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者悬疑:到底是施耐庵还是罗贯中撰写

考古发现 2023-11-19 13:37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又名《忠义水浒传》。它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在明、清两代的文人笔记和刻本、书目中,主要说法有三一是施耐庵撰;二是罗贯中撰;三是施耐庵、罗贯中合撰。但一直都没有定论。

  施 耐 庵 说

  “作者施耐庵”是流传较广的说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革”前,《水浒传》最权威的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它所题署的作者就是施耐庵。,在中学语文课本及许多文学史中,也把施耐庵署名为唯一的作者。

  历史上确有宋江其人。北宋徽宗宣和年间以宋江等三十六人为首的农民起义,是水浒故事的历史起点。宋江起义,史书有载。《宋史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宋末元初的《大宋宣和遗事》,是第一部说宋江、方腊故事的讲史话本,从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等故事,讲到张叔夜招安、征方腊、宋?封节度使的结局,表明“水浒”故事已经从各自独立的短篇“小说”走向了联为一体的长篇“讲史”,为章回体长篇小说的《水浒传》提供了蓝本。到了元末明初,施耐庵将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故事、话本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完成了百回本《水浒传》。

  施耐庵著《水浒》,首见于明人笔记。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嘉靖四十五年(1566),郎瑛在《七修类稿》中也说“……《宋江》,又曰钱塘施耐庵的本。”两说皆强调“的本”,亦即是“真本”、“原本”。要注意的是,“的本”之?,仅用于施耐庵,而不见于罗贯中或其他人。

  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说“元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其门人罗本亦效为《三国志演义》。”另一明人林瀚在《杨升庵批点隋唐两朝志传序》中说“《三国志》罗贯中所编,《水浒》则钱塘施耐庵集成。”这两位记述的特点是,把《水浒》与《三国》的著作权区分得清清楚楚。

  直到明崇祯末年,金圣叹删《水浒》为七十回本,直署为施耐庵著,随着七十回本的流传,施耐庵著《水浒》几成定论。

  20世纪20年代以来,今江苏省兴化、大丰、盐都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其中主要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兴化县续志》等,其中《兴化县续志》之补遗载有《施耐庵传》和《施耐庵墓志》。

  根据这些史料推断,施耐庵确有其人,其生平大略为,原籍苏州兴化,元朝至顺年间进士,曾在钱塘为官两年。张士诚起兵抗元、据苏称王时,施氏曾在其幕下参与谋划。张士诚兵败,为避祸迁居淮安,卒于明洪武初年,年七十五岁。现在的江苏省大丰县白驹镇(原属兴化),是施氏故居和宗族所在地。

  元末明初,兴化白驹有过一位名叫施彦端的人。手抄本《施氏长门谱》载,“始祖彦端公”,旁注有“字耐庵”三字。

  但也有人认为,《水浒传?的作者不是施耐庵。其理由有三

  其一,《施氏长门谱》乾隆四十二年(1777)序言说,自明迄清所传族谱已消亡,此谱系“访诸老,考诸各家实录”修辑而成。有人经仔细辨认,行外旁注“字耐庵”三字笔迹墨色与他字有异,可能是抄录后增添的。又根据此谱体例讳(名)、字排列分明的特点,原文应为“讳彦端,字耐庵”,而不会写成“彦端公,字耐庵”。证之《故处士施公墓志铭》,文曰“讳让,字以谦”,而称其父也是“先公彦端”,可见,施彦端实在是有“名”无“字”,后人窜入之“字耐庵”三字,实与施彦端无关。

  其二,据考证,?代嘉靖年间还没有公开在小说卷首署上作者真名的惯例,所以《水浒传》上所署的施耐庵也并非真实姓名。

  其三,《水浒传》中的不少地名都是明朝的建制,这是元末明初人不可能写出来的。可见,《水浒传》不是元末人施耐庵的所品。

  所以,胡适先生有言“施耐庵大概是‘乌有先生’、‘亡是公’一流的人,是一个假托的名字。”

  罗 贯 中 说

  罗贯中说见于郎瑛《七修类稿》、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王圻《续文献通考》及《稗史汇编》、许自昌《樗斋漫录》、阮葵生《茶余客话》等书的记载。

  郎瑛(1487—1566)是明代成化至嘉靖时人,他在《七修类稿》中说“《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宋江》,又曰钱塘施耐庵的本。”

  这是最早的一种说法。“意旧必有本”,只是一种推测,并且根据主观推测强行加了个“编”字。反过来说,罗贯中作《三国》、《宋江》(即《水浒》),则是当时的实传。

  明朝嘉靖年间的汪道昆托名“天都外臣”,在《水浒传叙》中指出,“越人罗氏……为此书,共一百回”。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余氏双峰堂刊《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传评林》二十五卷本,则直?署为“中原贯中罗道本名卿父编集”。

  其后,许多明清人士都相继指出罗贯中是《水浒传》作者。直到民国年间,鲁迅、俞平伯也认为,简本先于繁本,简本是罗贯中所作,施耐庵乃演为繁本者之托名。

  反对者认为

  其一,从《水浒传》版本的题署看,这种说法不见于现存的明代版本。一百十五回《水浒传》,曾署“东原罗贯中编辑”,但它的单行本失传,只有明崇祯末年与《三国演义》合刻的《英雄谱》传世。

  其二,罗贯中是《三国志演义》的作者。在这一点上,不存在争议。而《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两部小说,在语言格上完全不同。前者用的是浅近的文言,后者却出之以通俗的白话。说它们出于同一作者笔下,实在很难叫人认同。

  其三,两本书的写作水平也不在一个档次。惠康野叟在《识馀》中说“二书深浅工拙,如天壤之悬,讵有出一手之理?”

