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代皇子的真实历史

考古发现 2023-11-19 13:38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清代皇子难“减负”,虚岁满6岁一年只能休息5天,这是怎么回事?赶紧一起来看看要常来奇事网小编为您推荐的清代皇子的真实历史,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问。

  清代皇子的真实历史

  在历代皇帝中,清代对子弟教育最严格。

  清代皇家教育到康熙“平定三藩”后才确立正规制度,据《养吉斋丛录》记载“我朝家法,皇子、皇孙六岁,即就外傅读书。”意思是皇子虚岁满6岁便开始读书,早5点到下午3点,共10小时。一年只能休息5天,即元旦、端午、中秋、皇帝生日、自己生日,连除夕都不能放假。

  虽然是凌晨5点开始上课,但皇子需凌晨4点到书房复习前天的功课,夏天虽热,皇子读书时却不允许使用扇子祛暑,每学一个字,即要写100遍,一段课文,要朗诵120遍。

  康熙皇帝年幼读书,曾累得咳血,故四书五经能倒背如流,而乾隆皇帝14岁就能做到这一点,故深得康熙喜爱。

  皇子们除了学习汉文经典外,12岁以后还要学习满文,14岁开始学习骑马、射箭,教习由满蒙谙达充任,他们无师傅之称号,见皇子时须下跪请安,自称奴才。皇子长大后,还有武功课,包括拳术、鸟枪、刀剑、火器等。西方传教士张诚曾说,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的夏天,康熙带着7个皇子巡视塞外,整整一个月里,这些皇子终日跃马扬鞭,搭弓射箭,不亦乐乎。

  据野史载,乾隆时上书房总师傅是名臣王杰,后来在扳倒和珅中,他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次乾隆到上书房闲逛,看王杰正责罚读书不用功的皇子下跪,感到很生气,说再怎么说,这也是皇子,将来可能当皇帝,怎能不顾君臣之礼?王杰回答说“教者尧舜,不教者桀纣,为师之道乎!”意思是教得好,可能成明君,教不好,可能成暴君,老师必须有师道尊严。乾隆无可奈何,便令皇子复跪。

  ,这只是野史作者的理解,事实上清盛期皇帝几乎每天都会去上书房巡视,康熙尤勤,每天9点左右到上书房听皇子们背书,有时下午四五点钟还会再来一趟,带着大臣们一起听皇子背书。皇子们直到结婚分府后,方能免除此番苦役。

  醇亲王奕譞在《竹窗笔记》记载“如届时功课未完或罚书罚字,俟师傅准去吃饭方去,随侍内谙达、太监等无敢催促者,下书房亦然。师傅在书房惟吃晚饭。某屋念书及某人在某间下屋均由上指定。”清人赵翼在《檐曝杂记》中对此曾大发感慨“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

  晚清光绪年间虽无皇子,但亦注重对贵胄的培养,但形式有改变。1905年,兵部与练兵处奏准成立陆军贵胄学堂,以庆亲王奕 为管理大臣,冯国璋为总办,次年4月开学,设军事、天文、地理、历史、算术等科目,对八旗贵胄进行新式教育,招收学员近百人,另有40余名有职任王公亦命为听讲员。

  康熙的简介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Hio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郑氏台湾)、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驱逐沙俄侵略军),以尼布楚条约确保清王朝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控制,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

  康熙帝开创出康乾盛世, 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 ,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

  乾隆皇帝简介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奇事网以上就是清代皇子的真实历史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