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一生最鄙视的最高领导是谁?
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历经风雨沧桑。她蹒跚前行,迂回往复而自强不息,最终摸索出了让人民引以为傲、指引走向胜利的毛泽东思想。在那些不堪回首的往昔岁月,也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位党的高级领导他热衷于权力,却没有领导之能;他自小航船于江河,又幸运的成为中共掌舵人,却始终不能把握正确的革命航向;他极善巧言令色、长于见风使舵,几次有惊无险的坐稳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的宝座,成为政治上的“不倒翁”。路卫兵翻阅党史时发现,在他执掌中共大权的3年期间,竟然没有丝毫自己的主张,一味对错误路线言听计从、人云亦云,甚至不辨是非的推波助澜,使苦心经营起来的革命硕果险遭灭顶之灾。他甘愿自我堕落,生活腐化,被俘变节后毫不犹豫的出卖了曾经和他生死与共的革命同志,被周恩来称作“节操还不如个妓女”。他就是中共史上第三位掌舵人向忠发。
向忠发(1880--1931),湖北汉川人。自幼跟随父亲驾船谋生,漂泊于汉水长江一带,由于长期行走江湖,熟识武汉三镇的每一个角落,被人称为“包打听”、“万事通”。为了生计,他做过造币厂工人,还给大户人家当过佣人,后来凭藉多年行船经验,得以在汉冶萍公司的轮船上做事,由于他头脑灵活,善于察言观色,很快便升任大副。在共产党的影响下,向忠发开始参加工人罢工运动,先后任汉阳铁厂工会副委员长、汉冶萍总工会副委员长,在政治上初露头角。1922年向忠发加入共产党,革命热情更加高涨,组织了汉冶萍总工会罢工,还参加了着名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期间表现不凡。
客观的说,向忠发在工运方面确实有着一定的能力,他也被推荐为中共武汉区执行委员会委员,其上级领导便是后来左倾冒险主义的代表人物李立三,也因了这段上下级关系的经历,让他对李立三敬畏有加,这是后话。1925年中共四大,向忠发被选为中央委员,主管湖北区工运工作。湖北省总工会成立后,向忠发任委员长,刘少奇、李立三、项英任副委员长。工作开展十分顺利,仅武汉三镇,工会数量就从13个发展到270个,向忠发藉此声名大振。八七会议时向忠发没能参加,但仍全票当选为中央委员,票数比瞿秋白、周恩来、毛泽东都多,足见当时其影响力很不一般。
在中共六大上,向忠发被推举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兼常委会主席,一下跃居中共最高领袖的位置,应该说这也是历史给与他的一个机遇。八七会议后不久,苏联要举办十月革命10周年庆典,作为共产国际的东方支部,组织了“工农代表团”前往庆贺,其中便有向忠发。工人出身、能言善辩,以及在工运中历练出来的出色组织能力,这些都让在远方遥控指挥,不断给物色新的领袖的国际领导们眼前一亮。而当此时,千里之外的瞿秋白在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使革命接连惨遭失败,这让国际领导对瞿秋白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领导很是失望,产生了让工人干部取而代之的想法。两相对比,他们一致选择了向忠发。在路卫兵看来,这些所谓的共产国际领导们,悠闲地坐在会议室中,靠着听汇报看地图,决定着远在千里之外的领导人的变迁,是非常可笑的,这也是革命连遭失败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1928年6月,在莫斯科近郊召开的中共六大上,向忠发毫无悬念的被推举为中共最高领袖。客观的说,向忠发是一个工人运动的好领导,但绝不是能驾驭全局掌控全局的将帅之才。他自幼闯荡,没有学习什么文化,更不要说什么理论,农村工作经验的欠缺,以及尚浅的资历,这些都让他在复杂的国内革命斗争形势下感到手足无措。由于接下来还要参加共产国际的六大,新当选的7位常委,只有向忠发和蔡和森暂时回国开展工作,这样实权便落在了蔡和森手里。随后蔡和森因为对“顺直省委”问题处理不当而被免职,取代他的是政治局候补委员李立三。周恩来回国后,日常工作改由周恩来主持,1930年3月,周恩来去莫斯科汇报,李立三又成为了中央大权的实际操控者。李立三脾气火爆,又曾经当过 向忠发的上级,毫无主见的向忠发便对他言听计从,甚至在会上公开说“立三同志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任由李立三去施行他那近乎狂热的“立三路线”,使中共蒙受了比瞿秋白时期更为惨重的损失。也由此给瞿秋白的第二次复出带来了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