  施耐庵、罗贯中合撰说

  这种说法首见于高儒的《百川书志》。高儒的生卒年不详,但《百川书志》卷首有高儒嘉靖十九年(1540)自序,可知他与郎瑛,也是嘉靖时人。高儒的《百川志书》中说“《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本贯中编次。”

  “的本”是宋、元、明时代出版读书界的常用语,意即“真本”;“编次”就是“编辑”的意思。也就是说,施耐庵是作者,是执笔人;罗贯中是编辑者或整理者、加工者。

  有这种题署的版本多见于明嘉靖、万历年间。嘉靖年间出版的郭勋家刻的《忠义水浒传》一百回本、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袁无涯刊《忠义水浒传》一百二十回本,署的就是“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与之相近的还有明万历三十年(1602)前后容与堂刻本《水浒传》,署名是“施耐庵撰,罗贯中纂修”。李贽《忠义水浒传序》中提到作者,也说是“施、罗二公”。

  金圣叹也认为,《水浒传》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合著的。不过他认为前七十回是施耐庵写的,后五十回才是罗贯中续的。所以他要“腰斩”《水浒》,并在第七十回正文后面发表这样的评论一部书七十回,可谓大铺排,此一回可谓大结束。读之正如千里群龙,一齐入海,更无丝毫未了之憾。笑杀罗贯中横添狗尾,徒见其丑也。——不过金圣叹并没有讲明他作此结论的根据是什么。

  反对者认为

  其一,施耐庵辞官不做,开始著?的年龄是四十二岁左右,思想水平和文字水平都已经成熟了;这时候罗贯中还是个三岁的小孩儿。等到罗贯中成人,施耐庵的小说已经写了近二十年,早应该定稿了。

  其二,罗贯中的《三国》,战争场面写得十分生动,地理位置也大都与实际相符,而《水浒》所写的战争场面大都出于想象,有的近似儿戏,地理位置更是错误百出,是名副其实的“纸上谈兵”;《水浒传》如果经过罗贯中编辑整理,至少在地理方位上不至于如此混乱。作为学生,而且参与“编次”,总不会眼睁睁地看见老师的作品中错误百出而无动于衷吧?

  集体创作说

  一部分学者在研究了全书特点及诸多不足之处后认定,该书应该是一部集体创作。

  ,从结构上看,此书以“聚义梁山”为框架,由许多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拼合而成,有的故事完整,洋洋洒洒;有的则鸡零狗碎,干瘪苍白。但真正精彩的篇章,都集中在前四十回的几个主要人物,如鲁智深、林冲、宋江、武松、李逵等人身上。这四十回,无论是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乃至语言风格,都是一个整体,是《水浒传》不断发展的核心。其后的许多情节、人物,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赘加而成,显示出松散零乱,不断地拉长、拼凑的特点。倘是一人或两人创作,决不会出现如此状况。即使是江郎才尽,他也会把那些已经写出的精彩篇章分布于全书的前、中、后各处,以形成“凤头、猪肚、豹尾”和高潮迭起的格局,而决不会像现在这样前重后轻,前精后粗,前部分雅俗兼备,后续部分则俗不可耐。

  ,从写作水平来看,全书可以划分成若干片段,其中有的极佳,有的平平,有的极差。从语言习惯来看,既有北方方言,也有南方特别是江浙一带方言。从叙述风格来看,既有市井文学的特点,如潘金莲、王婆及“捉奸”段;也有艺人说书的特点,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还有文人创作和加工的特点,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它显示了在不间、不同地点,由不同阶层的人参与了创作的实情。

  其三,据此推论,则《水浒》的作者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篇水浒故事的作者,他们是自北宋末年到元末明初的许多口头传说者,民间说书艺人,以某一人物、某一情节为中心的剧作者;另一类则是把单篇故事连缀成一个整体的原始笔录者、编辑整理者和续写者,才形成整本《水浒》。

  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集体。从时间上说,上起北宋末年,下至明末清初,长达四五百年。从空间上说,东至东海海滨,西至延陕西岳,南至湖广苏杭,北至长城内外,纵横好几千里。说书的,天天在说,天天在修补;演戏的,天天在演,天天也在改进。这些日臻成熟的故事,又被带有不同目的的原始笔录者记录在案,被流落江湖的文人不断地加工、修改。,才由出版商、文化人,如施耐庵、罗贯中、金圣叹等编纂出版。他们之间,没有总编,没有计划,各行其是,但最终仍是百川归海,汇聚成了今天的《水浒》。

