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 舍利子有什么作用?
舍利是古印度话,就是梵语,翻译成的意思叫坚固子,也就是火化之后,有一种结晶非常坚固。而这种坚固子不一定是某一个部分集合的,譬如说骨骼里面有结成舍利,头发也可以结成舍利,血液也可以结成舍利,皮肉也能结成舍利,我们一般世俗人看是很不可思议。在从前火化之后捡到舍利,一般说法他的心清净,修行多少有一点禅定的工夫才有这个瑞相。在我们现代这个社会,好像火化之后,见到舍利是越来越普遍,舍利、舍利花,我们看到很多、听说很多,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坚固子呢?这个很难讲。
真正的坚固子你可以用铁鎚去敲它,铁鎚能够敲凹,舍利子、舍利如如不动,那是真的。
在过去,倓虚法师在香港圆寂,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英国人感到很稀奇,就拿了他一颗舍利,真的用铁鎚去敲,下面垫的是钢板,上面用铁鎚去敲,果然敲不碎。这个铁鎚里头凹进去,舍利还如如不动,这是外国人看到,叹为稀有。一般捡的舍利,好像是舍利的样子,如果我们用力一压的时候,往往它就破裂了,由此可知,这不是真的。
现代这个社会,真的是世风日下,样样东西都有仿冒,都有假的。无论什麼在日用吃的也好、穿的也好、用的也好,仿冒假的东西太多。好像现在舍利也有假的,也有仿冒。火化之后,有没有舍利不关紧要。有舍利也并不表示他修行证果,只可以说他修行有一点工夫,不能代表他证果,念佛人也不能代表他往生。真正念佛往生,是看他临终的瑞相,从这上面来断定。舍利的意义并不很大,我们知道就好。
最重要的,我们要了解舍利是如何形成?为何会有?章嘉大师告诉我们,舍利与清净心有关,也就是与定功有关。心地散乱,决定不可能有舍利;心地清净、有禅定功夫,就可能有舍利。
舍利分布情形也不一定,舍利有骨头结成的、肉结成的、血液结成的,也有毛发结成的,它的形状、色彩都不同。
舍利的多少、颜色不定,要看功夫的浅深。留舍利、留肉身都不能证明修行有成就,只能说修行有功夫。
舍利与愿力有关,许多真正修行有成之人,他不想留舍利,也不想留肉身,这与愿力有很大的关系。一般留舍利无非是给后人做纪念,亦是给学佛同修一种鼓励作用。
在《三国演义》中,从来不缺少勇将猛士,张飞张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个。
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张飞不仅作战勇猛,而且还特别善于用兵。且不说别的,单是从“据水断桥、义释严颜、瓦口关智取张郃”等战斗经历看,就足以见得张飞绝不仅仅是一介武夫那么简单。
那么,张飞的军事才能究竟从何而来的呢?我想,这不能纯粹地解释为是在追随刘备之后才形成的军事素养。因为本身,刘备是不怎么会用兵的。应该就是,张飞骨子里天生就具备一定的军事才能。而这些才能,似乎与其早年从事商业经营有很大关系。换句话说,张飞的那些谋略,不是刻意学来的,而是在出道之前做生意的习惯使然和思维定势。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张飞每每用计,总是透露出一股商人的味道,由生意经转化而来的计谋始终显得不够彻底,也不够老道。
想张飞在涿州的时候,就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土财主”了。据《三国志通俗演义》介绍(张飞)“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义天下壮士。”寥寥数语,道出了张飞的来龙去脉和现实地位。现在看来,张飞确实是很有些经济头脑的。“世居涿郡”,说的就是张飞的生意来自家传一是卖酒,二是杀猪。两种职业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才逐渐形成了今日“颇有庄田”的大好局面。这种局面,一方面来自于祖上的传授,二来也得益于张飞的精明能干和善于经营。更难能可贵的是,张飞“专好结义天下壮士”,实际道出了张飞特有的人脉资源和交往方向(天下壮士),绝不是一般的生意人那么简单。这样的条件和禀性,如果不是后期追随刘备出山,张飞成为一个商家大佬也未可知。
风云变幻,世事变故。偶遇刘备,虽然改变了张飞的前途和命运,却改变不了张飞从来就有的行为方式。生意场上打拼过来的人,他知道,很多时候需要智慧,更需要胆略,而后来的“据水断桥”似乎就是这样的真实写照。战场之上,被人追得走投无路,不是仓皇逃命,而是转过头来放手一搏,最终喝退曹操二十万大军,赢得了宝贵时间,暂时脱离了险境。“据水断桥”,小说里面写得很精彩,看起来是为了表现张飞的勇猛和智慧。而其实,张飞此举,还是带了一些赌博的味道。很明显,如此的打法,张飞自己心里也没底数,但事到临头,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赌一把也就成了张飞的唯一选择。所幸张飞成功了,这一点与商战的起死回生何其相似。
,这都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采取的无奈之举,很多时候,张飞更知道“和气生财”的道理。对此,张飞同样运通的相当到位。当年张飞奉命攻打巴郡,守将严颜知道不是对手,干脆死守不战。后来,还是张飞用计生擒了严颜。按说胜局已定,主动权已完全掌握在张飞张将军手中。将严颜推上大厅的时候,张飞先是大叱“大将到此,为何不降,而敢拒敌乎?”但当见严颜“声音雄壮,全无惧色”时,张飞马上就换了一副嘴脸,“大笑下阶,喝退左右,亲自解其缚”,这还不算,接着低头便拜“适来言语冒渎威容,甚勿见责。”想张飞那是什么人,“百万军中取上将人头,如探囊取物”的猛士,在此时竟能不顾颜面,矮下身子求得一个败军之将的谅解,可见张飞之大胸襟。仔细想想,这不是商场上“和气生财”的战场翻版又是什么呢。
做生意,和气生财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还要有智慧。在这一点上,张飞同样表现得可圈可点,令人钦佩。后来,张飞奉命攻打瓦口关,瓦口关守将张郃是死活不出战,搞得张飞很是苦恼。但张飞就是张飞,他有自己的办法,既然不能强攻,那就智取。于是,先派人上山砍柴,借机将张郃派出的细作诱至营中,自己却佯装不知。接着,张飞就装疯卖傻的在细作面前演了一出好戏,在装作喝醉的情况下统统将秘密“泄露”给了敌人。为了更加迷惑张郃,张飞更是日日饮酒,鞭打士卒,主动向张郃传递错误信息。待到细作回去向张郃汇报了张飞营中情况之后,张郃终于中计,并乘机袭击张飞大寨,结果张飞将计就计,将张郃杀得大败,攻克了瓦口关。
如此用计,即便是刘备一时也摸不着头脑,真不知道张飞的这些谋略是从哪里学来的。其实,这就是张飞懂经营、善谋划的结果。不像关羽,骄傲矜持,不懂变通,一条道走到黑,最终丢失荆州,败走麦城,落得个亡命天涯的悲惨下场。
从来商场如战场。有些时候,生意人也是能打仗的,张飞张将军就是一个现实的例子。但常胜将军是否会做生意,做好生意,却真的是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