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相似的歧视:印度ldquo;贱民rdquo;和日本ldqu
“疍民”与浙江一带的“堕民”,都是历史上的“贱民”阶层,与印度的“贱民”和日本的“部落民”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形成于黑暗的封建时代,都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以操“贱业”为生,不得与其他平民通婚,备受歧视与欺压。今天,不再存在“疍民”与“堕民”,那么印度的“贱民”和日本的“部落民”近况又如何?
读过世界史的人都知道印度的“贱民”。这是印度历史上种姓制度的产物,数千年来一直处于社会最底层。“贱民”意为“不可接触者”,不能与高种姓人同饮一井水、同拜一座庙,更不能通婚。他们没有土地和房产,甚至没有饮用水,世代以从事苦役为生……印度“贱民”和其他低种姓人的群体,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
印度独立后,宪法规定废除种姓制度,人人平等,从法律上讲“贱民”阶层不再存在。半个多世纪以来,有些政治家也为此作了积极努力,如已故总理甘地夫人曾提出要让一位“贱民”后裔出任国家最高职位的理想。果然,1997年“贱民”出身的纳拉亚南在大选中获胜,任印度第九任总统(2002年卸任)。但这仅是特例,纳拉亚南因居住城镇,父亲是医生,令他有条件接受高等教育,并走上仕途。印度绝大多数“贱民”都在乡村,他们一贫如洗,其社会地位和境遇一直没有得到多少改变。身为印度教徒的他们不仅不能受到本教的保护,反而深受教义制定的种姓制度的压迫和折磨。于是,近几十年来印度屡屡发生成千成万的“贱民”集体脱离印度教改宗佛教的事件,试图摆脱种姓制度的桎梏。即使如此,社会上对“贱民”的歧视现象依然如故。
日本一直是等级森严的国家。早在1000多年前,日本就把人群分成良民和“贱民”———渐变成今天的“部落民”。许多世纪以来,“贱民”只能从事被常人认为是不洁的工作,如屠宰牲畜、鞣制并制作皮革制品、挖掘墓穴和处理死尸等;还有的人的特殊使命是拷打嫌疑犯、钉死异教徒、处决犯人和锯下死囚的脑袋示众等。以往的日本法律曾明文规定禁止“贱民”与良民通婚,也禁止在隔离区外生活,他们只能居住在指定的贫民区。还不许穿木屐,不许梳与普通日本人一样的发式,禁止与其他平民同坐、同进食……1859年日本曾颁布一项法令规定一个“贱民”只相当于七分之一的日本人!
印度的穷苦人民
明治维新后,日本于1871年宣布正式解放“贱民”,在法律上他们与其他日本人是平等的,但实际上在好长一段时期内他们仍被顽固地摒弃在普通日本人的圈子之外。这些“贱民”的后代,以后被其他日本人称为“部落民”。“部落民”本身仍是个歧视性的称谓。现今,日本“部落民”约有300万人。明目张胆的歧视行为已不多见,日本政府也不断投资改善他们的居住生活条件,家庭收入也有所提高,但贫穷、受教育低、社会问题依然存在,特别与外界通婚上依然阻力重重,酿成的悲剧常见诸媒体。
近年谍战剧走红,说的基本是国共间的故事。万历朝鲜战争中,却有一个流落到日本的明朝人,机缘巧合在侵朝日军中当上了一营主将,他心怀故国,和明军暗通情报,在战场上火烧敌营,立下奇功,随后飘去不知影踪。
不是小说,不是电影,不是杜撰。
这个四百年前的“余则成”,身世神秘,机智万端,堪称那个时代大明的第一卧底。
1、一封奇怪的书信,引出两个明朝间谍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8月,援朝明军的总兵董一元率部,与日军隔着晋江扎下营寨。晋江的南面称为望津,日军凶悍见长的岛津义弘部,就驻扎在这里。四十余里的晋江南面,日军修筑了望津、东阳、泗川、永春、昆阳、金海、固城、新寨等八座寨垒。
两军对峙了一个月,率领浙江兵的游击茅国器对董一元献策道“细看倭营,自望津以至新寨,势若长蛇。望津为蛇首,击碎蛇首,其它便势如破竹了。”董一元深以为是,但敌军阵势齐整,晋江不能飞渡,只得耐心等待战机。
战机却突然来了。而且,是自己送上门的。
一天,茅国器部下的哨兵发现一个怪事一个朝鲜妇女公然从日本营寨中走出来,却没人拦阻。哨兵等她走近,就问她缘由,朝鲜妇女语言不通,只是从贴身处取出一张纸条。
纸条上,用汉字写道“此妇将度异域矣。吾甚怜之,捐资以赎放还故土。天朝兵将当怜其穷困,勿加杀害。”书信的结尾处则写道“知吾姓者,令公之后,埋儿之父。问吾名者,有或之口,无才之按。理心书。”
这样一封无头无尾的书信,从日本营寨中送出,委实太令人吃惊了。
明军营帐中,茅国器左看右看还是不明白,特别是结尾的那段话疑似谜语,茅国器是个武人,哪里能解得开?于是,他叫来赞画(随军参谋)诸葛铸来商量,果然文人机灵,诸葛铸一下就破解了字谜“令公之后、埋儿之父为郭,有或之口为国,无才之按为安。写书信的人,姓名叫做郭国安!”
令公是指唐代名将郭子仪,埋儿之父是指晋代埋儿奉母的孝子郭巨。谜语的确解得不错,那么,这个解救朝鲜妇女请求天朝兵将怜悯的郭国安到底何许人也?他为什么在日营里?他是人、朝鲜人还是日本人?
无巧不成书,明军营中还真有个人知道缘由。
此人叫史世用,一听说这事,当即兴高采烈地跳起来“我知道这个人!郭国安是华人,当年在日本和我很熟悉,誓死相约报效本朝。他如今在倭营,我军有内应了!”
慢着,这个史世用又是何人?他为何到过日本,还和郭国安见过面?
图斗笠下的日本武将,究竟是何面目?
这事的原委,还得慢慢道来。
史世用,是明朝派往日本的间谍。
早在日本侵略朝鲜之前,明朝的情报机构就开始行动了。兵部尚书石星秘密从锦衣卫里选拔出了几个谍报人员,准备潜入日本刺探情报,其中,“貌颇魁梧,才亦倜傥”的史世用,在万历二十一年受福建巡抚许孚远派遣,乘坐海商船只,一路抵达日本九州的萨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