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靠戴假发让发髻高耸?唐代女子为何好高
唐代女子对时髦的追求居然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不禁令现代人惊诧,就连当时的唐高祖李渊也感到不解,他曾问身边的秘书丞令狐德棻“妇人髻竞为高大,何也?”
《武媚娘传奇》吸引了众多电视观众的眼球,特别是剧中人的丰胸,更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不仅如此,还破天荒地惊动了有关部门。其实,唐代的女子究竟是什么样子,谁也没见过,我们对她们的认识多是来自出土的陶俑和古代的画作。
这是一件盛唐时期的仕女陶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作品表现了一个体态优雅的年轻女子,双手抱着一只小犬,面庞丰满,双眸凝神,笑容可掬。正如白居易诗中所描写的绣履娇行缓,花筵笑上迟。身轻委回雪,罗薄透凝脂。陕西人每见此种丰满女俑,则昵呼“肥婆”,真是直白爽利,一语中的。
唐人眼中,女子以肥为美,特别是盛唐,更推崇丰腴为美。李唐皇室有鲜卑血统,继承了少数民族崇尚健康自然美的审美观点,“丰肥浓丽、热烈放姿”是当时社会主流的审美情趣,这其中杨贵妃算是突出的代表。伺养爱犬也可能是唐人生活的普遍行为,五代时期著名的《簪花仕女图》中,就有一只小狗乖巧地跳跃在两个贵族妇人之间以邀宠。
除了表情的栩栩如生之外,这个仕女的发式盛唐高髻,也格外令人瞩目。爱美的唐代妇女创造了众多发式,概括起来,有倭堕髻、螺髻、反绾髻、半翻髻、惊鹄髻、愁来髻、百合髻、双鬟望仙髻、抛家髻、乌蛮髻、盘桓髻、同心髻、交心髻、拔丛髻、回鹘髻、归顺髻、闹扫妆髻、乐游髻、丛梳百叶髻、双挂髻、双平髻、球形髻、扁形髻、堕马髻、高髻、低髻、凤髻、小髻、侧髻、囚髻、偏髻、花髻、云髻、双髻、宝髻、飞髻等等。如此多的发式,已经令人眼花缭乱了,若与当今美发师给顾客提供的发式花样相比,更是多得多。
根据考古发现,从初唐到晚唐,众多的女子发式中,最受青睐的是高髻。“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长安城里的童谣小曲告诉我们,丰润的身姿,配上浓郁高耸的发髻,是当时妇女最流行的时尚。唐代女子对时髦的追求居然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不禁令现代人惊诧,就连当时的唐高祖李渊也感到不解,他曾问身边的秘书丞令狐德棻“妇人髻竞为高大,何也?”令狐德棻向李渊解释说,人的头部最重要,把发髻梳得高大是有道理的髻高则颈直,颈直则胸挺,胸挺则腰端,腰端则四躯展,四躯展则体态雍容,体态雍容则仪表美,对于一个文明大国,仪表美可谓重要,不可小觑。
唐女对高髻的偏好,我们还可以从著名的《簪花仕女图》中领略一二,画面中的五位女子均着高髻。《簪花仕女图》传出自唐代画家周昉笔下,也有五代作品一说,但即使是五代作品,也距盛唐不远,画作用的是写实笔法,比较可信。这种高髻样式在唐代也称为峨髻,峨的本义是指山形高大,唐人将女子高耸的发髻称为峨髻,真是生花妙笔。据说峨髻高的可达一尺奇事网以上,一唐尺约有二十八九厘米。可见“四方高一尺”绝非虚言。可以想象,当年的长安城里,满目皆是头顶峨髻的美人,好不洋洋乎大观哉!
