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节日日期

考古发现 2023-11-22 07:58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以下是奇事网小编为你整理的我国传统节日日期,希望能帮到你。

  一、传统节日简介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的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历》、《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二、传统节日

  除夕

  时间农历一年一天,即十二月三十,当年十二月是各大传统节日标志

  小月则在廿九,逢大月则在三十。

  释义:

  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布新。

  起源:

  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击鼓的方式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

  别称:

  除夕在古时有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年终等别称。称呼虽多,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新年图片

  英文 Chinese Ne Years Eve(直译中国新年前夕),又称Lunar Ne Years Eve(直译阴历新年前夕)。

  习俗:

  北方人风俗大致一致,过年包饺子、蒸馍、守岁等等;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汤圆、吃米饭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梦粱录》卷六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间,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万历嘉兴府志》腊月,乡人以朱墨涂面,跳舞于市,行古傩礼。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石畏)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欢,锣鼓彻夜,谓之守岁。除夕守岁,始自南北朝。(梁)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诗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除夕之夜,尚有辞岁,置、送压岁钱之习俗。《燕京岁时记》凡除夕,蟒袍补褂走竭亲友者,谓之辞岁。家人叩竭尊长,亦曰辞岁。新婚者必至岳家辞岁,否则为不恭。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圆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少数地方风俗不同,比如贵州,桌上的鱼不是不能吃的,是要剩下一些,寓意年年有余)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大年初一(现在少有人遵循此传统了)。

  一年的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跳火群是除夕的习俗之一。直接按闽南语音译成汉字,又称跳火盘。汉族民间认为大人跳入来,年年大发财。小孩跳出去,欢喜无忧虑既寓意来年生活红火,也有驱邪避灾之意。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春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英文the Spring Festival

  释义:

  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也叫大年初一。

  起源:

  春节的来历,在中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中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适用地区: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加蕴味无穷。

  习俗:

  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英文the Lantern Festival

  释义:

  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 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看大头和尚戏柳翠、跑旱船、花担子、茶担子等风俗,而在江苏高邮还有看围屏的习俗。

  清明节

  时间阳历四月五日

  英语the qingming Festival

  释义: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习俗: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吃掉酒食回家。唐朝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共2页:
  • 12下一页
奇事网以上就是我国传统节日日期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