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 秦王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
秦王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公元前207年,沛公刘邦军致咸阳,秦王子婴出城投降,历史定格在这一瞬间,曾经横扫六国统一华夏,北击匈奴,南抚百越的秦帝国彻底灭亡了,最早记载子婴事迹的《史记》,对子婴其人的身世,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子婴在历史上的出场是在秦二世登基不久,由于胡亥和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因始皇沙丘病死串改遗诏,令在上郡监军的皇长子扶苏,大将蒙恬自杀,就在这个时候,子婴出场了。
子婴私下面见二世劝谏说,,二世皇帝听不进子婴的忠言,子婴这个人有智谋,在胡亥诛杀“诸公子公主”后竟然幸存下来。不可谓韬光养晦,后来诛杀赵高,拥兵力抗反秦诸侯企图力挽狂澜,但失败为项羽所杀。关于子婴的身份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胡亥的侄子。即秦始皇嫡长子扶苏之子子婴,《秦始皇本纪》“立二世兄之子公子婴为秦王。”(《六国年表》作“高立二世兄子婴”),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因为当时扶苏已死,胡亥无子,子婴作为秦始皇的嫡长孙最有资格继承帝位,所以这种说法比较正确。
二是秦始皇的弟弟。《李斯列传》“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
三是秦二世胡亥的哥哥。这一派认为《六国年表》的有关章句“高立二世兄子婴” 应该理解为“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
奇事网以上是主流的几种说法,这几种说法都有漏洞,不放我们一一破解。“兄子”说,胡亥共有十多个兄弟姐妹,即位后为稳定皇位,二世接受赵高的意见杀“诸公子公主”。
后来在秦始皇陵附近发现了几十座陪葬坟,其中这也就包括始皇帝的儿女们,考古发现表明表明他们生前遭受酷刑,死的时候肝肠寸断。其中一位公子将闾请求陪葬从而挽救了家族。
有公子三人叹息未曾得罪胡亥,自杀,胡亥杀光了他的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们,诛族(公子将闾除外)这也使得“兄子”说不攻自破。那么,第三种也不攻自破。
剩下第二种,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共有三个弟弟,其中有两个为始皇母亲赵姬与嫪毐通奸所生,后嫪毐之乱被处死。剩下一人为成蟜,为战国末年秦国公子,秦庄襄王之子,秦王政之弟,后投降赵国。
成蟜做为秦庄襄王之子,被封为长安君,他曾出使韩国,劝说韩桓惠王割地百里给秦国。公元前239年,秦王嬴政命成蹻率军攻打赵国,成蟜在屯留(今山西省屯留县)叛秦降赵。
秦军攻占屯留后,成蟜的部下皆因连坐被斩首处死,屯留的百姓被流放到临洮(今甘肃省岷县)。成蟜投降赵国后,被赵悼襄王封于饶(今河北省饶阳县东北)后来终生未回秦国。那么子婴是否与成蟜有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子婴很大程度上是成蟜之子,据秦律记载秦国男子15岁成年,而王室子弟成年后由秦王和王后安排婚事,据有关史料推测,成蟜大约出生于前256年,很可能出使韩国就是成年后不久,很可能那时候成蟜已经完婚,为了政治资本而出使。
《李斯列传》集解引徐广说“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中的“弟子婴”,翻译过是弟弟的儿子,秦始皇的弟弟们只有成蟜最有可能留有子嗣。《释名释长幼》记载“人始生曰婴”。“婴”之名,就是小孩子的意思或者幼儿。
秦始皇死时年仅50岁,扶苏年龄大约为30岁左右,而《秦始皇本纪》中叙述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杀赵高,其子年龄至少有15-20岁左右,推断子婴年龄当为35-40岁左右,比秦始皇小10-15岁左右,与扶苏年纪大致相当。
根据史料推测子婴大约出生于前240年,成蟜于前239年降赵时,其子子婴此时约为2岁左右,并且可能留在秦国。因与胡亥同辈且年龄较大,所以《六国年表》“高立二世兄子婴”中的“二世兄”应理解为“秦二世的从兄”。
联系到子婴的出场,他与胡亥无皇位争夺的利害关系,所以不在二世所欲清除的兄弟姐妹中,反而能站出来劝谏二世不要滥施诛杀。,子婴为秦始皇弟弟成蟜之子,他的实名是“嬴婴”。
“岳母刺字”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母教典范,也是在歌颂岳飞的英雄事迹。有人说,岳飞背上刺的那四个字是“尽忠报国”而非“精忠报国”。一字之差,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呢?
岳飞,字鹏举,河南洛阳人,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和民族英雄,抗金名将。自幼得到父母恩师的教养,忠厚坦诚,一身正气,练就了一身精湛武艺,岳飞一直都怀有忧虑天下之心和兴国安邦之志。
歌颂岳飞的英雄事迹在民间一直都是广为流传的,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岳母刺字”。关于岳母刺字一事,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应该说是查无依据的。宋人笔记和野史也都均无记载,其中包括岳飞的孙子岳珂所著的《金陀粹编》中也没有关于岳母刺字的记载。
岳母刺字最早见于元人所编的《宋史本传》,书中说道“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可以清楚地知道,在岳飞背上的确刺有四个大字,但书中并未注明此四字是出自岳母之手。岳飞背上刺字是毫无疑问的,,据历史记载,岳飞背上的四个大字并非“精忠报国”,而是 “尽忠报国”。
据《宋史·岳飞传》记载,当岳飞蒙受不白之冤的时候,是当时的大理寺官员何铸审理他的案子。面对他们的欲加之罪,岳飞十分气愤,撕开自己的衣襟,露出了刺在他后背上的四个大字“尽忠报国”,何铸见其字早已深深嵌入肌肤,十分醒目。由此我们可以更加肯定,岳飞背上的字是“尽忠”而不是“精忠”。
关于后世人为什么会把“尽忠报国”传为“精忠报国”一事,也是有着它的历史根源的。“精忠”二字出自宋高宗赵构,宋高宗曾经因为岳飞抗金有功,特赐给岳飞一面写有“精忠岳飞”的大旗,作为他的战旗,以示对他的鼓励和褒奖。人们便把岳飞称为“精忠”元帅,“精忠”二字成为了岳飞的代名词,再加上他秉承母训,尽忠报国,所以,人们就将“精忠岳飞”和“尽忠报国”合称为“精忠报国”了。
北在明清时期,人们把“尽忠报国”变为“精忠报国”,其实更多的是在宣扬一种帝权,因为“精忠”这两个字是宋高宗御赐的。想要激励当时的老百姓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发扬这样一种精忠报国的精神。在元朝的时候,蒙古人占统治地位,汉人的社会地位相对低下。到了明朝,尽管朱元璋建立起汉人统治的政权,但实际上明朝时期,外患仍然很严重,北方的蒙古势力很强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全体老百姓用这种“精忠报国”的精神来巩固和捍卫汉人的政权。所以“尽忠报国”就慢慢流传成了“精忠报国”,这样的解释是非常合情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