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反骨】魏延遭谄生“反骨”

考古发现 2023-11-19 13:36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进行一次北伐,却命殒五丈原,后人在此修庙来纪念他。未登五丈原,先过高店镇,因为魏延曾经在此扎营,所以此镇又名魏延镇。

魏延是蜀汉名将,他的地位仅次于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他为蜀汉的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刘备的信任。但可惜的是,一代名将,竟以反叛罪名被诛。

魏延何以生反骨

据《三国演义》说,魏延后脑长有一块反骨。所谓反骨之反,究竟作何解释,很难说清。反,可作投敌叛国讲,也可作弃暗投明讲。那么魏延所反何人、何事?究竟反了没有呢?

魏延在荆州一战中,弃暗投明,转入刘备麾下。他不大会讲话,但作战勇猛,办事负责,颇得刘备赞赏。《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说,刘备决定建都成都时,先委派关羽镇守荆州以防东吴,又准备选拔大将镇守汉中以防曹魏。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刘备没有选择张飞,而是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为此一军尽惊。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受命之际,豪言壮语,气壮山河如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大王吞之!

魏延确实没有吹牛。他治军严谨,善待士卒;作为汉中太守,他勤政抚民。关羽大意失荆州之时,魏延镇守的汉中固若金汤,可谓不辱使命。

诸葛亮在北伐之前,曾在汉中举行军事会议。魏延在会上提出自己的军事方案他带领1000奇兵经子午谷奇袭长安,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可惜的是,诸葛亮否定了他的计划。从日后诸葛亮进军过于谨慎、以致劳师无功的结局来看,魏延的主张确有可取之处。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魏延请从子午谷直捣长安,正兵也;诸葛亮绕山而西出祁山,趋秦陇,奇兵也。他认为仅从军事的角度来看,魏延的意见是正确的。但诸葛亮的内心是有苦衷韵,因为敌强我弱,暂时只能,以攻为守,拖延时间,以待局势发展变化。魏延未能猜透诸葛亮内心,自然会因为献计不被采用而发发牢骚,但这并不影响工作。诸葛亮深知魏延的才识和胆识,北伐多以他为先锋。魏延也坚持服从军令,双方相安无事。

诸葛亮的青少年时期在襄阳度过,蜀汉建国,不少襄阳人如马良、马谡、尚朗、廖化、董恢、杨仪等都受到重用。显然,这既有诸葛亮对他们的了解,也有偏爱。杨仪是文官,能说会道,被诸葛亮逐步提拔为幕僚长,就不免常以诸葛亮的名义向诸位将领发号施令。魏延自恃功高,从来不买杨仪的账,两人多次发生冲突,积怨颇深。

魏延自认为是蜀汉的老臣宿将,对后辈盛气凌人,忽视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成了他的致命伤。在魏延身处前线、一心抗敌之际,留在诸葛亮身边的杨仪利用魏延与诸葛亮在军事战略上的分歧,屡进谗言。诸葛亮虽常勉励双方以大局为重,但日久年深,不免受谗言的影响,渐渐疏远魏延。而杨仪渐渐取得诸葛亮的信任后,便有计划地上下拉拢关系,大建关系网,作好了与魏延争权的充分准备。

诸葛亮遗命真相难明

诸葛亮临终之前,身边只有杨仪姜维等接受遗命。这就有两种可能一是诸葛亮在杨、魏之争中,有偏向杨仪的倾向,故意只让杨仪接受遗命;二是病情恶化太快,来不及从前线召回魏延。据杨仪传达,当时的遗命只有两条一、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全军曲杨仪统率,徐徐向汉中撤退;二、命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全军仍按时行动。

杨仪派人去向魏延传达遗命,有意激起魏延,只要魏延抗命,他就可以用抗命、谋反的罪名陷害魏延,以泄私愤譬耿直的魏延果然上当,他完全不相信通过杨仪传达的诸葛亮遗命,认为那是杨仪伪造的。魏延抗命遗命,让杨仪抓住把柄。退兵的命令既然是以诸葛亮名义发布的,魏延抗命,就是反叛。杨仪一天数次以羽书飞报成都,说魏延谋反。魏延也派人飞报成都,说杨仪谋反。蜀汉君臣只好凭关系和印象,采取了保杨仪疑魏延的态度。杨仪正是利用人际关系要了魏延的命。

魏延对国尽心竭力,问心无愧。他认为自己只是不买杨仪的账,并非反叛蜀汉,于是他命令部下抢在杨仪之前,先到汉中。当时敌人在北,汉中在南。如果魏延真的谋反投敌,为何他不北上,反而南下呢?这正说明他内心坦荡。而杨仪已经下定了整死魏延的决心,他传达魏延谋反的军令,使军心涣散,利用魏延信任的马岱伺机杀死了魏延。魏延冤沉海底,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

奇事网以上就是【魏延反骨】魏延遭谄生“反骨”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