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母亲】史铁生的母亲是谁 史铁生的妻
史铁生
有人用生活的勇者,生命的智者和仁者来形容史铁生,面对病痛,他坚持活着,这是勇者;用乐观的态度活着,这是智者;宽容地对待生命的不平,这是仁者。,他还有一位爱他的母亲和一位爱他的妻子。
史铁生的母亲
对于史铁生而言,虽然在瘫痪之初,死亡对于他那么具有诱惑,甚至于他每天早晨醒来,都因为自己依然活着而沮丧;,他依然活着。瘫痪后的最初几年,史铁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就像他文章里写的那样,暴躁易怒。为了逃避现实的世界,在正常人上班之时,他总是摇着轮椅,到那时还人烟稀少的地坛公园里去。自旦至暮,春秋往复,耗在这园子里。他去过了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他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
我们可以想见史铁生那时的孤独苦闷,,不管活得多么艰难,多么痛苦,生命却始终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切,死亡依然被一再耽搁。
所幸的是,在痛苦当中,还有亲友的爱在支撑他。母亲要他好好儿活的临终嘱托,一直萦绕在他心头。史铁生母亲的生命,因为儿子的残疾,也承受了无数折磨。史铁生瘫痪时,母亲已不年轻,为了史铁生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他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他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每一回她都虔诚地抱着希望,最终,却总是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
母亲终于也绝望了。于是,每次史铁生要动身出门,母亲便无言地帮他上轮椅,看着他摇车拐出小路。每一次她都是伫立在门前默然无语地看着儿子走远。有一次,他想起一件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然站在原地,还是那样一动不动地站着,仿佛在看儿子的轮椅摇到哪里了,对儿子的回来竟然一时没有反应。她一天又一天送儿子摇着轮椅出门去,站在阳光下,站在冷风里。后来,她猝然去世了,因为儿子的痛苦,她活不下去了。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希望儿子能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她没有能够帮助儿子走向这条路。她心疼得终于熬不住了,她匆匆离开儿子时只有49岁。
史铁生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史铁生说,正是这样的爱,耽搁了他的死亡。
史铁生的妻子
残疾与爱情曾被史铁生反复在文章中诉说。他在《爱情的命运》中曾说二十几岁的年华,毕竟是人生最美妙的季节,是春天。它充满了活力、激情和向往。真的,那毕竟是人生最美妙的季节,是春天。当春风吹醒了希望和理想,感情便也像解冻的溪水,潺潺而流了。二十几岁是逃不脱爱情的。 《爱情的命运》中的主人公小秀儿是不幸的,史铁生也曾经不幸,一个满心准备迎接爱情的人,好没影地在二十一岁生日的第二天迎来了残疾,从此只能扶轮问路了。
上天并非总是让人哭泣的,还有带给人惊喜的一面。史铁生是幸运的,这世界上有一缕目光向这个孤独者投来从他紧闭的房门的缝隙间照耀进来了。她就是陈希米。
西北大学并不单单是让史铁生的作品变为铅字,它还为他准备了爱情的种子。史铁生的作品在《希望》发表时,后来成为史铁生妻子的陈希米当时正在西北大学数学系读书。据同一级历史系的黄敏兰回忆,当时文科与理科学生交往并不多,但对陈希米来说却是一个例外。她经常跑到我们宿舍聊天,和我们班的几个同学成了朋友。这是因为她的知识面广,所以乐于搞跨学科的交流。
一九八九年,陈希米和史铁生结婚。姚育明初次见到希米后,感叹简直是尊右腿轻残的维纳斯。这个带有音乐之声姓名的太太很年轻、很美丽、很温柔、很明朗,气质仿佛滤过的透明的水,老史兄福分不浅陈希米做了他的新腿。好友陈村感慨道我永不能忘记的是她的笑,那是天使的笑容。天使的笑,是那种忘忧的笑、忘我的笑、来去自由的笑、让看见的人也喜悦的笑她常常笑着,灿烂又本分地笑着。有了她的笑,那个凝重的50岁的史铁生再没有装扮殉道者的理由和必要了。无疑,把陈希米送到史铁生的身边是上帝对他最好的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