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中鲜为人知的一幕:北洋政府西伯利亚撤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经有一次鲜为人知的国际军事行动,那就是北洋军阀政府出兵西伯利亚。
一战进行到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沙皇俄国被推翻。由于远东红军在初期尚无决定性军事力量,当地呈现红白两军拉锯状态,地方上匪帮横行,西伯利亚地区陷入一片混乱。1918年6月,英美日等协约国列强出兵登陆海参崴,开始了在远东干涉苏俄的军事行动。令人意外的是,的北洋政府居然也在“列强”之列,海陆军齐发,参加了这次军事行动。
这次出兵行动列强可谓各怀心事,英美等国着重于遏制苏维埃政权和防止革命的蔓延,日本则想借机在远东吞并更多领土。不过,这次与西方各国不同,其行动带有一丝正义性。
这是因为西伯利亚地区有大量的华人华侨存在,他们在战乱中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一战中沙俄曾大量征集华工前往服役,十月革命后,大量华工被困。根据驻伊尔库茨克领事魏渤报告,至少二十万华工滞留在西伯利亚一带,受尽压榨。当地华人通过阿穆尔省华侨总会等机构不断向祖国请求支援。,自清末以来,在东北地区的主权就屡遭沙俄侵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决定出兵西伯利亚,其目的大致有三其一,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一方参战,“此次若协商各国公共出兵,我国对于参战应尽之义务,自应一致派遣一二千人以保护领馆、侨商”,其作用类似于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稳定当地局势,恢复地方治安,借此提高国际地位,防止在自己缺席的情况下,列强达成任何损害的协议;其二,护侨,掩护华人华侨后撤回国,脱离战乱;其三,借机恢复包括黑龙江航行权在内的若干国家主权。方面在行动中甚至还带有一丝对苏维埃红色政权的同情。
为了达到奇事网以上目的,北洋政府分兵两路一方面以陆海军参加联合干涉军,登陆和驻扎于海参崴;另一方面组建黑龙江江防舰队,兵进黑水,屏护三江并切实恢复在黑龙江的航行权。
出兵海参崴的军队一路进展最快。1918年3月,海军调动林建章海军上校(后升代将,节制驻海参崴陆海军)率领的“海容”号巡洋舰从上海北上,4月29日即抵达海参崴。
“海容”号是一艘在甲午战败后重建海军过程中购买的德国轻型巡洋舰,满载排水量1950吨,装备有三门150毫米40倍径克虏伯速射炮作为主炮,功率可达7500匹马力,航速20.75节。它也是当时北洋政府吨位最大且唯一装有长波无线电台的军舰。有意思的是尽管该舰是曾经为建造定远、镇远两舰的德国伏尔铿厂所制,但参照的却是英国的设计方案。事实上,该舰无论从布局还是装备特点,都和日本海军“吉野”号巡洋舰颇为相似。显然,这是受到甲午海战中该舰表现的影响。不过,因为“吉野”号的设计又是从北洋水师致远舰发展而来,故此订造“海容”号的驻德公使许景澄一见此舰的设计图就感到似曾相识。
英国设计,德国制造,这让“海容”号具备了优越的技术配置和严谨精致的工艺。故该舰性能极佳,使用寿命很长,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还参加了江阴的海空大战,最终自沉阻塞航道,以自己的身躯作为保卫国家的防线。
从现在留下的照片看,尽管海参崴构筑有类似马其诺防线的坚固要塞炮台,当地俄国残存势力对“海容”号的到来却未敢干涉。“海容”号受到先期抵达的协约国军队欢迎。随后,北洋陆军第六师先遣部队官兵在团长宋焕章带领下,7月18日从北京出发开赴西伯利亚,此时,德军在西线展开的最大进攻“德皇攻势”正拉开序幕。24日,营长苏炳文带官兵667人搭乘海军军舰开往海参崴。至10月26日,先后共有六批两千多名官兵,包括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乘火车经哈尔滨赴海参崴,参加对苏俄干涉。陆军宋焕章支队分驻于海参崴和远东铁路沿线各地。军队随即在海参崴举行了阅兵式,并参与各国的共同军事行动。
