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王阳
王阳明书知行合一
美美与共,知行合一是中央民族大学的校训,美美与共出自费孝通先生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而知行合一则出自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有着深刻的哲学含义。
王阳明和知行合一思想
因仕途受阻,王守仁便开始一心悟道,领悟儒家心学之道,广收教徒进行讲学。他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且反对朱熹的格物致知论,认为格物致知剥夺了人的天性且过于繁琐。王守仁即王阳明,生于公元1472年,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他的一生博闻多识,著作繁多,是有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其最有名的成就莫过于集陆王心学之大成于一身。
知行合一的意思
王守仁心学的中心思想便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这两部分内容。致良知就是指一个人可以不必在意外物,只要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的道德标准即可。良知不仅仅是指自身内心的思想道德,更是指天理。王守仁认为每一个人又都良知的存在,理就存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而知行合一则是指知要与行相互依存,两者不可分离。知是指认知,知善知恶知万物。行则是一个人在知的基础上保留善去除恶。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之中有关于某一种事物善恶的认知,那么他就会遵循自己内心的认知,将行动付诸实践。假如一个人并没有将其的心中的认知付诸于行动,那么简单来说就是他并没有达到王守仁所说的知行合一。从该方面上可以表明知在行中,行中有知。而致良知则是知行合一的前提条件,知行合一又是致良知的准则,两者不能相互独立而存在的。王守仁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有没分离知与行两者的关系,认为只要两者相结合才会是一个完整的存在,这也是其思想成为明代主流思想之一的重要因素。即使是在现今的社会里,心学对我们认识自我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阳明反对朱熹
知行合一就是指知在行里,行中有知,知行两者密不可分相互联结着。知行合一是王守仁心学与朱熹理学最大的不同点,王守仁认为朱熹的理学对知与行这一概念进行了分裂,他的学说使得广大儒学生的认知与行动时相互分离的,是导致明代儒学支离破碎的重要因素。
虽然同为明代的哲学大家,朱熹在人品思想上都比较世俗,王阳明则带有一种仙气,或许是王阳明更倾向于道家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