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先】内参“拯救”中关村内幕
1979年,科学院物理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春先访问美国,有机会访问了波士顿附近的128号公路及加利福尼亚的硅谷。这次访问让他眼界大开。1980年10月,中科院物理所一室主任陈春先、物理所工程师纪世瀛等成立了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挂在了北京市科协底下。
从此,中关村出现了一支科技游击队,他们白天正常在科研单位上班,一到傍晚就活跃起来,依靠科技咨询酌情收取服务费用。有盈余后,除了津贴,他们甚至开始给自己发放奖金,每人有15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刺激了很多人。这样的离经叛道在中科院掀起了轩然大波。中科院物理所工程师纪世瀛形容,他们成为中关村一支威胁着旧体制的幽灵。一种较为普遍的舆论指责陈春先们 不务正业扰乱科研秩序腐蚀科技干部。
而最严重的指控则是质疑服务部的账目。查经济问题,五块钱、七块钱,查了个底朝天。昔日的北京市科协技术咨询部副部长赵绮秋说,她与这批创业者们心灵相通,不仅作为最高级别的主管领导参加了技术服务部的成立大会,还为这个谁也没有听说过的民办机构盖公章,帮助其开设单位账户。而如今,服务部在巨大的压力下人心涣散,领过津贴的服务部专家纷纷前来退钱,以示清白,有的不容分说放下钱就走,有的问这种非法所得,算不算贪污,会不会治罪?服务部眼看要垮台了,赵绮秋着急上火,找过不少领导汇报,还向北京市委反映情况,请求支持科技体制改革。北京市科协当时是一个群众团体,而中科院则属于中央级单位,按纪世瀛的说法,是胳膊拧不过大腿。
1982年12月17日,新华社北京分社记者潘善棠在北京市科技界在新侨饭店举办的迎春联谊会上,听到人们议论陈春先。恰好陈春先当时也到会了,潘善棠便约定对其进一步采访。潘善棠说,采访自始至终都是十分秘密的。稿子写出来后,他建议先在新华社内参刊出,供中央领导参考,这可以避免与中科院物理所领导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潘善棠题为《研究员陈春先搞新技术扩散试验初见成效》的内参于1983年1月6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52期刊出,1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就作了批示陈春先同志带头开创新局面,可能走出一条新路子,一方面较快地把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另一方面多了一条渠道使科技人员为四化做贡献。一些确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可以先富起来,打破铁饭碗、大锅饭,还要研究必要的管理办法及制定政策。此事科协要大力支持。如何定,请耀邦酌定。1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总书记胡耀邦批示可请科技领导小组研究出方针政策来。
包括《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内的新闻单位纷纷跟进。纪世瀛形容像被包围的部队看见了援军天大的喜讯来自中南海!一批批深宅大院里的科技人员随之下海创业,中关村很快出现了以四通、信通、京海、科海为代表的科技企业群体,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步形成。
1987年,中关村面临着又一轮风暴。 1986年上半年,全国清理整顿公司,由于政策界限不清,北京新兴起来的民办科技企业骤然锐减。据纪世瀛介绍,当时有人向中央告状,称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为骗子一条街。
1987年8月5日,美联社报道了这条街,称它是推动现代化的硅谷,认为这条街现在的情况十分类似美国硅谷的初创阶段。新华社北京分社记者夏俊生因而受命,采写一篇反映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成就的报道。任务圆满完成后,但此时夏俊生对中关村产生了强烈的研究兴趣和写作冲动,他一口气写了5篇调查报告。
夏俊生说,当年他关注的核心问题包括怎样加快新技术革命?是否搞一个类似深圳特区的技术产业特区?对民办科技企业怎么看?对科技人员流动怎么看?对下海科技人员的收入怎么看?这些话题在当年都是相当敏感的,直接关系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1987年11月30日起,由夏俊生撰写的调查报告开始在《国内动态清样》第3131期刊出,共刊发了4篇,每天两篇,连续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