一张留下来的照片反映了当时参加干涉军的各国军人,其中就有宋焕章的支队。当时的军队甚至包括捷克等国的士兵,那是当时被俄国俘虏的捷克人组成的捷克军团。在远东的捷克军团军官一百余名,士兵四千余名,指挥官叫盖达,《好兵帅克》的作者哈谢克就是他的部下。
当地记载中对各国军队的评价是军纪最差的是日军;供应最好的是美军;军容最整、战绩最好的是华军。
前两项不难理解,对军队的评价也有道理。这是因为宋焕章的部队出身非常奇特。宋支队由第九师三十三团配属炮兵两连、骑兵机枪各一连组成,由三十三团长宋焕章任支队长。第九师的前身是袁世凯的第二期模范团,装备最好,在当时世界上也可算是一流的精兵。从留下的史料来看,西伯利亚一带的战争中,俄军各派别投入过包括装甲列车、轮式铁甲战车等先进兵器,当时也只有这支精兵具备在当地执行任务的能力。
这支部队的诞生,要追溯到民国两位名将徐树铮和蒋百里的恩怨了。徐树铮在一战后曾率军收复外蒙,蒋百里是后来抗战持久战的提出者之一。蒋和徐都是国家栋梁,而且都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可惜不能相容。这是因为蒋百里和段祺瑞有宿仇,而徐树铮是段祺瑞的头号大将。蒋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独占鳌头,从日本毕业生手中夺去日本天皇赐剑,日本人引以为奇耻大辱,他回国的时候极受重视。袁世凯对段祺瑞逐渐做大不满,正好新归国的蒋百里意气风发,锐意革新,袁就按照蒋的意见办模范团,并罢免了段陆军部长的职务,大有用蒋代之的准备。那是段一生最为凄惶的时刻,段徐一体,皖系上台后对蒋极为压制,蒋准备通过模范团中心开花建设新式国防军的努力最终付诸东流。,经过严格训练的模范团确实精锐。此时难得有派兵出国露脸的机会,故段政府派了这支仪仗队式的部队出国,军容整齐并不奇怪。至于战绩,苏俄忙于内战,不想和干涉军发生冲突,在远东只有游击队进行牵制。俄人素恨日人,常有零散日军小分队遭苏俄红军游击队消灭之事。而苏俄红军和华军关系却不错,从无冲突,最多只是朝天放枪应付一下。所以华军基本上没什么战斗损失,是以“战绩最好”。
应该说林建章、宋焕章部队的到达可算十分及时,“海容”舰官兵刚刚登陆不久,捷克军团便发动了叛乱,当地陷入一片战火。在驻俄部队的支持下,外交官员不畏艰险,努力工作,以全程护送的方式从1918年到1919 年先后抢救出30000名被困华工。
“日子一天天过去,对时间的消逝已经麻木,进攻、防御、反击交替,尸体在双方的堑壕之间如山丘一样渐渐隆起。”如雷马克在《西线无战事》中描述的那样,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惨烈的堑壕相持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长期的僵持让胜败双方都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数百万青年的生命被炮火吞噬。战场上僵持困境的背后,交织着各国军事上的诸多败笔。正是这些败笔,直接导致了战局相持不下,造成了许多无谓的牺牲,加剧了战争的残酷。
速胜计划一厢情愿
从普法战争结束到一战爆发的40多年时间中,欧洲列强几乎都在狂热地鼓吹战争,炫耀自己军队的强大和装备的精良,制定了多个版本的战略计划。,仔细审视法、德两个主要交战国在战前制定的军事战略计划,其中的轻敌自大、盲目乐观和主观臆断让人颇感匪夷所思。
德军的战略计划是著名的“施利芬计划”的修改版,企图“借道”比利时,在40天之内结束对法战争。不过,这一计划是建立在理想条件之上的空中楼阁对比利时和卢森堡的侵犯只会招来外交上的抗议,军事上几乎不会遇到抵抗;东线的沙俄虚弱不堪,无力威胁东普鲁士;对部队的战术素养要求更高,最右翼的部队要在25天内完成600多公里的大迂回。连制定最初计划的施利芬自己都认为,这个计划过于理想,是“纯学术的”。
法国的“十七号计划”更是一厢情愿。法国人一心想收复普法战争中被割占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认为法军实力已经强于德军,制定战略计划时,居然没有进行必要的情报和侦察工作,更没有考虑对手的战略企图。在战争一开始就妄想以主力向东进攻,一路打到柏林。
