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服饰 汉族服饰发展史简介
自古到今,汉族上衣右衽(大襟)的特点始终保留。从河南安阳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领衣的样子。后虽有胡服传入,出现短衣短裤,但不管是西汉的深衣,还是唐宋的交领袍,或是清朝长袍,上衣总是以右衽为特点。
近代男装长袍或现代女装旗袍都继承了上衣右衽的特色。
各个朝代,对服饰的颜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汉、唐、宋,定为赤色为宜。
服装的式样发展到清末民初,男人一般内装为对襟衫和长裤,外穿大襟长衫,讲究一点的外加一件马褂,谓之“长袍马褂”。裤子都镶有八寸阔腰。后来中山装流行,但农村仍穿长袍马褂短衫长裤,至今偏僻的山区仍有老人穿长袍。妇女清末穿喇叭状齐膝中长衫和长裤,民国后上穿“斧口衫”,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之别,下着裙子,有凤尾裙、百褶裙等。30年代后旗袍流行,但农村妇女多穿大襟短衫和长裤。现代汉族的服装,男的以中山装为代表,女的以旗袍为代表。
千层底的布鞋,圆口低帮,轻便、透气、舒适,也是汉族富有民族特色的穿着之一。
发式,古代汉族男子不剃发,结发于顶加冠,清代改剃发结辫,青年以辫长为美;民国后剪辫留短发,多西洋式、平顶式或光头。汉族女子发式较多,古代多高髻,近代少女有流海、单辫,或双丫髻,中年妇女多梳长髻,老年脑后梳纂儿。民国后不少女子改剪短发,留发齐耳。现代汉族男子发式已无特色,女子仍以梳长辫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式。
修饰,古代汉族男子到一定的年龄均留胡蓄须,女子15岁行笄礼,俗称“开面”。古代妇女还有束胸、缠足等陋俗,男人有文身的习俗。佩戴方面,古代汉族盛行佩玉,不论男女均戴肚兜,以防病从脐入,现在农村小孩尚兴戴肚兜。旧俗小孩出生要带“落地圈”,意为落地平安,一至五岁要戴“天官锁”,又称“长命锁”。
一个地区有本地的禁忌习俗,它传承古老传统地域文化与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延续而发展,并受民族宗教和社会发展影响,与当地生产力的进步相适应。和政县禁忌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
汉族群众忌用筷子敲击锅、盆、碗、碟,忌用有裂缝的碗碟、茶具;给客人盛饭菜或沏茶时忌用单手给长辈端送接东西。不能反手和左手舀饭、添菜、夹菜,不能口叼香烟端饭菜,添茶水;忌在客人面前走路;忌和客人谈话、打喷嚏、打呵欠,在客人、亲戚面前打骂孩子。对水源十分爱护,讲究清洁,不能在井、泉边洗脏物。蒸酥盘、酿造和油炸食品时,忌讳生人撞入厨房。长辈或上级面前不能虎担腿(翘二郎腿)、仰趟而坐,妇女坐时须两腿并拢。同桌就餐,不能迫不及待地抢吃、抢喝,坐在上席的长辈不动筷子,下席忌先动筷子;不能把桌子的剩余的肉食、面食带走。忌讳年青人对长辈和庄院的前辈不问话,否则将会惹人笑话,或是笑话父母对儿女教养不够,或没有教养。信件、电话或电报中报喜不报忧。
不能从劳动工具、衣帽和人身上跨过去。短裤凉晒不能挂在人的迎面处。上炕必须脱鞋,不能在灶门口烤鞋袜等物。一些地方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识比较浓厚,妇女不与男客同席,妻子不与丈夫同宗长辈同桌吃饭。妇女一般情况下不祭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俗。忌讳从窗户递碗筷。
忌把筷子插在米饭上,因为这是祀鬼神的方式。一双筷子不能长短不齐。忌用筷子掏牙齿。忌别人夹菜时,伸过去夹另一盘菜或夹菜时自己的筷子翻来覆去、挑食或大口贪吃。
忌讳与客人谈话时随意打断或插话。吃饭时忌讳脱鞋、摸脚趾、伸懒腰,忌暴食暴饮。宴席中有隔席不说话、不问酒和不迟到的讲究。忌在卧室和厨房里吐痰、擤鼻涕。饮酒时不与长辈猜拳,若征得长辈的同意,向长辈敬酒两杯后方可猜拳行令,猜拳时拇指和食指、无名指和小拇指不能出数,忌讳掌心向下、或上下抬的幅度过大等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