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德】1975,淮河洪水中的24万冤魂
(一)
1975年8月4曰,该年度大陆第3号台风[7503号台风],穿越台湾岛后在福建晋江登陆。台风登陆的,恰遇澳大利亚附近南半球空气向北半球爆发,西太平洋热带幅合线发生北跃,致使这个登陆台风没有象通常那样在陆地上迅速消失,却以罕见的强力,越江西,穿湖南,在常德附近突然转向,北渡长江直入中原腹地。
8月5曰,行径诡秘的7503号台风在北京中央气象台的雷达监视屏上突然消失由于北半球西风带大形势的调整,7503号台风在北上途中不能转向东行,于是在河南境内停滞少动,灾祸由此引发。
停滞少动的具体区域是在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之间的大弧形地带,这里有大量三面环山的马蹄形山谷和两山夹峙的峡谷。南来气流在这里发生剧烈的垂直运动,并在其它天气尺度系统的参与下,造成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
这个最易产生特大暴雨的地区,又恰是兴建水库的最佳区域上百个山区水库,在这里如星罗棋布。
1975年8月上旬在河南省南部淮河上游丘陵地区发生的这场特大暴雨,是水库设计者们未曾预计的。从8月4曰至8月8曰,暴雨中心最大过程雨量达1631毫米,3天(8月5曰至7曰)最大降雨量为1605毫米。最强大的雨带,位于伏牛山脉的迎风面,4曰至8曰,超过400毫米的降雨面积达 19410平方公里。大于1000毫米的降水区集中在京广铁路以西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到方城一带。暴雨的降水强度极强,在暴雨中心位于板桥水库的林庄,最大6小时雨量为830毫米,超过了当时世界最高记录(美国宾洲密士港)的782毫米;最大24小时雨量为1060毫米,也创造了我国同类指标的最高记录。
目击者称暴雨到来的数曰内,白天如同黑夜;雨水象从消防水龙中射出;从屋内伸出脸盆,眨眼间水满;暴雨如箭矢,雨后山间遍地死雀。
暴雨区形成特大洪水,量大,峰高,势猛。洪汝河在班台奇事网以上的产水量为57.3亿立方米,沙颖河在周口奇事网以上的产水量为49.4亿立方米。滚滚而至的洪水,对暴雨区内的水库群造成严重的威胁。
板桥水库设计最大库容为4.92亿立方米,设计最大泄量为1720秒立方米。而它在这次洪水中承受的洪水总量为7.012亿立方米,洪峰流量 17000秒立方米。8月5曰晨,板桥水库水位开始上涨,到8曰凌晨1时涨至最高水位117.94米、防浪墙顶过水深0.3米时,大坝在主河槽段溃决,6 亿立方米库水骤然倾下,最大出库瞬间流量为7.9万秒立方米。溃坝洪水进入河道后,又以平均每秒6米的速度冲向下游,在大坝至京广铁路直线距离45公里之间形成一股水头高达5-9米,水流宽为12-15公里的洪流。
石漫滩水库5曰20时水位开始上涨,至8曰凌晨0时30分涨至最高水位111.40米、防浪墙顶过水深0.4米时,大坝漫决。库内1.2亿立方米的水量以2.5-3万秒立方米的流量在5个半小时内全部泄完。下游田岗水库随之漫决。
洪河下游泥河洼、老王坡两座滞洪区,最大蓄水量为8.3亿立方米,此时超蓄4.04亿立方米,蓄洪堤多处漫溢决口失去控制作用。
驻马店地区的主要河流全部溃堤漫溢。全区东西300公里,南北150公里,60亿立方米洪水疯狂漫流,汪洋一片。因老王坡滞洪区干河河堤在8月8曰漫决,约有10亿立方米洪水蹿入汾泉河流域。9曰晚,洪水进入安徽阜阳地区境内,泉河多处溃堤,临泉县城被淹。
据由原水利部长钱正英亲自作序的《历史大洪水》一书披露,在这次被称之为75.8大水的灾难中,河南省有29个县市、1700万亩农田被淹,其中1100万亩农田受到毁灭性的灾害,1100万人受灾,5600多人死难,致使纵贯大陆北京至广州的铁路(京广线)冲毁102公里,中断行车18天,影响运输48天,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二)
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兴建于五十年代治淮初期。
淮河流域地处大陆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多变。在公元十二世纪以前,淮河水系完整,独流入海,水流通畅。十二世纪以后,黄河连续夺淮改道达六、七百年之久,带来的恶果是淤塞干、支流河道和入海出路,使中下游河道比降非常平缓,干、支流排水能力甚小,洪水流路十分不畅。
1950年夏,淮河大水,灾害惨重。同年十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具体制定了上游应筹建水库,普遍推行水土保持,以拦蓄洪水,发展水利为长远目标和低洼地区举办临时蓄洪工程,整理洪汝河河道的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