双方不切实际的计划在开战后很快宣告破产。德军在8月4日进入比利时后,遭遇顽强抵抗,不得不留下相当一部分兵力围攻列日、那慕尔、安特卫普等要塞。比利时境内原本被称作“欧洲最优秀”的铁路系统已被撤退的比军破坏殆尽,负重30多公斤的德军步兵只能顶着烈日进行高强度的徒步行军。进入法国境内后,进攻已成为强弩之末。,8月26日,德军统帅部又一次因为盲目乐观错判了形势,将法军的主动撤退误认为全面溃败,从右翼抽调了两个军和一个骑兵师开往东线应对沙俄的攻势,导致在马恩河会战开始时,德军的兵力只有对面法英联军的一半;指挥第一集团军的冯·克鲁格上将认为巴黎方向的法军对自己根本不会造成威胁,没有按照统帅部的命令掩护第二集团军的右翼,而是轻敌冒进,继续紧追对面的法军。结果,在遭遇英法军队反击后只能迅速后撤以避免被包围。由此德军的战略企图落空,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相持。
法军的失败则来得更快。在德法边境发起的攻势,遭到了德军有准备的迎头痛击,伤亡惨重却进展不大。在获悉德军进入比利时之后,法军动作迟缓,直到8月25日才决定放弃此前的进攻计划,转而进行全面战略撤退,而此时德军已经越过了法比边界。法军10多天的进攻非但未能实现打到柏林的雄心壮志,还遭受了30万人的伤亡,并丢失了北方的大片领土,这些领土直到战争结束后才得以收复。
“人海战术”成“绞肉机”
大战开始时,双方都普遍装备了弹仓式步枪和机枪,其有效射程、射速和精度比普法战争时期已经有了大幅提升,特别是机枪的出现,让步兵可以轻松击退骑兵的冲击;高爆炸药的普遍使用让炮弹爆炸后可以形成上千块高速破片。战场火力从来没有如此密集。不过,令人吃惊的是,双方陆军的战法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普法战争时期甚至更早。步兵战术仍然是简单的“炮兵轰击,步兵冲击占领”,“通过步兵间的白刃肉搏决出胜负”。步兵冲击时由多道密集散兵线前后排列组成“人海”,单兵的间隔只有0.75至1.5米,戴白手套、拿着军刀的军官的主要责任是保持队形的整齐,任何试图通过匍匐、滚进等动作躲避敌人火力的行为,由于会破坏队形,统统被视作胆怯和无纪律的表现。
,单纯强调勇气并不能带来胜利。在机枪和炮兵密集火力的打击下,“(法军)排着19世纪的整齐队形冲锋”,“倒霉的士兵像野兔般被打翻在地”。在这种情况下,进攻自然很快被瓦解,战场上尸横遍野。一次次试图打破僵局的进攻战役都变成一台台“绞肉机”。双方战法的拙劣源自和平时期对作战问题研究的不足。尤其是法军,大战前法军虽然人数众多,却没有一本统一的条令,也很少有军官研究战术问题。下级军官只是根据几个将军的不同论述,按照自己的理解指挥部队。虽然从上到下都把“进攻”奉为圭臬,但对在战场上如何实施进攻却没有统一的认识。德军虽然敏锐地注意到了布尔战争中英国人的经验教训,在1902年的秋季大演习中就演练了疏开的进攻队形,却错误地认为疏开队形将导致指挥官无法有效控制部队,放弃了研究推广。这都导致在大战开始之后近两年的时间里,双方尝尽了战法落后的苦果。
新式武器未尽其用
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为机械化武器装备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汽车的发明让部队有可能摆脱铁路轨道的束缚,在战场上获得更大的行动自由,而坦克的出现则第一次实现了火力、机动力和防护的完美结合。这些装备都大大提升了军队的突击能力。,双方似乎都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两种装备的使用问题,未能让新装备发挥出应有的效力。换言之,双方都已经站到了机械化战争的门槛上,却还没有想好怎么往门里走。
在向马恩河的进军中,德国已经编制了若干汽车连来负责后勤保障,征用了4000辆载重汽车,占当时德国该类汽车总量的40%,可这些汽车的使用却一片混乱。一方面车队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急需物资的部队找不到运输车队,只能派参谋沿途拦截过往的车队将其扣下;另一方面过度使用、疲劳驾驶造成大量汽车损耗,不到一个月就损失了60%。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军需参谋依然把弹药作为运输的第一要务,汽车必须的油料却没有考虑在内。德军只想到用汽车来解放马匹的四条腿,却没想到用车轮解放士兵的双脚。倒是法军在马恩河战役的紧要关头,紧急征用了巴黎市的1200辆出租车,一夜之间将一个步兵旅运至50公里外的前线,完成军事史上第一次摩托化兵力调动。
