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乾隆皇陵的地宫里怎么会有朝鲜女人的尸
大清皇陵的地宫怎么会有朝鲜女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由于清朝执行满蒙联姻政策,早期清朝皇帝的后妃,多为蒙古女子。
到了中期,女子逐渐增多。乾隆皇帝为了加强与新疆上层人物的团结,巩固已平定的新疆安定的局面,娶了一位维族女子为妃,她就是著名的容妃即香妃。清朝皇帝的后宫中,汉族妃嫔也不在少数。但从来未听说过清朝皇帝纳朝鲜女子为妃的。北京大学历史系徐凯教授是专门研究清朝与朝鲜关系的专家。他经过多年的研究后发现,乾隆帝的淑嘉皇贵妃是地地道道的朝鲜女人。
乾隆皇帝纳朝鲜女子为妃,绝不是直接从朝鲜娶过来的。而是从在清廷为官的朝鲜人家通过选委女的方式选入皇宫的。
乾隆帝为什么要纳朝鲜女子为妃呢?这与娶蒙古和维族女子为妃不同,那是属于政治婚姻,而娶朝鲜女子为妃不存在这种政治因素。
清初,许多朝鲜人来到我国,有的是因为与当时的朝鲜的统治者有矛盾,投靠到清朝;有的是自愿归附;有的是属于战争俘虏;有的是移民。乾隆九年(1744年)奉敕修竣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将满洲的朝鲜人收录了43个姓。金、韩、李、朴是其中的大姓,其中的金、韩为名门望族。淑嘉皇贵妃姓金,其祖先金辛达礼是朝鲜义州人,于天聪元年(1627年)率其家族自愿归附清朝,后来被编入满洲包衣佐领。淑嘉皇贵妃的祖先为清王朝的发展、强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封官晋级,进入了清王朝的领导层。淑嘉皇贵妃的父亲三保是上驷院卿,兄长金简在乾隆朝累官至吏部尚书。
淑嘉皇贵妃生于康熙五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1713年9月14日)。在乾隆帝即位前已是一名侍妾了。乾隆即位后,封为金贵人,乾隆二年(1737年)晋封为嘉嫔。乾隆六年(1741年)晋为嘉妃。乾隆十四年(1749年)晋为嘉贵妃。她先后为乾隆皇帝生了4个皇子。这在清代后妃中是极为少见的。这4个皇子中有3个长大成人,皆封为和硕亲王。其中的皇十一子成亲王永瑆是乾隆朝著名的四大书法家之一,裕陵的圣德神功碑碑文就是永瑆书写的。乾隆帝共有17名皇子,她一个人就生了4个,这表明了她是非常受皇帝宠爱的。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一月十五日,嘉贵妃病逝,终年43岁,乾隆帝追封她为皇贵妃,赐谥号“淑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入葬裕陵。
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嘉庆皇帝将其家族从正黄旗包衣抬入满洲正黄旗,成为上三旗,并赐姓“金佳氏”。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正月,命《玉牒》内将“金氏”正式改写为“金佳氏”,以示对其家族的恩宠。一位朝鲜女人能够进入大清皇宫,被封为皇贵妃,成为皇帝的宠妃,地位仅低于皇后,又能祔葬皇帝陵内,这都是难得的旷典和殊荣,在清王朝仅此一例。
“宣传战线上的抗战,靠的是顽强的精神。我想把这种精神讲给年轻人,永远传下去。”说起自己在晋察冀日报社的工作经历,家住西城区的老报人许仲英,几乎都没顾上喝水,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下午。
今年87岁的许仲英,十多岁时就在晋察冀日报社干杂活,见证了当年的报人面临敌人包围扫荡,仍坚持出报的历史。
紧急撤离中出报纸
1940年11月7日,《抗敌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天还未亮,报社的印刷工人就印出了由毛主席题写报头的《晋察冀日报》第一期。正当同志们兴高采烈的时候,军区传来消息三万日军分别从边区东线的唐县和曲阳县、南线的灵寿县出发,开始了向边区中心地区的“扫荡”。报社必须紧急转移!
