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真的是因为蒋介石放水

考古发现 2023-11-22 07:57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在经历一年艰苦卓绝的长征后,中共中央终于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保存了基干力量。这次万里长征堪称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近年来却遭到极少数人的质疑,其中“蒋介石‘放水’说”最具代表性。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实施战略转移。在经历一年艰苦卓绝的长征后,中共中央终于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保存了基干力量。这次万里长征堪称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近年来却遭到极少数人的质疑,其中“蒋介石‘放水’说”最具代表性。如蒋纬国便认为“当时与其说是没有包围成功而被中共突围,不如说是我们放水。”他还评论“以当时的情况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政治战略,我们随着共军进入云贵川,使中国达成真正的统一。”

有一位海外女作者也说“毫无疑问,蒋介石有意放走了红军主力、中共中央与毛泽东”“蒋介石此时的战略计划是把四川建成将来对日本作战的大后方,即他所说的‘复兴民族之根据地’……他的作法是把红军赶进这些省去,使这些省的军阀由于害怕红军落脚,不得不让中央军进来帮助他们。”她甚至推断“蒋介石放走红军还有一个更秘密的纯私人动机他要斯大林释放在苏联做人质九年的儿子经国。”

不难看出,这种说法一方面是为蒋介石“追剿”失败辩解;另一方面的潜台词则是认为红军长征之所以能取得胜利,乃是由于蒋介石“放水”。事实上,这一观点根本不能成立。,第五次“围剿”后期,蒋介石为了避免在进攻中央苏区核心区域时损失过大,故运用“驱其离巢”之策略,在西面留出缺口,加大其他方向的压力,逼迫红军西走。这主要是出于他对“剿共”军事形势的考量,从表面上看虽貌似“放水”,但其实乃是欲擒故纵,他早已在“远处张网”,部署了多道封锁线。试想,如果蒋介石故意“放水”红军去西南,那不设封锁线岂不更便于红军西撤和中央军尾随吗?可见,所谓“放水”之说明显有失偏颇。

,中央红军突围后不久,蒋介石便在日记中勉励自己“不可错过剿匪成功之大好机会。”并不断调兵遣将,严令追堵,企图用多道封锁线剿灭红军,“务歼灭窜匪于湘水以东”“阻其入黔”。这一时期,他最担心中央红军沿红六军团西征故道,经黔东北上,与湘西二、六军团或川北红四方面军会合,企图在湘桂黔边予以全歼,不让其进入贵州。试想,如果蒋介石故意“放水”红军去西南,红军又怎会在湘江一战中损失过半?从这个角度来看,那种认为蒋介石“放水”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红军进入贵州后,蒋介石虽然开始将追剿红军和解决西南两个问题结合起来考虑,以求一石二鸟,但在其内心中,“此时仍以先破赤匪为要也”,所以频繁调动各部防堵,并无驱赶红军进入四川之意。试想,如果蒋介石有意驱赶红军去四川,红军又怎会北渡长江受阻,以至于不得不四渡赤水、费尽周折?此后在红军经金沙江、大渡河北上期间,蒋介石同样兴师动众,处心积虑欲消灭红军,并在日记中对未能达此目的屡屡表示懊恼。由此看来,所谓“放水”之说显然是一种臆测。

至于那位海外女作者言之凿凿地认定蒋介石“放水”的另一动机是为了换回其子蒋经国,更是无稽之谈。1931年,当宋庆龄建议释放共产国际联络员牛兰夫妇以换回蒋经国时,蒋介石坚决回绝“余宁使经儿不还,或任被苏俄残杀,决不愿以害国之罪犯而换我亲子也。”所以,蒋介石“放水”长征一说是完全错误的。

奇事网以上就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真的是因为蒋介石放水吗?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