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评鉴

考古发现 2023-11-19 18:07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韦应物是唐代的著名诗人,因出任过苏州刺史而被称为“韦苏州”。韦应物虽然出身高门氏族,还曾给唐玄宗当过侍卫,但最终没有堕落为纨绔子弟,而是发愤图强,用功苦读,成就学问,入仕为官。韦应物的诗作有很多,比如《寄李儋元锡》《秋夜寄邱员外》等等,他的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而著称。

《寄李儋元锡》诗画图

《寄李儋元锡》是韦应物的代表作品之一。韦应物出身于韦氏家族,韦氏家族是衣冠鼎盛之家,关中望族之首,韦应物是典型的富家公子,名门之后,是韦氏家族中最为著名的诗人。韦应物15岁以三卫郎的身份护卫唐玄宗,不仅出入宫闱,更是横行无忌,很有纨绔子弟的作风。安史之乱以后,唐玄宗逃离长安,韦应物失去官职,深受打击,并立志苦读,习文从仕,先后担任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苏州刺史等职务。在为官期间,韦应物亲政爱民,克己奉公,并注意体察民间疾苦和社会时事,写下了很多的经典诗句。

这首七律《寄李儋元锡》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所做的诗。当年韦应物由长安外调到滁州任职时,他的诗文好友李儋和元锡曾托人问候他,韦应物以这首诗寄赠以答。诗文大意是去年花开的时候我们依依惜别,如今花又开了,我们分别已经一年了。世事难料,我的命运我又怎么能预料呢,只有黯然的愁思让我孤枕难眠。我的身体不好,经常生病,我非常向往田园的美好生活,但看着那些流亡受难的百姓,我又觉得愧对国家给我的俸禄。听说你们想要来滁州看我,我经常到西楼眺望,渴望早日相见。

这首诗情景交融,直抒情怀,既有与友人分别两地的相思之情,又有对自身处境的两难选择,感情细腻动人,确实是难得的七律名篇。

韦应物的诗

韦应物出生于737年,是唐代著名诗人,民族是汉族,祖籍是陕西西安。韦应物身为一位诗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诗篇。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滁州西涧》。而《滁州西涧》这首诗,我们在中学的时候就已经学习过。

韦应物的诗

《滁州西涧》韦应物这首诗的原文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只是一首短短的七言绝句,却精妙无比。《滁州西涧》这首诗的译文是唯独喜欢在溪边生长出来的葱葱郁郁的野草,以及那天天在树上啼叫得悠然婉转的黄鹂。春天的潮水姗姗来迟,还夹杂着许许多多的细雨,在荒废了的渡口,一个人都没有,只有一只小船停在中间。

滁州是我们今天的安徽滁州,而诗中所提到的西涧,就是滁州城西,人们称为上马河。韦应物在写《滁州西涧》的时候,当时正值他在滁州当刺史。由于自己担任的之时一个闲职,有很多时间去到野外郊游。而《滁州西涧》就是韦应物在郊游的时候,偶然写下的一首诗。

韦应物出来写下了《滁州西涧》这首诗之外,还写下了很多诗。韦应物的诗例如《调笑令.胡马》、《赋得暮雨送李胄 / 赋得暮雨送李曹》以及《赠别河南李功曹(宏辞登科拜官)》等等,都得到了许多文学家的赞扬,并且受到后人的推崇,将这些韦应物的诗都放到了教科书当中,教育祖国的花朵。

闻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这是《闻雁》的全文,《闻雁》这首诗是出自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的笔下。

《闻雁》韦应物诗画图

《闻雁》译文是“故乡十分的遥远,已经没有办法看清,根本不知道故乡究竟在何方?而自己对于家乡的思念有涌上心头。在淮河的南岸正在下着冷冷的秋雨,我听到了由远到近的大雁的啼叫声。”

韦应物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唐德宗建中四年。当时的韦应物正从尚书毕员外郎这个职位下来,去到滁州当知县。在夏天的时候就已经来开了京城,直到秋天才到达滁州上任。而《闻雁》韦应物这首诗就是韦应物刚刚到达滁州的时候写的,表达了韦应物因为政治路途坎坷,不被皇上重用,最终只能在滁州这一个小地方当一个县官。在加上自己对家乡十分的思念,从而写下了《闻雁》这一首诗。

只要是学习过古文的人,肯定都知道,大雁在古文当中代表的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而韦应物写下的这首《闻雁》,也正是利用大雁,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除了大雁,还有就是秋雨。秋雨都是细细绵长的,并且十分的寒冷。《闻雁》当中所写到的秋雨,就是利用秋雨来渲染一种悲伤,凄凉的气氛,可以更好的表达出韦应物心中的悲凉之情。也可以令读者更好的体会到韦应物所要表达出来的感情,并且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奇事网以上就是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评鉴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