  这也只是聊备一说。《水浒》作者到底是谁,至今仍无定论。

  明史专家顾诚先生曾作《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详细考证了沈万三的身世,否定了他是明初人的说法,认为他生在元代也死在元代,史籍中有关沈万三在明初的一切“事迹”均是讹传。兹将顾诚先生及有关学者的论述综述如下。

  一、沈万三的确切生卒年虽然难以查清,但他在明朝建立以前即已去世是可以确定的。《吴江县志》卷五六载“张士诚据吴时万三已死,二子茂、旺密从海道运米至燕京。”

  张士诚的军队攻占平江路(苏州)是在元至正十六年(1356)二月,这就是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沈万三已死去十二年奇事网以上。既然他已经在元朝末年去世,不可能遭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打击了。

  二、据元末明初人王行所撰的《沈荣甫墓志铭》、《沈茂卿墓志铭》,洪武九年(1376),沈万三之子沈荣甫死,年七十一岁。据此,则元明易代之际,其子沈荣甫六十二岁,其孙沈森也有三十九岁,以人偏高寿命推算,沈万三尚在人世的可能性极小。即使活着,至少也是八十左右的垂垂老者,什么筑城呀、输粮呀、犒军呀,还用得着他来露脸么?他露得了脸么?

  三、《沈荣甫墓志铭》云“初,(沈)荣甫之先君子(富),游于故侍讲袁文清公(桷)之门,公每嘉其敦信义。时楚之长沙攸县人冯子振,方张声誉,号海粟,以文翰自矜许。来吴,必主之,深加爱厚,为大书‘积善’二字,殆以表其志也。”

  王行为当时著名学者,两次受聘为沈氏家庭教师,为沈家亲属所作的应酬文字达十一篇之多,但涉及这个名闻天下的大富翁沈万三的却仅此一见,时间标示为“初”,称谓为荣甫之“先君子”,除此“追述”之外,无任何直接描写之文字。又,王行为沈万三之子、之孙都写了《墓志铭》,却没有为沈万三写《墓志铭》。考王行设馆于沈家为元末,可见,在王行莅馆之前,沈万三早已作古。

  四、据上文,沈万三与元代侍读学士袁桷有过交往,冯子振曾多次下榻于沈万三家中,并为他题了“积善”二大字。据《元史袁桷传》,袁桷死于元泰定四年(1327),下距明朝开国(1368)四十一年。冯子振附于陈孚传后,未书卒年,陈孚卒于元大德七年(1303),下距明朝开国六十五年,从他的交游层面来推测,他?要的活动年代是元朝中期,即大德、延祐年间,即使后延,也很难延到明朝开国之后。

  五、《沈荣甫墓志铭》继续说“及荣甫持家政,乃筑堂构宇,以冯书揭诸题间,既以承夫先志,又以勖其后人,是足以见其好善之心矣。”

  按积善堂建于元末,有吴县著名高僧释妙声作《沈氏积善堂》诗可证。原诗云

  翰林宾客散如云,积善于今喜有君。

  背郭堂成因旧扁,传家书在足前闻。

  屋头雨过乌尤好,池上风清鹤不群。

  我亦袁公门下客,题诗三叹感斯文。

  释妙声诗文多作于元至正年间,所以其集入元诗选,积善堂落成之时,沈万三已死,其子荣父主持家政,所以释妙声才有“我亦袁公门下客,题诗三叹感斯文”之叹。

  六、我们虽不能断定沈万三绝对活不到八十多岁,亲眼看到大明帝国的建立,,明军在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率领下,进兵云南是洪武十四年(1381)的事,筑城、犒军之时,云南并不在明朝管辖之下,,在明朝初年就把沈万三充军云南,绝无可能。如果是在平定云南之后再把他充军该地,那么,沈万三当在百岁上下,他能够如此长寿吗?朱元璋再暴虐,能把一个百岁老人发配充军吗?

  可见,《明史》及明代野史大多是民间传说,以讹传讹;或者是误把沈万三子孙的所作所为,附会成了沈万三本人了。

  沈万三虽是元朝人,却未见元人记载。入明以后,有关沈万三的传说越来越多,却没有一条是出自与沈万三本人有直接接触的人之手,现存的洪武年间官方或半官方文献,也从未提及沈富其人。洪武十二年(1379)卢熊纂刊的《苏州府志》多达五十卷,其中竟然也没有涉及沈万三及其家族。

  究其原因,也不难理解。元明之际,元人著述散佚毁弃的相当多,生活于元代的沈富不过是个“多田翁”,既无出仕的政绩,又不足以跻身“儒林”,默默无闻自在情理之中。到明朝建立前后,沈家子孙积累的财富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人因家境富裕,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不仅在朱元璋推行的粮长制度和举荐制度中崭露头角,而且同当时的文人有广泛的交往,,沈家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尽管沈万三早已去世,沈氏在洪武年间也已分成四家,人们提到江南首富沈家时,还是习惯于用沈万三来概括。

奇事网以上就是水浒传作者悬疑到底是施耐庵还是罗贯中撰写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