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是怎么发现的
最近关于饿了么免单一分钟的新闻频繁上热搜,就在最近一次的饿了么免单的题目中与青蒿素有了关联,对于一般人来讲青蒿素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对与化学生来讲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虽然青蒿素是一个很多人没听过的东西,对中国医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那它是怎么发现的?又是谁发现的呢?
青蒿素的发现过程
起因
1967年,越南方面向中国求助,说反侵略战争中对付疟疾实在药物匮乏。这点要求当老大哥的自然不能不满足。于是在5月23日,中国政府启动了对抗疟疾的“523项目”。
灵感来自传统医学
开始,523项目下达的时候,研究人员曾经奔着灭蚊子、制新药和针灸等五个方面使了两年劲儿,并没啥成果。
这时候有个军代表提了个建议说不如添点人。这是个好办法,于是在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代表北京中药所也加入了进来。
这个时候的研究,其实如同大海捞针一般。研究者们前前后后试了四万多种草药,天知道这里面有没有真正管用的东西。屠呦呦也不例外,在研究的前期,她的目光一直盯在胡椒上,后来还分离出了胡椒酮晶体。这个也不是她要找的东西。
直到突然有那么一天,屠呦呦的灵感被一本古书激发了出来——晋朝的葛洪写的《肘后备急方》里说了一个治疟疾的药方抓一把青蒿,用水泡了以后,绞成汁全喝掉。
于是,屠呦呦就按照葛洪的方法……成功地发现了青蒿素?
不是。要是这个方法真的管用,那么疟疾岂不是早就被攻克了。
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是个受过现代科学教育的人,熟悉以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药物的套路,比葛洪水平可高多了。
一进项目组,屠呦呦就开始对现有的药物进行了归类研究,这比不管不顾地把自己能知道的所有药物都记录下来的李时珍都高出许多。那时她就发现,青蒿这个东西被用得很多,但研究了一下觉得这玩意儿疗效不怎么样,就没理它。
事实上,葛洪记载的内容她也根本没用,反倒是葛洪没提到的事儿提醒了她。葛洪没提什么事儿呢?那就是加热!真正的思维缜密的科学家,正可以在这种时候敏锐地发现别人所看不到的细节。屠呦呦想到了会不会是提取过程中,有些环节会加热,而这破坏了药物的有效成分呢?如何才能在不破坏有效成分的前提下提取出来它们呢
办法自然是有的。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我国的科学家对于分离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就有了一套很成熟的办法。大致就是三步第一步溶剂泡。第二步把粗液里的酸性或者碱性成分去掉。要是第二步还得不到单体成分,那就采用第三步色谱分离。这一套玩法屠呦呦也熟得很,之前的胡椒酮就是用这个办法提取出来的。
通过改进第一步的实验方法,屠呦呦最终大大提高了抗疟疾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1971年10月4日,提取出的药品对鼠身上的疟疾表现出了100%的抑制率。第二年的3月8号,她在南京参加会议的时候公布了研究成果。
这个成果一出来,大家的研究方向也就明确了,都奔着青蒿开始研究。既然在耗子身上管用,那就得在人身上试验了。药学家说,得知道这东西毒不死人才能做临床试验,军代表勉强同意了,然后问一个人够不够啊,药学家说至少7个人。于是,连屠呦呦在内一共8个人,自己吃了自己研制的青蒿素,全没事。
于是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就开展了起来,整个523项目的研究人员,在山东、北京、云南等地轰轰烈烈地搞了试验,成果倒是非常可喜。而且好几个地区的研究所都是独立提取出了青蒿素这个东西。在之后的日子里,青蒿素拯救了成千上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那么,青蒿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个问题可是非常关键,这是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存在本质区别的地方。传统医学的体系并不关心这颗草里到底有什么成分,吃了管用就行。现代科学体系下的药学研究,却需要深入到分子水平。
这样的研究历程在发达国家的医学领域已经走过一遍,成为常规。比如柳树皮里有水杨酸, 吃了它能解热镇痛,直接吃柳树皮就是传统医学;搞清楚柳树皮里起作用的是水杨酸、水杨酸的化学成分是什么、水杨酸怎么用、有什么不良作用,这个就是现代医学。
而当青蒿素的潜力出现在屠呦呦所在的523项目面前时,她选择走后一条路。
在那样精神压抑不被尊重的年代里,屠呦呦身为一个知识分子,在浩如烟海而大多无用的典籍中苦苦寻觅、在前人著作里无用的方剂中看见了一丝希望,并用现代医学的方式将其付诸实现,从而拯救无数人的生命。就这点而言,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名至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