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暴涨几百倍的1980年一分钱硬币!
现在我们国家所使用的人民币之中早已经取消了面值为分的硬币,今天奇事网小编要和亲爱的朋友们一起聊一聊1980年一分钱硬币。这款八零年一分钱硬币是我们国家以分为单位的硬币之中,五大珍品的成员之一。
目前在我们国家的硬币收藏市场内,八零版本的一分钱硬币已经非常少见了,稀少的存世数量导致这款一分硬币价格十分高昂。
前不久,这款面值为一分的硬币还曾经在网络上被网友们热烈讨论,说目前这款硬币的价值已经升到了1500元1枚,那么这到底是真是假呢?
我们国家在1957年的12月1日开始正式的将硬分币发行于世,那个时候的一分硬币是由铝镁合金的材料铸造而成,硬币的整体设计十分的简单大方,细节之处也十分的精良优美,整体呈银白色,在圆形的硬币外边还有细齿状的花纹。
1980年一分钱硬币正面绘制了我们国家的国徽,而硬币背面则刻画着“壹分”两个汉字,旁边用麦穗的图案进行装饰。并且还使用阿拉伯数字的1,标示了面值。相信很多的藏友都没有,真正的看见过这款1980年一分钱硬币。
实际上这款面值为一分钱的硬币并没有在市场上流通过,这也就意味着它的珍稀程度十分的高。据说在发行这款硬币的时候,我们国家把它制作成为十分精美的一款纪念品赠送给其他国家的朋友。
从长远的目光来说,这款一分钱的硬币价格虽然暴涨了几百倍,升值到1500元一枚的价格真正意义上来讲并不算很高,在未来如此珍稀的这款一分硬币必定是还会有一个价格上的飞跃。
我们国家第三套人民币中也有不少价值比较高的纸币,,这款面值为一分钱的1980年硬币它的价值不比这些行情良好的纸币价值低,在发展前景上的,硬币价格发展的趋势只会越来越好。
数量如此稀少的1980年一分钱硬币,如今出现在市面上的绝大多数都不是真币。目前在用笔的收藏市场上,假币层出不穷,,亲爱的朋友,在有幸遇到这款面值为一分钱的硬币时一定要进行仔细和谨慎的观察。
在检查是否是真币的时候,最好亲爱的藏友们借助放大镜来对硬币进行细微的观察,仔细查看是否硬币上面在数字印刷的地方有不规则的痕迹,或者是修改的线条。千万不要因为粗心大意而收藏到假币。
重兵把守,宫禁机构不容置疑
说到宫禁机构不能不说到八旗,八旗是清代特有的军事兼民政的组织形式,有满、蒙、汉之分。清入关以后为了稳定北京以治全国,又把八旗兵分为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驻防八旗分驻全国各地,禁旅八旗(又叫京营八旗)驻扎京师。禁旅八旗又分为郎卫和兵卫。
郎卫,即皇帝的近身警卫,包括侍卫处和亲军营等,其组成主要是满、蒙八旗中选拔的精锐人员。充当领侍卫内大臣或御前大臣的都是皇帝从勋戚大臣中选拔出来的。侍卫中的御前侍卫是皇帝的贴身警卫,由御前大臣负责,人员是从上三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中挑选出的才武出众者,共有官兵约600人。还有蓝翎侍卫、宗室侍卫数百人,以及从满、蒙上三旗中挑选出来的侍卫亲军1400余人。
兵卫是皇帝的卫戍部队,包括护军营、前锋营、骁骑营、步军营、健锐营、火器营、神机营等,负责皇帝的宿卫、清跸以及宫禁的传筹和禁门的启闭等事。兵卫由满、蒙、汉八旗官兵组成,各营设统领、都统或总统大臣、管理大臣,其中的护军营是紫禁城的主要守卫部队,由统领掌管,职责是防守紫禁城各门、掌管门钥、夜间巡逻传筹、皇帝朝会筵宴的警护等,护军都是从满、蒙八旗中挑选年轻力壮、技艺娴熟的兵丁,共约15000多人。在景运门还设值班大臣等3人总领宫廷门禁事务。
,在宫廷的禁卫组织中世代为皇家奴仆、隶属于内务府的包衣群体,是一支深受皇帝信赖的特殊力量。其中包括三旗包衣护军、骁骑、前锋三营,共有官兵7000余人,由内务府大臣管辖,主要职责是守卫宫门和稽查出入,宫内由其守卫的宫门共有12处。其他担负宫廷禁卫任务的还有官兵人数达1800余人的前锋营;负责守卫京师和皇帝出巡扈从,掌管枪炮等火器共有官兵7800多人的火器营;相当于现在的特种部队、官兵人数多达10000余名的神机营;还有掌管着京城九门钥匙,负责紫禁城外整个京城的门禁守卫、治安缉捕,并有权颁其禁令以肃清辇毂(京城)的步军营(步军统领衙门),统率着八旗步兵和京城绿营的马、步兵共53000万余人。
高薪养廉,警卫人员尽忠职守
紫禁城的警卫不但人数惊人、装备精良,待遇也很优厚,就拿警卫军官的级别来讲就令十年寒窗、九载熬油的书生们瞠目。领侍卫内大臣武职正一品,职级与文职的内阁大学士相同,系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最高品级;八旗都统、步军统领从一品,同于文职各部院尚书、大臣、御史衔;前锋统领、八旗护军统领等正二品,与文职的内务府总管和地方的总督同级;散秩大臣、副将都是从二品,跟文职的翰林院掌院学士和地方的巡抚平级;一个宫廷三等侍卫也是正五品,相当于文职的中央各部院司长品级;就连城门吏也是正七品,一个金榜题名的外任进士也不过如此。而且,所有禁卫机构都对皇帝一人负责,不隶属于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
不过有一点需要指出在皇帝侍卫中,有一部分是通过科举考试录取的。例如光绪六年(1880)十月初四日有这样一道上谕奉旨殿试(武科)一甲第一名(武状元)黄培松着授为头等侍卫;一甲第二名周增祥、第三名景元均着授为二等侍卫……余拟三等侍卫十五名,蓝翎侍卫三十名。但这种科班出身的侍卫毕竟人数很少,且是在后来才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