社长邓拓随即向同志们做了紧急战斗动员,提出报社在“反扫荡”斗争中,不仅要保存自己,而且要设法边同敌人周旋边办报,要及时向边区军民传达党的声音,宣传“反扫荡”的情况,支持和鼓舞边区军民的斗志。他还提出报社离开驻地连家沟前要再出一期报纸。
报社的编辑和印刷工人连夜编印出了《晋察冀日报》第二期。这期报纸发表了邓拓等人撰写的“粉碎敌寇冬季扫荡”的社论,并继续刊载了八路军主力部队在百团大战中取得新战果的消息。
当报社离开连家沟时,日军的先头部队已分别到达阜平城东的王快镇和城南的城南庄镇,报社已处在日军合围地区。根据军区指令,报社必须以最快速度抢在日军前边,渡过大沙河,突破敌人的包围,转移到阜平西南深山中的马兰村一带。
报社一百多人头顶繁星,翻山越岭走了一宿,黎明前到了大沙河边。这时的大沙河,水势比预想得大,并且已结了薄冰,牲口驮着辎重过河有困难,大家只好将部分印刷机器埋藏在大沙河北岸。
冰水及腰险掉队
“我还是个十多岁的孩子,跟着队伍行军,既紧张又兴奋。”许老回忆,当时他手中握着一张11月8日的《晋察冀日报》,穿着新发的棉袄、棉裤,挎着两颗手榴弹,一宿的夜行军没有落伍,自己心中很是得意。
前方侦察的战友已打出一丈多宽的冰凌通道。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谢荒田督促大家抓紧过河,以免天亮后被日军飞机发现。老人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大个子的同志把裤脚卷到大腿根儿,扛着铅字盒、印刷器具,提着鞋袜,踏着冰渣下水了……“我看了看,那冰水有我腰深,只好把棉裤脱掉,一手举着手榴弹,一手抱着棉裤和鞋子,下水后用身子顶开游动着的冰凌,走一步挪一步,晃晃悠悠地蹚过了大沙河。”老人说,当他走出水时,感到棉袄沉重得厉害,一看原来是那棉袄下边湿透了。上岸后,阵阵冰冷的山风吹在他湿漉漉的腿上,腿上好像裂开了许多口子,穿上粗硬的棉裤,走起路来一步一蹭,痛如刀割……
没过多久,许仲英就发现大部队不见了踪影,他知道自己落伍了,便不顾一切地向前追去。当他到马兰村的时候,早到的同志正在吃早饭,饭是洋葱干和大麦米熬成的烂粥,同志们告诉他那是八路军在百团大战中缴获的日军给养。
许仲英见排字房的几个同志仅仅填了一下肚子,就去排版了。报社要在马兰村争取时间继续出报纸,于是许仲英也放下饭碗,要去干活。领导心疼他,不让他跟着赶工,就安排他跟着先遣队,提前去往下一处落脚点。
重新建立根据地
日军在连家沟一带扑空以后,转向阜平西南山区扫荡过来,并已经到离马兰村五里路的地方。报社转移到马兰村附近一个叫土咀的小山村,同日军周旋两昼夜,出版了两期八版铅印的《晋察冀日报》。
11月11日,报社突破日军的包围,向灵寿县方向转移。在11月12日的突围过程中,比许仲英大两岁的李双秋不幸被日军杀害。报社根据军区指示,穿过灵寿县境,转移到河北省西部平山县陈家院附近的滚龙沟村。
滚龙沟村是边区的抗日老根据地,群众革命觉悟很高。许仲英老人还记得,当报社的主力部队来到滚龙沟时,时任平山县青救会主任的吴述俭,带领村里的群众列队欢迎。过了些天,日军又从阜平转向平山扫荡,并且进到离滚龙沟很近的地方。
为了掩护报社,滚龙沟一带的民兵、群众日夜放哨,侦察敌情。日军未能寻到报社的行踪,撤离了。直到1941年1月1日“反扫荡”结束时,《晋察冀日报》在滚龙沟住了29天,出版了25期铅印日报。老人说,当时有的同志讲,“《晋察冀日报》像一条龙,又在滚龙沟这个新地方潜伏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