坦克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武器装备更是命运多舛。1916年索姆河战役中,刚发明不久的坦克就被匆忙投入战场。德军对这些突如其来的钢铁怪物无可奈何,四散奔逃。在坦克的支援下,英军步兵5小时内便在宽10公里的正面战场上推进了4到5公里,占领了若干村庄。这样的战果在以往要消耗几千吨炮弹,牺牲几万人才能取得。不过,由于投入战斗过于匆忙,坦克在战斗中损失惨重,18辆中共有10辆被摧毁,取得的战果也由于步兵没能协同跟进而在德军的反击中很快丧失。在1917年的康布雷战役中,英军虽然一次投入了476辆坦克,并研究了坦克与步、炮兵的协同办法,但此时德军已研制、装备了反坦克炮和携带燃烧弹的战斗机等多种反坦克手段,纵深配置的预备队也早就做好了封堵突破口的准备。英军虽然在一下午的时间中取得了突破6到8公里的惊人战绩,但仅仅十天后,德军的一次反击就将其赶回了出发阵地。
漠视基层侵蚀战力
与堑壕战相持不下的残酷作战相比,各国军队高层军官们对基层官兵的冷漠更让人感到心寒。在这场毫无正义性可言的战争中,双方的统帅们一面编织各种谎言,煽动民众参战,一面对那些身处冰冷潮湿的堑壕中,时刻面临生死考验的基层官兵所忍受的苦难视而不见。
这种冷血的态度深深地侵蚀了军队的战斗力。战争爆发之初,俄国动员迅速,但军队装备和后勤保障极差,士兵们“三个人才有一支步枪”,甚至“除了胸膛什么也没有”。1917年,大量来自非洲法属殖民地塞内加尔的士兵因为手被冻伤而不能开枪,却依然被驱赶着发起进攻,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军官被敌人火力打死后,立即向后方四散奔逃。
不仅如此,高层对基层在战争中的创造力重视不够,让战法革新的脚步姗姗来迟,延长了僵持的时间。1915年德军基层部队针对堑壕战的特点,已经演练出了成熟的“突击群”战法,完全可以实现对堑壕防线的突破。1916年2月25日,德军的突击群在凡尔登战役发起两天后就深入法军纵深近3公里,并夺取了杜奥蒙多要塞。,当时的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却没有重视这一创新,也没能抓住机会扩大战果,依然把“消耗”作为赢得战争的唯一途径,白白消耗了德军的大量精锐部队。
更为严重的是,在长期的漠视下,士兵的士气被严重削弱,厌战情绪高涨。尽管各方都试图用所谓的荣誉感来鼓动士兵作战,,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惨重的伤亡后,基层官兵对此似乎并不领情。一位法军的下级军官说“,我们将得到传令嘉奖和勋章,我们不在乎。我们宁愿把它们扔到领导人的头上。”
军事准备四点启示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事上的诸多败笔,在今人看来似乎有些遥远,甚至会觉得不可思议。,从古至今,战争的基本规律一直没有改变,反思这些教训,今天的我们依然能够从中得到足够深刻的启示。
启示一,必须从最困难的情况着手制定军事战略计划。如克劳塞维茨所言,在战争中“就连最简单的事情也是困难的”。任何美好的主观愿望都不能代替科学理性的分析判断,任何的麻痹大意或者心存侥幸,都将在战争中受到无情的惩罚。
启示二,必须高度重视作战问题的研究和实践。长期的和平容易带来军事思想发展停滞,也会造成对未来作战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想象。必须关注局部战争中新战法的“蛛丝马迹”,大力推进战法创新和发展。
启示三,必须重视新式武器的配套创新研究。再“智能化”的武器也只是用于战争的工具,不能代替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研制出一种新武器只是第一步,武器可靠性的提升、新旧装备融合、战法运用探索的道路还很长。
启示四,必须坚持基层官兵的主体地位。军队战斗力的源泉在基层,军事创新实践的主体也是基层,离开基层官兵的支撑,再宏伟的战略也不能实现,再先进的武器也只是废铁一堆。只有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态度,重视和解决基层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尊重和激发基层的热情和创造力,才能让军事创新走在前列,才能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