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不等于宦官!来看看人们对太监的几种误解
现在的热播历史电视剧大都将太监和宦官混为一谈,经常会出现“谅他一个小小太监有何能为,自古宦官无成事”之类的台词。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误认为宦官和太监就是一回事,其实不然。除此之外,人们对太监还有很多的误解,下面和奇事网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误解1:太监就是宦官
多数人以为太监就是宦官,宦官就是太监。这是一种典型的误解,从起源上来说,宦官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阉人的专称则是秦汉以后的事情。
“太监”最早出现于辽,本来是政府高级职位的名称,并不一定由宦官担任。到了明朝,太监这个职业发展到顶峰,内设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二十四衙门,各专设掌印太监提领。
于是,太监又成了高级宦官的称谓。在明朝,太监和宦官的关系可以这样认为太监必须是宦官,而宦官却不都是太监。发展到了清朝,太监和宦官才成为同义语,不再有明确界限。
误解2:太监身怀绝世武功
“男人不带球,绝逼是高手”,武侠古装剧中,明朝厂公的形象,深入人心,仿佛只要是太监,都有着一身好功夫,级别越高,武功就更深不可测。特别是老太监,越老越妖。这也是一种错误的看法。
太监这个群体里没有《葵花宝典》可练,也没有金庸小说里描述的化骨绵掌,他们的身体机能除了发声外,与常人并无多大的区别,多数太监终其一生处于底层,做些扫洒供奉的粗活。
古代确实有一些领兵打仗的将军太监,比如北宋的李宪、童贯曾率数十万大军攻打西夏和辽,明代太监郑和跟随朱棣参加靖难之役,七下西洋过程中剿灭多股海盗,他们虽然在军中有威严,但会不会武功、武功有多高就另说了。
可能有人问,明朝的东厂、西厂首领不就是太监,其实两厂的首领太监都是皇帝的心腹,真正会武术、负责抓捕暗杀的差役叫“番子”,番子有自己培养招募的,有的借调自锦衣卫,和太监没有半毛钱关系。
误解3:太监里面没好人
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在于他有没有损害到大多数人的正当利益。
太监队伍里误国吾民,穷凶极恶之徒不少,但也不乏忠诚正直之人,朱厚照父亲明孝宗朱佑樘刚生下来后,若不是太监张敏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抚育成人,也就不会有后来朱厚照游龙戏凤的事了。
误解4:太监没有老婆
在东汉,太监娶妻成家是不被社会所容的,他们会收养义子来延续香火。如曹操姓夏侯,他的父亲曹嵩被曹腾认为养子,跟着曹操也就成了曹腾的孙子。后来袁绍跟曹操干仗,袁绍帐下写手陈琳写文讽刺曹操是“赘阉遗丑”,骂得挺恶毒的,曹公大量,读完竟也不头痛了,整个人精神都好多了。
到了唐代,太监娶妻成了正常的社会现象,一些达官贵人甚至将自家女儿主动嫁给宦官为妻,了这里的太监都是手握实权的人物。明代宦官娶妻达到了一个高峰,没有娶妻的太监则会与宫里的宫女结为对食,成为名义上的夫妻。
生理的变态必然导致心理的变态,即便是个太监也有生理需求的,好色比正常人更甚,娶妻某种程度是一种心理补偿。
误解5:阉割就能进宫太监
不是说自己狠下心来,刀起根落后,就可以兴冲冲地跑去皇宫做太监了。成为太监跟出家一样,都有着一套程序的。在清初,对净身还有个规定,不能私自行事,按刑律规定,违者问斩。
据清代笔记《宸坦杂识》记载,愿意净身入宫做太监的人,必须要由有地位的太监援引,然后凭证人立下“婚书”,把自己当成“女人”那样“嫁”到皇宫里。那“婚书”必须是自愿具结,这才请来刀子匠,进行施手术的准备工作,选上一个好日子,把净身者关在一个密不透风的房子里阉割,手术成功率也不是百分百,死亡率在4%左右。
误解6:太监没有胡子
星爷在《鹿鼎记》中就有这样一句台词“以公公你如此英俊挺拔,气宇不凡,还做太监做到长胡子这么有突破性,不必用眼镜也够酷的了!”
看来大家的共识是太监都是不长胡须的。那么有没有例外呢?
也有,比如《宋史》里关于“童贯”一条就记载“贯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意思是说童贯长的魁梧高大,腮下长着十几根胡子,看起来不像太监。这才是真正的“做太监做到长胡子这么有突破性”。
说到童贯,大家应该不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封王的太监,名称是广阳郡王。
中国第一个太监没有人知道是谁?一个还是有记录可考的,他叫孙耀庭,直到1996年逝世,终年94岁。他的自传《中国一位太监》,1988年被改编为电影,由彪形大汉姜文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