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孟子是什么家 孟子属于什么学派的
孟子是什么家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儒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孔伋的再传弟子,他早年丧父,与母亲仉氏相依为命。因为他和孔子都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所以后人把孟子和孔子并称为“孔孟”,又因他出自孔伋学派,所以把他和孔伋并称为“思孟学派”。
孟子画像
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推行仁政,他和孔子一样,周游列国,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学说上,他反对墨子和道家,推崇孔子。但最终他的政治思想并没有被当时列国的君王采纳,他们认为他的思想“迂远而阔于事情”。在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抱负后,孟子回到家乡,著书立说,为《诗》、《书》编序,并著《孟子》七篇。
据考证,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在周赧王二十六年去世,根据《列女传》等书记载,孟子授业于孔子之孙孔伋。但实际上,孟子出生时,孔伋已经去世三十多年,所以他不可能是直接受业于孔伋,极有可能是孔伋的门人所授。但无论怎样,孟子一生受孔伋学派的思想影响很深。
孟子的著作《孟子》是四书五经之一,也是这些儒家学派的经典书籍中部头最大的一部,约有三万五千余字。《孟子》一书现存共七篇十四卷,对后世影响极深,甚至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
孟子什么学派
孟子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子思的学生,被称为“亚圣”,是儒家学派中仅次于孔子的第二号人物,也是仅次于孔子的最有智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千百年来,孟子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人的思维方式。
孟子
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仁者爱人”和“仁政”的学说,并且在此基础上有更深入的发展。孔子的理论很多时候只是空乏的和模糊的概括,并没有具体阐述他的思想精髓,孟子通过自己的研究,将儒家思想的境界和深度都提高了一个层次,并且孟子非常善于用讲故事和犀利的笔风来进行说明。《论语》中只是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很多时候只是寥寥数笔,很难看懂其中的精髓,在《孟子》里面,孟子运用大量的故事和寓言,以及使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来进行深刻的阐述论证,这对于传播儒家思想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所以后人把《孟子》作为后世读书人必读的儒家经典之一,是很有道理的。
孟子宝贝认为是最正宗的儒家学者,因为他不仅宣传儒家思想,还十分推崇孔子,他甚至还效仿孔子也周游历国,不断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疲于奔命,也的结局也和孔子相似,都是郁郁不得志。正因为这个原因,认为常常把他与孔子一道并称“孔孟”,也把儒家学说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是个怎样的人
众所周知,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人的孟子有“亚圣”的美誉,他的学术成就是非常高的,被誉为先秦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哲学家,一生都十分尊崇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并且效仿孔子周游历国,也是郁郁不得志,美誉实现他的理想抱负。
孟子
孟子的为人处世是很令人敬佩的,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族,从小生活艰苦,而且又自幼丧父,全靠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历经艰辛把他养大。孟母为了给孟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有“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的典故,可见是费尽心思才把孟子培养成一个有学问的人。所以孟子对母亲十分孝敬,他曾经很想远游,见识世面,一想到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要侍奉,就会不忍心,于是他就在家乡附近教书,一有时间便回家陪伴母亲,直到母亲去世,孟子又守孝一年,才依依不舍离开家乡周游历国,他是孔子所说的“父母在,不远游”的最好的实践者。
孟子还是一个很善于辩论的人,这一点与儒家其他的学者不同,他们通常放不下读书人的身段,不屑于或者说不善于与人争辩,孟子没有故步自封,他在向国君和诸侯推销自己的理论的时候,大量运用排比、比喻、将故事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在气势上压倒对方,野史上甚至记载孟子就是因为与张仪的辩论处于下风,一气之下,吐血而亡的,可见孟子有其真性情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