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故事中的通天教主第一杀阵诛仙阵和万仙大
鸿钧老祖赐下诛仙四剑及诛仙阵图给通天教主,掌杀伐之事。诛仙剑、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四剑连同诛仙阵图,即可组成鸿蒙开辟以来第一杀阵之诛仙阵。
诛仙剑与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及诛仙阵图。诛仙剑阵是上古第一杀阵,其锐气、威力之强无人可挡,通天教主藉此物曾经力敌四圣。虽然失败,不过诛仙阵的强悍不言而喻,除了无法镇压气运有所遗憾外,堪称第一法宝。原文摘要通天教主曰“此剑有四名,一曰诛仙剑,二曰戮仙剑,三曰陷仙剑,四曰绝仙剑。此剑倒悬门上,发雷震动,剑光一晃,任从他是万劫神仙,难逃此难。昔曾有赞,赞此宝剑非铜非铁亦非钢,曾在须弭山下藏;不用阴阳颠倒炼,岂无水火淬锋芒?诛仙利,戮仙芒,陷仙到处起红光;绝仙变化无穷妙,大罗神仙血染裳。
诛仙剑阵被老君、元始等人破掉之后,通天教主集合截教所有二三代弟子,为了应付老子元始等人而摆下的一个超级大阵。截教号称“万仙来朝”,教徒众多。为了集合所有的截教力量,在钻研诛仙阵图之后,通天教主创立的一个阵法,叫做“万仙大阵”,虽是虚指,但也说明其中人数之多。
万仙阵以通天教主为阵眼,以截教教徒的法力为催动力量,端的是厉害无比。由于通天教主初次使用,配合不是很好,再加上阐教等人的策反等因素,以及太上老君、元始天尊、接引道人、准提道人四圣以及众多阐教门人的高深法术,导致了的失败。
万仙阵法宝六魂幡把六人的姓名,生辰八字写在布条上,画上符咒,早晚掐诀念咒。只要在阵内一摇,六人必死。
万仙阵阵内有阵
太极阵由乌云仙把守。阵内按太极式,乱石飞舞。守者手持宝剑,腰寄混天锤。
四象阵虬首仙把守。祭起附印,阵内铜墙铁壁,出现凶神恶煞。
通天教主是鸿钧老祖门下三弟子最厉害的一个,但最终也是寡不敌众,以失败收场。这也是《封神演义》要表达的意思,邪不胜正。即便都是神仙,助纣为虐的一方固然失败。
盛宣怀其人
谁是盛宣怀?其实就连许多常州的当地居民可能都不知道。但随着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的热播,让更多人认识了在电视剧里跟随李鸿章左右又帮张之洞将汉阳铁厂起死回生的那个在清末民初叱咤风云的洋务大臣盛宣怀。
盛宣怀出生于1844年,字杏荪,号次沂。江苏武进龙溪人。祖父盛隆,举人出身,当过浙江海宁州知州。父亲盛康,进士出身,以布政使衔任湖北盐法武昌道,属于经世派,辑有《皇朝经世文续编》。盛宣怀兄弟6人,他居长。他曾任天津海关道、山东登莱青兵备道、会办商务大臣、邮传部尚书等职,1916年在上海病逝。李鸿章曾称赞他“一手官印,一手算盘,亦官亦商,左右逢源。”作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得力助手,盛宣怀一生经历传奇,成就不凡,创办了许多开时代先河的事业,涉及轮船、电报、铁路、钢铁、银行、纺织、教育诸多领域,影响巨大,中外著名,垂及后世。
第一家轮船招商局
1870年,盛宣怀入李鸿章幕僚,深得器重。曾经做过武昌盐法道的盛宣怀之父盛康,注重经世致用。深受父亲影响的盛宣怀,认为强盛,最迫切的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1872年,沿海和长江航运被英美两国航运公司垄断。为了争夺在航运领域的权益,盛宣怀建议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获准后,他在起草《轮船招商章程》时,强调“商本商办”的原则。1873年,近代史上第一家民用航运企业开始营运。1876年,最早进入的美国旗昌公司,在竞争中败下阵来,打算退出内河航运业务。在盛宣怀的游说下,轮船招商局从两江总督那里借到一笔款子,购下美国旗昌公司。这是近代史上第一个成功的中资企业并购外资企业案例。1885年,盛宣怀成为轮船招商局的第一任督办。
从此,盛宣怀迈开实业救国、实业富国的大步。
第一家电报局
19世纪70年代,英、美、法等国在建立了电报线,但对清政府“电线沉于海底,其线端不得牵引上岸”的规定置若罔闻,不仅设海底线,而且架设了岸线。1880年,盛宣怀在任天津河间备道时,向李鸿章建议,国家自强大计,一是铁路,二是电报,当前电报最为重要,可在天津试办电报局。盛宣怀拟写了一份《电报局招股章程》,提出了“通军报为第一,便商民为”的观点。这年,“电报总局”在天津成立,由盛宣怀全权负责。为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盛宣怀在天津办起了电报学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电报总局完成了津沪电报线路的架设。这是民用电信事业的开端。随后,他又主持了南至海南,北到黑龙江,西到新疆等地的几十条电报线路的建设。
第一家钢铁煤联合企业
1875年,盛宣怀向李鸿章提议,由政府投资,设立机构,在湖北开采煤矿、铁矿。湖北煤铁开采总局成立后,盛宣怀主持一系列开采业务。1890年,张之洞主持的湖北汉阳铁厂亏损累累,准备卖给洋商经营。盛宣怀闻讯后,提出铁矿关系国家经济命脉,万万不可让洋人经营,否则后患无穷。这样,盛宣怀接下汉阳铁厂这个烂摊子。
