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三阿哥】清代六大亲王 清朝著名王爷
礼亲王代善 清代六大亲王分别为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时期)、睿亲王多尔衮(皇太极时期)、安亲王岳乐(顺治时期)、康亲王杰书(康熙时期)、怡亲王胤祥(雍正时期) 、恭亲王奕訢;(咸丰、同治、光绪时期)。
礼亲王代善
提到礼亲王代善,应该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二子,生母佟佳氏。代善从小在军中长大,逐渐成为其父帐下的一员猛将。当时建州刚刚统一,海西女真对建州女真还有很大威胁,稍一疏忽,就会灭亡。代善就是在攻打海西女真的战争中一举成名的。他在对乌拉和叶赫的战役中屡立战功,于天命元年被封为贝勒,列四大贝勒之首。从此开始了他一生光辉的军旅生涯。在以后对明朝的用兵中,他几乎仗仗参加,而且都是独当一面的统帅。抚顺与铁岭的用兵,著名的萨尔浒之战,都留下了代善的足迹。
天命十一年,太祖驾崩,代善与其子岳托,萨哈廉,推举太宗皇帝即位,对清初政权的稳定过渡起了重要作用。而后,又大力支持皇太极的中央集权政策,主动放弃与皇帝同座,分理政事的权利。由于代善不可磨灭的战功,及对皇太极的大力支持,崇德元年,代善被封为和硕礼亲王。皇太极死后,代善的儿子硕托,孙子阿达礼因被告发,密谋立多尔衮为帝,代善大义灭亲将其处死。
顺治五年,代善去世,年六十六岁,代善可以说是清代亲王中的第一人。
睿亲王多尔衮
提起睿亲王多尔衮,大家就不免想起太后下嫁等一系列传说。的确,多尔衮是清代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大家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
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生母是大妃乌拉纳拉氏。与他的诸位哥哥相比,它的出生晚,但童年却很悲惨。它的生母乌拉纳拉氏在太祖死后,被迫殉葬,多尔衮自小就被八哥皇太极收养,不过好在八嫂对这个小兄弟非常关照,才使多尔衮尝到了一丝母爱。与很多有苦难身世的孩子一样,多尔衮从小就刻苦学习,尤其对汉族文化非常感兴趣,这为他以后的定鼎中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多尔衮的才华很快就显露出来,在对锦州明兵和察哈尔蒙古的战争中,多尔衮利用自己的智谋连连取胜,从此深得皇太极的赏识。皇太极初设六部的时候,就把六部之首的吏部交给了他。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与其他众王商议,立皇太极九子福临即位,对清朝政权的稳定过渡起了重要作用。之后,多尔衮就开始了他逐鹿中原的计划。并在明总兵吴三桂的协助下,大败农民军,占领北京城。入城后,多尔衮的一系列措施使得当时的北京城稳定下来,清军也得到了一些明朝官绅的支持。接着,多尔衮令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出兵占领了大半个,为清朝的定鼎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顺治七年,多尔衮在喀喇城病逝,年三十九岁。死后他曾被尊为皇帝,这也是一些文章称清朝有十三帝的原因。又过了一些时候,他又由于被告叛逆而被削爵。到了乾隆年间,多尔衮又被平反,重新被称为和硕睿亲王,配享太庙。
安亲王岳乐
安亲王岳乐,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之子,排行第四。是顺治,康熙两朝功勋卓著的亲王,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顺治三年,岳乐跟随肃亲王豪格征讨盘踞四川的张献忠,他作战英勇,颇具谋略,率部击斩了大西王张献忠,被晋升为贝勒。之后由于他在工部及宗人府的政绩,被擢升为安亲王。岳乐与其先辈不同,他是清初改革派的代表,他全力支持顺治皇帝的一系列改革,大胆启用汉人,缓解与汉族地主阶级的矛盾;停止圈地,使人民能正常从事生产活动。
这一系列措施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的作用。但顺治帝迫于压力,在弥留之际颁布罪己召,全盘否定以前的改革,并任命保守派为顾命大臣,使得清朝在康熙初年出现了倒退的现象,岳乐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郁郁不得志。好在康熙帝及时铲除了鳌拜,大清才没有续写元朝的悲剧。岳乐并没有寂寞多久,随着吴三桂和耿精忠的叛乱,安亲王被重新启用,封为定远平寇大将军,率师讨伐吴三桂。他仔细的分析了当前的形式,认为先攻湖南,与吴三桂正面交锋,即使胜利,所得的土地也不容易保住,不如先攻江西,即稳定了后方,又切断了吴三桂与耿精忠的联系。事实证明岳乐的判断是正确的,他率师很快占领整个江西,并乘胜直捣湖南,不久,吴三桂病逝,清军胜利在望。此时岳乐奉调回京,军队暂交他人。康熙帝亲自赴卢沟桥迎接,对岳乐大加褒奖。并让他重回宗人府掌印。 康熙二十七年,岳乐再度领兵驻防苏尼特,二十八年死于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