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乾隆曾因何事下令“杀和珅”?

考古发现 2023-11-22 07:56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话说一日,乾隆皇帝由刘墉、和珅陪同,去逛万寿山北宫门外的青龙桥,一行人来到村北清河边观赏风景。

刘墉问乾隆眼前这条河是什么河?

乾隆答清河。刘墉二问清河北边那条大河,叫什么河?皇上答沙河。刘墉三问是清河深还是沙河深?乾隆答沙河深。刘墉恳求说能不能请万岁大声些?

乾隆高声说沙河深!

刘墉跪答遵旨!扭头对扈从卫士喊道侍卫听着,万岁传旨杀和珅!侍卫们手持法绳就跑来捆绑和珅。和珅这时才醒过神来,忙喊万岁饶命!万岁救命!

乾隆早就看懂了刘罗锅子唱的这出戏,对侍卫们喊住手!下去!

又冲着刘墉说回宫去再跟你算账!

分享一则小故事,博各位看官一笑~乾隆帝有没有掉入刘墉的圈套不知道,但他喜欢出巡倒是真的~路过啥古镇村落的,总会诗兴大发。

故事中提到的青龙桥,就曾多次成为乾隆帝的吟诵对象呢。

乾隆南巡图局部

乾隆七年(1742),他写下了著名的《青龙桥晓行》,其中道十里稻畦秋早熟,分明画里小江南,将青龙桥玉泉稻丰收景象一语写尽,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啥?拿一个小小的村落和江南相提并论,乾隆帝未免太没眼力了吧?

各位,您可不要小看这青龙桥,它是块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噢。​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

青龙桥​◈紧邻西山脚下,素有上风上水之说

​西面有玉泉山、白龙塔矗立其上,东面、北面皆有群山作为天然屏障,南面有京密引水渠缓缓流过​。

噢对,这里还是著名的京西水稻发源地。

康熙年间,在青龙桥西设稻田厂、仓署、官场,玉泉山下的稻田可是专供内廷所需的。

康熙培育的御稻米还被写进《红楼梦》呢,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中,乌进孝进贡物品单中御田胭脂米二石,就产于青龙桥一带。

青龙桥对京城的重要性不仅于此,这儿是北京城市用水的重要源地。

元代,郭守敬自昌平引水过青龙桥,合玉泉水入大都、进积水潭,使源源不断的物资得以通过运河航道进入北京。清代乾隆年间,政府于青龙桥下设置闸门,控制昆明湖的水量

美丽的风景和咽喉般的位置,多少年来吸引了不少帝王将相、文人骚客的光顾。而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青龙桥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承载着无数传奇故事

卢沟桥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北平沦落敌手。敌伪当局要求北平梨园公益会出面组织京剧界义务表演,为日军唱捐飞机。

我不能为日本人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我宁死枪下也决不从命!

请转告日本人,甭找梨园的麻烦,我自己有什么罪过,让他们直接找我说话就是了。

程砚秋

提起程砚秋,人们立马就会想起京剧,可是许多人不知道,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为了不给日本侵略者粉饰太平,宁肯离开他热爱的舞台村居务农。

程砚秋

1943年春,程砚秋来到北平西北郊的青龙桥开始了务农生活。

程砚秋隐居京西时,住的是土屋茅舍,吃的是粗茶淡饭。每天和农民一道下地种田。

敌伪仍不放过他,常到程家查户,还跟踪到青龙桥探查。每次只见程砚秋扛着锄头,啃着窝窝头,查不出一点名堂,才扫兴而归。

面对敌伪特务的搜查和挑衅,程砚秋愤慨地说国破家亡,个人安危又算得了什么,让他们来吧!

程老耻歌寇盗学犁锄,与梅兰芳在上海蓄须明志南北辉映,一时间传为美谈。

奇事网以上就是乾隆曾因何事下令“杀和珅”?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