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舞蹈 汉族舞蹈有哪些
汉族舞蹈通常与唱歌或器乐结合,称为歌舞、乐舞。
先秦舞蹈可分为四类
(一)表现农业生产活动的舞蹈,如《葛天氏之乐》。舞者三人,执牛尾踏舞步而歌,歌舞共八段第一段歌民之初始,第二段歌燕子,第三段歌草木萌生,第四段歌五谷茁壮,第五段敬天行有常,第六段祈祖先佑福,第七段依靠大地赐予,第八段希望得到最多的禽兽。
(二) 各时代颂扬祖先业绩的大型乐舞,如黄帝《云门大卷》、尧《大咸》、舜《大韶》、禹《大夏》、周《大武》等。
(三) 娱乐的小舞,如《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等。
(四) 娱神的巫舞,如《代舞》和戴面具驱鬼除疫的《傩》舞。
汉代著名的舞蹈《七盘舞》,以七盘置地而作伎舞,穿插于《百戏》之中演出;《铎舞》,手执铎铃而舞;《公莫舞》,舞者执巾或舞长袖;《髀舞》,用有柄单面鼓作道具的集体舞。还有从巴蜀引进的《巴渝舞》等。
魏晋以后,北方《相和大曲》的乐舞有《罗敷》、《何尝》、《夏门》、《碣石》、《白鹄》、《为乐》、《王者布大化》、《白头吟》、《东门》、《西山》、《默默》、《园桃》、《置酒》、《洛阳行》等。南方则有《拂舞》、《前溪舞》、《明君舞》等。
唐代《坐部伎》和《立部伎》都是大型宫廷乐舞,其中最著名的是歌颂唐太宗业绩的《破阵乐》。唐代多段的大型歌舞曲称为《大曲》,如《霓裳羽衣舞》。动作刚健的舞蹈称《健舞》,如《剑器舞》、《柘枝》、《杨柳枝》等;动作柔宛者称《软舞》,如《绿腰》、《团乱旋》、《兰陵王》、《春莺啭》等。
宋元以后,舞蹈多被吸收到戏曲中,或边唱边舞,或于戏剧中插一段与情节有联系的舞蹈。
仫佬族服饰
仫佬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仫佬族崇尚青色,服饰风格素朴简约。仫佬人自种棉花和蓝靛,自织土布,自染。染布的做法是;将布放进染缸,用蓝靛水浸泡,着色均匀之后捞起,用米汤、薯莨、牛皮胶糊面。晾干后,用石磙滚化或棒槌敲打,这样制作出来的布料闪闪发亮,美观大方,经久耐用。蓝靛染制的土布,仫佬人视为珍品,老年人的“防老衣”和姑娘们的“送嫁衣”都是用这种布料做成的。
服饰特征
仫佬族尚深青色。《广西通志》载“宜山姆姥即僚人,服色尚青……”,爱穿青色是仫佬族服装的特色之一。仫佬人自种棉花和蓝靛,自织土布,自染。
据史籍记载,明清两代以前,仫佬族妇女多穿滚粗边的宽袍阔袖满襟衫,下着绣花桶裙,项有银圈,耳戴银环,手带银镯、戒指,颇具民族特色。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封建统治者曾强迫仫佬族人改装,以后才逐渐有了变化。
发展阶段
仫佬族的服饰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因长期与汉、壮族交错杂居,互相影响,在一些方面已基本上与附近的汉、壮族相同。
辛亥革命前,仫佬族普通人家,成年男子一生之中只缝制一件长衫,做客时穿着。其他时间都穿无领短衫,长度可掩盖臀部,身宽袖大,前襟缝扣,开于右胸侧面,俗称“木桶盖”,也称“琵琶襟”。
1911年以后,男子穿琵琶襟衣服的渐渐少了,大都改穿大襟衣,即把开于胸右侧的襟移到肋下,样式仍与琵琶襟衫相同。这个时候,时兴起“紧身衣”和“马裤”,多在冬天穿。
1949年后,仫佬族的服装大多已经汉化了。80年代,更换上各式时装,原来的服装除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时有穿着外,平时少见了;节日盛会里,文艺工作者作为民族的艺术服装,才穿着起来。
布料编辑
过去大都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用蓝靛染成的土布,被视为珍贵的布料。制成的布闪光发亮,美观耐用,姑娘们的送嫁衣和老年人的防老衣都用这种布料做成。姑娘们还用它做成同年鞋,作为走坡时送给情人的定情物。如果做成单梁船形鞋送给老人,那是对长者的最大尊敬。用它做成背儿带,再用五色丝线绣上花、鸟、虫、鱼等各种图案,精致美观,栩栩如生,更充分显示了佬族妇女的艺术才能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