瑷珲条约对有什么影响?如何评价瑷珲条约
签约后续
按照清朝当局事先给与奕山的命令,奕山根本无权与俄罗斯签订条约。,清政府没有批准《瑷珲条约》,并在事后对奕山等人予以处分。但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认可了《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条约签订后,俄罗斯将瑷珲北岸的海兰泡改名为“报喜城”(即布拉戈维申斯克)以庆祝条约成功签订。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特颁嘉奖,以表扬侵略签约“有功”的穆拉维约夫,晋封穆拉维约夫为阿穆尔(即黑龙江)斯基伯爵。
条约影响
《瑷珲条约》使的领土、主权蒙受重大损害,而俄国从中获得巨大的领土利益和黑龙江、乌苏里江的航行权,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正如恩格斯所说,俄罗斯不费一枪一弹“从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俄罗斯在远东的成功》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页662)俄罗斯将穆拉维约夫割占黑龙江地区的行动方式概括为一个侵略公式“必须以实际占领地方的办法来支持俄国外交上的要求”。其后,俄罗斯通过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不平等条约又侵占了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和外西北地区大片领土。
侵吞黑龙江地区,夺取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是《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历代沙皇政府的一贯图谋。鸦片战争之后,俄罗斯成立黑龙江问题特别委员会,加紧其侵略黑龙江的活动。1849年至1853年,俄罗斯海军军官涅维尔斯科依带领武装人员,侵入黑龙江下游,建立侵略据点。随后,在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指挥下,大批俄国侵略军闯入黑龙江,对中上游北岸和下游两岸实行军事占领。
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沙俄政府得知这一情况,于1858年(咸丰八年)1月5日召开特别委员会会议进行密谋。会议采纳了穆拉维约夫关于继续向黑龙江移民并与清政府举行以武力为后盾的外交谈判的意见。会后俄罗斯政府即通知清政府说,穆拉维约夫已受命谈判中俄边界问题,如果希望了结黑龙江问题,可以与他会商。此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形势对清政府极为不利。穆拉维约夫便乘机率领俄国哥萨克军队直逼瑷珲城下。5月20日,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天津告急,北京震动。22日,穆拉维约夫在两艘炮舰护送下来到瑷珲城内与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会晤、谈判。穆拉维约夫说他此来是为了助华防英,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土。为了双方的利益,中俄必须沿黑龙江、乌苏里江划界。奕山指出,两国边界已根据《尼布楚条约》议定遵行,百数十年从无更改。今若照尔等所议,断难迁就允准。这次谈判争论很激烈。散会前穆拉维约夫将俄方拟定的条约草案交给奕山,限第二天答复。
这个草案的实质就是要撕毁中俄《尼布楚条约》,强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第二次谈判,中方代表爱绅泰断然拒绝俄方提出的无理要求,并将条约草案退给俄方代表彼罗夫斯基。由于俄方无理取闹,谈判无结果。穆拉维约夫急不可耐,亲自出马,以通牒的方式,提出条约的文本,强迫奕山签字,并恫吓说同人不能用和平方式进行谈判!当夜俄国兵船鸣枪放炮。在沙俄的武力威胁之下,奕山终于屈服,被迫于28日与穆拉维约夫签订了《瑷珲城和约》,又称《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共3条。主要内容为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精奇哩江(今俄罗斯结雅河)上游东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保留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划为中俄共管;原属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清政府当时没有批准《瑷珲条约》,还处分了奕山等人,但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认可了《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使领土、主权蒙受重大损害,而俄罗斯却从中获得巨大的领土利益和黑龙江、乌苏里江的航行权,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沙皇俄国将穆拉维约夫割占我国黑龙江地区的行动方式概括为一个侵略公式必须以实际占领地方的办法来支持俄国外交上的要求。其后,俄国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和西北大片领土,都是这样干的。
古代有种制度叫滕妾制度。一般是跟随正妻一同嫁到夫家的女子,规格较高的便是这种亲姐妹同嫁;规格中等则是一个身份较高的女子偕同一个或几个宗族女子同嫁;规格最低的便是侍女陪嫁。这样嫁过去的前者就是妻,后者便是滕妾了。
腾嫁制度实行于哪个时代
周朝实行的媵嫁制度, 实为后世童养媳制度之始。媵嫁制度是指贵族娶妻,在娶其姐时捎带其妹,因妹年龄尚小,故养在家中,待长大便成为夫之媵;有时贵族女子出嫁,要一两个同姓女子陪嫁,陪嫁的女子就是媵。
出身滕侍指什么出身
氏族社会时期,国中有“媵制”,这是一种氏族首领才有资格实行的婚姻制度。即女儿出嫁时,岳家必须以同姓侄女辈陪嫁。陪嫁过去的姊妹或女奴,自然属于媵妾,而姊妹媵妾的身份比女奴要高,那就不必多说了。
滕妾的地位要比妾高很多,有正式的身份,可以出席正式的宴会等等。这样的制度在战国直至三国时候的贵族之间非常盛行,比如孙权的母亲就是和她的妹妹一同嫁给其父孙坚。
从政治角度讲,这种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嫁女一方的利益。假如作为正妻的女子死去,或者没有生育,那么滕妾取代她的位置,以滕妾和“娘家”的密切关系,依然可以保证“娘家”的利益。
滕妾分三个等级,嫡福晋的亲姐妹陪嫁、嫡福晋的同宗族姐妹陪嫁、嫡福晋的丫鬟陪嫁,滕妾地位比妾要高许多,是可以出席正规家宴这些的,具体的和什么侧福晋。
滕妾主要盛行春秋战国、三国时期,到后期滕妾制度是没有了的,所以在清朝是不存在滕妾的,有陪嫁丫鬟,如果被男的看上,就可以提升为通房丫鬟或者妾侍。如果有2女(姐妹、同宗姐妹)共嫁一夫的情况,也是分嫡福晋与侧福晋,如果硬要问陪嫁丫鬟与滕妾的尊卑礼数的话,滕妾与嫡福晋是一样高贵的,地位仅次于嫡福晋,所以陪嫁丫鬟在称呼上应该称侧福晋。清朝是没有这个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