话又说回来,唐代女子如此追求“高大上”,难道她们个个拥有一头长发可供“高髻”?答案是否定的,为了追求“高髻”,唐女自有高招。
高招一义髻。据史书记载,中唐时大量人发从东北和朝鲜送至长安,其中一项用途就是用来制造假发髻,名为义髻。义髻源于汉代的巾帼,汉时用木、纸或布帛制作,用时戴于头上。唐人经过改进,增加了毛发编织一项。诗人元稹《追昔游》中有这样一句“义梳丛髻舞曹婆。”所谓义梳指的就是义髻。传说杨贵妃就偏好义髻,“常以假髻为首饰”。安史之乱时玄宗率众出逃,弃物遍地,“花钿委地无人收”,其中就有杨贵妃的义髻。长安童谣因之唱到“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
有趣的是,唐人使用假发和现代人的方式基本相同。先将头发束至顶部,再将义髻套扣,以簪子固定。只不过现代人用的是卡子。
高招二未见史载,是我猜想的,就是一定有一种支撑物,用时固定在头顶,用头发裹住,起到支撑作用。因为高髻的诱惑实在太大。既可吸引异性,又能争艳斗富。“玉蝉金雀三层插,翠髻高丛绿鬓虚”。唐代诗人王建《宫词》中的这两句就把高髻的妙处说得明明白白了,没有高髻,哪里来的满头光彩华丽。所以,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是可以想象到的吧。
在今人的眼中,丰满的身躯,宽松的衣裙,多姿多彩的发式,优雅自信的神情,构成了大唐仕女的全部。尽管她们化身于泥土,或置身于博物馆,或站立于博古架,或摆放在书案的一角,只要你看她一眼,就能在须臾之间感受到她们身上散发出的鲜活生命。
李贺有诗云“峨髻愁暮云”,高大的峨髻与暮云共分晚来愁思,忧郁中又含有几分浪漫。唐代的妇人俑带着一千多年前那个开放时代的雍容华贵,至今仍然温暖着我们。
苻坚也是个想做大事的人,但得到王猛之前,做事总难以找到方向,得王猛之后,犹如黑暗中看见明灯,又如刘玄德遇孔明,信心十足,做事有了明显的方向感。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苻坚让王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行政挑起来,整肃内部,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和典范,为此,苻坚罢掉了原办公室主任程卓,换上王猛。
有苻坚的支持,王猛上任后,立刻着手改革,他的改革循序渐进,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分七个步骤
1、精简现有公务员,废除无用的岗位;2、再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公务员;3、大力发展农业和桑蚕业;4、建立信仰,树立礼教;5、发展教育,建设学校;6、树立新道德风尚,表彰忠义节操;7、帮助绝祀的世族承袭香火,使家族道德体系在基层得以传承。
改革一定要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王猛的改革也是如此,当他的改革遇到阻力时,苻坚出面了,他斩杀一位重量级太子党高官以示自己为改革保驾护航,改革得以顺利进行,整个国家走上良性轨道,开始国富民强。
王猛用奇事网以上七个步骤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国家获得了实效,自己也获得了苻坚和这个国家大部分人的支持,他立刻乘热打铁,将改革推向第二个阶段,这是攻坚阶段,即建立法治。
建立法治,不在于法律条纹的精密,而在于法律的执行,而法律的执行就一定牵扯到人,推行法制的最大阻力是“人”,而有资格做这个“人”的只有官员和豪强,第二阶段的法制,实际上就是冲着官员豪强去的,这个回合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人头落地,王猛的改革,不是通过触动对手的灵魂,而是触动肉体来推行的。
王猛是道家人士,没有儒家那种“仁义”的温情,信奉“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唯一的准绳就是法。
史载王猛以苻坚的舅舅强德为突破口,将强德当街斩杀,陈尸于市,由于是先斩后奏,苻坚救之不及。
这是张飞和李逵的做派,绝不是王猛,没有苻坚的同意,王猛连敌国来的慕容垂都不敢擅杀,更不可能瞒着苻坚斩杀他的舅舅,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可能是和王猛、苻坚演了回双簧。
接下来“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者二十余人。” 一连串动作下来,满朝震栗,官场风气为止一变,官场风气一变,民间风气立刻好转,民风由奸猾变得淳朴,道路上路不拾遗,晚上夜不闭户。
苻坚见此,大为感叹“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由此,王猛一年中连升五级,官至国防部长兼总理,时年三十六岁。
内政清明,国家富强,苻坚野心勃勃,开始要武力攘外了。
内政靠王猛,攘外也要靠王猛。
王猛有苻坚的支持,先向东北破匈奴,而后向东南攻略晋朝的荆州,再向西南攻秦岭,又东扩至蒲阪,声威大振。
这时,燕国内乱,慕容垂父子来投,慕容垂身长七尺七寸,手垂过膝,气度不凡,圈内人都知此人是帝王之种,而且苻坚早有图燕之志,也正是忌惮慕容垂才不敢轻易对燕国宣战,此次慕容垂来投,苻坚自豪感顿生,幻想着和慕容垂强强联手,共取天下。
秦国的老百姓对慕容垂父子的仰慕之情,也如涛涛江水绵绵不绝,见慕容垂父子来投,无不兴高采烈。
王猛自然知道慕容垂对苻坚的杀伤力,坚决要求铲除慕容垂父子,但无论他怎样向苻坚进言,平时言听计从的苻坚此次却一反常态,坚决不采纳。
苻坚如此的行为,大概是因为自己出身氐族的自卑,对汉文化有种莫名的崇拜,知道汉文化中,君主要有宽以纳士的品性,将这条条款用到了教条的地步,慕容垂终得以封侯拜将(自大和教条是苻坚的两大缺点,王猛去世后,这两个缺点让苻坚摔得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