历史上,萍乡以矿产资源丰富而著称,1898年清邮政大臣盛宣怀在安源创办萍乡煤矿。1908年,他将汉阳铁厂和萍乡煤矿合并,成立第一家钢铁煤炭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总公司。盛宣怀成为近代第一家托拉斯企业董事长。萍乡煤矿是江南最早采用西方机器生产、运输、洗煤、炼焦的煤矿,1916年的产原煤量为95万吨、焦炭25万吨,被誉为“江南煤都”。如今,萍乡煤矿已组建成为“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产权重组、人事改革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在这百年老矿的基地上,意气风发地开创着新世纪的辉煌。
第一所正规大学
盛宣怀在其洋务事业的经营活动中,体会到新式人才的重要。办新事业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新式人才,否则将一事无成。盛宣怀认为新式人才必要立足于自己培养,聘用洋人只能是暂时的。他认为迫切需要培养难度较大的专门人才,尤应早日培养矿务人才,办正规学堂。
盛宣怀与当时在天津自办中西书院的美国人丁家立来往颇密,多有接触,研讨办学之事。后秉承李鸿章的意旨,和丁家立筹办一所新式学堂,经细致的研究将办学章则、办法、实施计划草拟完成,盛宣怀于1895年春向李鸿章禀请具奏。随后又将《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章程禀》于1895年9月19日禀请继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王文韶,1895年在天津创办新型大学——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后更名为北洋大学,此为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官办大学。而盛宣怀,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大学校长,也是他,颁发了第一张大学文凭。
1896年盛宣怀又创建了上海南洋公学,而这正是交通大学的前身。而交大的校区里也一直安放着盛宣怀的雕塑,以此来纪念这位创建者。盛宣怀与大学教育的渊源并不只体现在他亲自创办的这些学堂上,1916年4月27日他去世之后,其十余万卷的藏书被民国政府一分为三,分别给了圣约翰大学、上海交大和山西铭贤学校。解放后,这些藏书的分配又被作了重新调整,安徽大学、华东师大、山西农大成为新的受益者。甚至连盛宣怀与朋友来往的六百封信札,也被香港中文大学所收藏。
第一家银行
银行,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说起第一个提出开办银行设想的人,可能就要追溯到太平天国时期,但真正创立第一家银行的却是盛宣怀。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朝野震动。1896年10月,盛宣怀呈上《条陈自强大计折》,认为欲自强,需做到三点练兵、理财、育才。核心是理财,目的是“挽外溢”。盛宣怀认为朝廷应裁撤厘金而增加进口税率,开征印花税,建立银行,进行币制改革。接着又呈奏《请设银行片》,认为外国人利用银行为商业集中他们的国家财富,也应该有自己的银行,以便以低于外国银行的利率为政府发行国内公债,还可以避免因不适宜的金银兑换率而造成的额外负担。光绪对此很是赞同,当即命盛宣怀挑选董事,征求商股,筹建银行。
在盛宣怀的努力下,银行董事会很快成立。董事会有八个成员,分别为张振勋、叶澄衷、严信厚、施则敬、朱葆三、杨廷呆、严潆、陈猷。这八个人,都是上海滩呼风唤雨的非凡人物。但即便如此,在那个非常时代,创办银行也算是非常之举,也是一波三折,历尽艰辛。通商银行如同一个难产儿,在千呼万唤之后,终于在1897年5月27日诞生于外国银行林立的上海滩。
通商银行开办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就先后在天津、汉口、广州、汕头、烟台、镇江和北京开设了七个分行。两年之后,已能每六个月结账一次,除开销外,发给股商利银40万两,缴呈户部利银10万两,其旺盛的发展势头,盛宣怀描述为“询诸汇丰开办之初,尚无如此景象”。
通商银行凸显了盛宣怀的商办股份制思想,它的创办和运作模式尽管在我们今天看来有不够完美之处,但在当时对推动近代经济尤其金融业发展无疑具有时代意义。
第一条南北铁路干线
京汉铁路最早称之卢汉铁路,全长1311.4公里。1906年4月1日,京汉铁路全线正式通车。甲午战争以后,清廷颁布上谕,要“力行实政”,修铁路被置于实政的首位。1895年12月,清廷政府谕令卢汉铁路商办。但张之洞在募集商股的过程中多方受阻,不得不把修筑卢汉铁路的任务交给盛宣怀。盛宣怀承办卢汉铁路的款源主要是借洋债。比利时一举夺得了卢汉铁路的贷款权,1898年6月,《卢汉铁路比利时借款详细合同》和《卢汉铁路行车合同》在上海签订,借比利时款112.5万法郎,息5厘,9扣,期限30年。卢汉铁路于1898年开始修筑,直到1906年全线正式通车,并改名为京汉铁路。
1916年4月27日,近代金融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盛宣怀溘然长逝。他的葬礼极其盛大,轰动上海,耗资30万两白银,送葬队伍从斜桥弄(吴江路)一直排到外滩,为此租界当局进行了交通管制。回首百年之前,还只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诸多西方列强侵占我国土地,掠夺人民财物,面对这样的局势,盛宣怀挺身而出,凭借着自己渊博的学识和开风气之先的勇气,开创了现代工业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