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池曼国家自然保护区简介
嵩县龙池曼自然保护区,1982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其地理位置位于嵩县境内南部,坐标为北纬33°34′~33°54′,东经111°47′~ 112°15′保护区前身是五马寺 林场,于1958年建场,由杨山、木札岭、龙池曼、杨树岭、大青5个分散的林区组成,总面积为7573公顷(11.36万亩),森林总蓄积量为42.5万立方米。
有人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而对于河南省嵩县境内的龙池曼来说,此言则显得太谬,龙池曼主峰海拔2129米,大自然的神功造化,巍巍雄峙天地间。
华山之险,峨嵋之秀,庐山之幽,黄山之奇,龙池曼则兼而有之,明代兵部郎中乔缙对龙池曼曾有"颉颃泰华,睥睨衡霍"之赞誉。而今游人登临龙池曼,则仰天兴叹"龙池归来不看黄!"。
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分类鉴定共有26目,59科,201种。其中哺乳纲6目,7科,28种;两栖纲2目,6科,8种;爬行纲 2目,7科,18种。鸟纲16目,39科,147种(雀形目77种,非雀形目70 种),其中有7种为河南分布新记录。
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黑鹳、华南虎、水獭青鼬、麝、青羊、金鸡、勺鸡、鸳鸯、大鲵、云雀、栗头蜂虎、红嘴山鸦、金雕、红腹锦鸡等18种。属中日两国协定中保护的有白腰草鹬、灰鹬、董鸡等51种。属于有名的观赏鸟14种。区系成分分析 147 种中,属于古北界的有石鸡、勺鸡、松鸦、星鸦、寒鸦等45种;属于东洋界的有黄鹂、牛背鹂、池鹭、画眉等34种;广布种有大山雀、家燕、斑鸠等68种。
,147种有留鸟55种,冬候鸟27种,夏候鸟60种,旅鸟10种。由此可知这里是南北鸟类交错栖息的场所。鸟类的垂直分布山脚带有山斑鸠、画眉等,低山带有绿啄木鸟、大山雀等,中山带有长尾山椒鸟、银喉长尾山雀等。这些鸟类中,吃昆虫的鸟占大多数,这对有效的防治森林害虫起着积极作用。
植物资源
根据调查,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991种,隶属168科,741属。其中用材树种290种,淀粉植物98种,纤维植物143种,野生水果 97种,鞣料植物193种,花卉植物467种,野菜植物155种,芳香植物92种,油料植物208种;药用植物822种,有毒植物27种,饲料植物285种。
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狭叶瓶尔小草、连香树、山白树、杜仲、香果树、华榛、青檀、领春木、八角莲、凹叶厚朴、金钱槭、水曲柳、猬实、天竺桂、天麻、银鹊树等16种。
地形土壤
该区处于伏牛山北坡。山势走向由西向东北,继转东南再折东北逐渐降低,一般海拔1100--1900米,最高峰玉皇顶, 海拔2203米,都位于伏牛山中心地区,海拔在1300米奇事网以上的 山峰就有110个,其中鸡角尖海拔2145米,龙池曼 2129米。 除杨树岭、木札岭局部地区坡度在30°以下外,大部分地区坡度均在30~70°。
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地质年代久远,地层主要有前震旦纪结晶片麻岩和三迭纪千峰砂页岩、花岗岩和云母石英岩等。构成沟深谷陡、山峰壁立的地貌状态,使河道比降大,流程短而急,一旦失去植被保护,随时都有滑坡、泥石流出现 。土类主要为山地棕壤,兼有 褐土及黄褐土类 ,呈中性及微酸性。
森林植被
森林植被垂直分布带谱明显,在海拔1300米以下为低山针叶林及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为油松、栓皮栎、茅栗、山杨、漆树等;海拔1300 --1800米为中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为槲栎、锐齿槲栎、短柄抱树、椴树、槭树、千斤榆、水曲柳等;海拔1800米奇事网以上,为亚高山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及亚高山灌丛草甸,主要树种及草本植物有华山松、巴山冷杉、坚桦、红桦、六道木、河南杜鹃、华桔竹、羊胡子草、地榆、抬针苔草等。
气候地貌
区内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约 12℃,最低气温-6.3℃,最高气温为32.8℃,年平均降水量为661毫米,植物生长期160--190天。根据以护为主、科研、教学、利用相结合的方针,尽量保护现有区域原生地貌完整性。
凡属于原生性生态系统类型的天然次生林划为核心区,面积为 3360 公顷,占总面积的44.3%,分布在龙池曼、杨树岭林区。试验区面积为 210 公顷,占总面积的2.3%,分布在龙池曼;对已采伐更新的林地划为经营区,面积 4010 公顷,占总面积的52.9%。调整森林结构,在经营区内发展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效益的林业,增加经济收入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