铭,就是将订刀者的名字也刻上;又有试斩铭,又称裁断铭,在江户时代流行用死刑犯或死尸来试斩,评定刀的实际斩切力(切味),试刀者将斩过了人体某个部位或斩过了几具尸体这样的试斩结果刻上刀茎,并用金粉填满(这叫金象嵌铭)。又有年代较早的刀未有切铭,或者因中心被截短失去了原刀铭,由后来的刀剑鉴定者鉴别出原作者后,刻上原作者和鉴定者的名号,有些会再涂以金粉、银粉或朱红颜料,分别称作金象嵌铭、银象嵌铭和朱铭,其中朱铭多用在生茎无铭的刀上,而金象嵌铭、银象嵌铭则用于大磨上无铭刀。奇事网以上这些记载刀的来历、斩切性能,以及鉴定结论的铭文,又统称为「切付铭」。至于其他因改动中心造成的切断残铭、额铭、折返铭等等,将在稍后的部分与「磨上」等一起论述。刀铭是刀剑鉴定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又由于名匠做的刀卖的贵,所以日本自从镰仓时期开始,就有人伪造名刀工的刀出售,至今仍有伪作出品。除了刀姿地肌刃文等作风之外,名工的铭也是伪造的重点,有些伪铭相似度极高,相当多数的日本刀爱好者与收藏家都栽倒在伪铭上过。刻铭如写字,每个刀工都有自己的堑刻习惯与手法,仔细观察真铭的「笔锋」,也就是运笔方向、力度、结构,以及每一笔划开始和收尾时力度方向上的变化,还是能够鉴别出伪铭的。前提是对刀工的真铭有足够的研究和把握,需要以大量的分析练习为基础。还有儿子替父亲,徒弟替师傅代作刀,代为切铭的,也是传统刀铭的一种,不同于伪物伪铭。例如新刀期名工井上真改就不乏为其父「和泉守国贞」代作代铭之作,这种情况在深入研究刀工作风与铭鉴时需要留意。
【表与里】 日本刀中所谓「表」与「里」的概念,可以一支刀的佩带方式做简单区分。以正常情况下刀佩带在左腰位置,右手拔出为例,刀靠着身体的一面为里,朝外的一面为表。所以,从佩带方式就可看出,太刀的表与里,跟打刀、胁差、短刀的表与里正好相反。那有人问了薙刀拿在手上的,它的表里怎么分?枪呢?剑呢?回答如下三角枪的话,有镐一面为表,平的一面为里。其他,有刻刀工铭的一面为表,另一面为里。若都无铭呢?那¼¼ 兄弟你掏个硬币出来抛一下吧!这就说到了看铭判表里。刀工锻刀完成之后,通常将自己的名号——刀工铭刻在「表」面,而记录此刀制作年代日期的「年纪铭」则通常刻在「里」面,所以对刀的描述中经常可以看到「表铭」、「里铭」的说法,根据刀铭刻在哪一面来区分刀的表里,也是判断刀条属于太刀还是打刀的一个简单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刀是两人合作,两个作者的铭会分打两面。,新刀期肥前国忠吉一派,无论太刀打刀都惯用太刀的铭法,需要注意,不要看到肥前国忠吉、忠广等人的切铭就认为一定是太刀,此时要依靠对刀姿的观察结果来判断会更为准确。
【目钉孔】 用于穿过目钉,将刀茎与刀柄紧密固定。古刀往往有多个目钉孔,多是由于刀茎被截短,以及更换刀装改变握持重心的需要。穿过目钉孔固定刀柄与刀茎用的目钉,则由干燥的竹子削制而成,一头稍细,穿入角度略微上翘,利于在斩劈时更好的固定刀茎而不容易松脱。
【鑢 目】 刀工在刀茎上锉出不同方向的纹路,目的是增强刀茎与柄之间的摩擦力,令刀茎固定的更加牢固。古刀的鑢目锉法较简单,往往只是平行锉出「切鑢」或是朝某个方向斜锉出「筋违」,更早时也有用工具在刀茎表面「铲锄」出浅的沟槽,或用小锤槌出凹凸不平来增加摩擦力,称为「槌目」。随着刀剑的发展,各方面越来越追求细致与美观性,到了江户时代的新刀期,鑢目的锉法更为繁多和讲究,出现了化妆鑢等做法,这也是判断古刀和新刀的简单的依据之一。
各种常见鑢目的图示如下
【生茎】 刀锻造出来以后中心从未修改过的,一直保持最初的形状,称之为「生茎」。生茎上又保留有刀工原本的刀铭,称作「生茎在铭」,若刀身也无缺损和过度研磨,那就属于刀剑保存中最好的情况了,在刀身作风与水准类似的情况下,可以卖出比中心和铭有修改、残缺的作品更高的价钱。
【区送】 保持中心基本不动,将鎺之前的刀刃和栋磨去一小段,令刃长变短,而中心变长,称作「区送」,这种做法通常可令刀剑的重心后移。
【磨上】 前面说过,由于日本历任官府规定过刀剑的长度标准,超过尺寸的必须截短以符合规定。还有一些武士入手刀剑后发现过长了,也会将刀截短一部分以适应自己的使用需要。截短是将中心从末端切去一截,然后相应的将鎺之前的刀刃磨掉一段变成中心的一部分,然后重新打一个目钉孔,以获得新的重心位置,这种做法成为「磨上」,在古刀以及新刀初期的刀剑上相当常见。磨上有时会将原本的刀工铭切去一部分,比如「备前国长船住长義」的「義」被切去只剩下头上两点,甚至切掉的更多只剩下几个字,这种情况下原刀工铭变得残缺,剩下的开头几个字仍然能够配合刀身作风技量以帮助缩小鉴定范围。
【大磨上】 大磨上的目的跟磨上一样,只是它截去的中心更多,有些早期长刀甚至整个原来的中心包括部分刀刃都被切掉了,像古刀名工吉光所做的著名太刀一期一振,原本是刃长 90 多 cm 的大太刀,被丰臣秀吉这个矮猴子得到后,为了配合他的身高,硬是截成刃长只有 60 多 cm,不算前后中心的长度差距,仅仅是刃长也截掉了 30cm。这种情况下原作者的铭肯定就保不住了,于是就变成了无铭刀。南北朝时期大批的长寸太刀与大太刀后来大多遭遇了大磨上的处理,殊为可惜。
【折返铭】 名工做的刀,若是有铭,身价自然比无铭的要高的多。所以出于保全名刀的价值的考虑,许多被大磨上的刀,想到了一些留住刀铭的做法。其中一种便是折返铭,即确定好要截短的位置,然后将下面的刀铭部分单独留下一长条后面磨薄一些,其他部分统统切除,再将留着刀铭的那一条折过来,压进在另一面预先开好的槽里焊合起来,这样刀铭就倒着出现在中心的一面上。
【额铭】 另一种保存大磨上刀剑原刀铭的做法叫额铭,又叫短册铭。特别针对一些铭文较短,位置较下,不利于折返的情况。将要截掉的部分切下,再将刀铭那一块切下来一个长方形,磨薄,塞进新中心上预先挖好的方槽里焊合起来,完成。在这里多罗嗦一句正因为众所周知,折返铭和额铭多是出现在一些名匠的作品上,有些初学者看到这两种作铭会想的认为一定是确信无疑的名工作品,否则造假者直接刻上伪铭就好,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因而忽略了对刀身作风的深入观察与鉴定,反而往往被伪物贩子利用这种心理,轻易的宰了个好价钱。所谓看刀不看铭,这一点也是需要大家留意的地方。
【刀身雕刻】 日本刀的刀身雕刻也是鉴定鉴赏中的一个环节,不期、不同流派的雕刻主题与表现方法都有差异。古刀早期的雕刻相对简洁,多是以宗教信仰图案为主,比如梵字、素剑、护摩箸、神的名字、俱利伽罗、莲台等,后期多了些图案较复杂一点的火焰不动明王之类的佛教神像。到新刀期之后刀身雕刻的图案更为丰富,又多了松、竹、梅等传统吉祥植物,龙、宗教、神话中的神仙菩萨,甚至祝愿祷词等等,雕刻手法也较繁复,不少刀工以雕物细腻、技术高超著称,比如埋忠明寿、康继、虎彻、一竿子忠纲、月山贞一等等。雕刻的目的除了信仰与美观之外,也有相当数量是用以掩饰刀身出现的锻割、夹灰之类的缺陷。,过度的刀身雕刻,往往会抢了刀本身地肌与刃文的看点,显得喧宾夺主,也可能影响到刀身的性能。所以以实战为第一要务的古刀,相对来说雕刻较少较简洁,而和平时期的新刀,特别是商人云集的大阪的新刀,雕刻多而繁复,显然以赢得买主的青眼更为重要。
【棒通】 正确的写法是「樋」,作用是减轻刀身重量,并调整重心的位置,而并非一般所误解的血槽之意。所以在以长寸太刀居多的古刀中早期,棒通反而常见。棒通开法,宽窄,头尾的形状,在不代也会有差异。比如「樋先下」(棒通的顶端在横手筋以下位置)的刀,多见于南北朝时期,而像棒通连通这种类型,室町末期较流行,在之前则多见于镰仓名工的作品。到深入研究各刀工流派特征的时候,棒通的类型也是需要注意之处。棒通的种类与细节形态的分类
如下图所示
刀的不同造型结构,以下图示说明。
冠落造与鹈首造的分别在于刀尖部分刀栋开始削薄的位置不同,请注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