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食用方法】菜籽饼的去毒方法
篇一 : 菜籽饼的去毒方法
菜籽饼含有芥子苷,在芥子酶催化作用下可水解成有毒物质。(]菜籽饼的去毒方法为
(1)将菜籽饼粉碎,然后加水煮沸或通入蒸汽,保持100℃---110℃的温度处理l小时,使芥子酶失去活性。使用此种方法时要注意加热时间不宜过久,以防降低蛋白质的饲用价值;并严格控制喂量,因为芥子苷仍存在于菜籽饼中,它可能受到其他来源的芥子酶以及肠道或饲料中的微生物所产生的酶的催化分解而继续产生有毒成分。
(2)由于芥子苷是水溶性的,,可用冷水或温水40℃左右,浸泡2~4天,每天换水1次,这样可除去部分芥子苷。但此法养分流失很大。
(3)每100份菜籽饼用浓氨水4.7-5份,或纯碱粉3.5份,用水稀释后,均匀喷洒到饼中,覆盖堆放3~5小时,然后置蒸笼中蒸40-50分钟;也可在阳光下晒干或炒干后贮备使用。
(4)选择向阳、干燥、地温较高的地方,挖一宽0.8米、深0.7~1米、长度按菜籽饼的数量来确定的1个坑。将菜籽饼粉碎并加水1千克饼加1千克水 雪,浸透泡软后装入坑内,顶部和底部各铺一层草,上盖土20厘米奇事网以上,2个月后可取出饲用。5
将菜籽饼与青饲料青贮后饲用;也可先干喂,喂后暂时不饮水。虽然进行了脱毒处理也要严格控制菜籽饼的喂量,以不超过日粮的10%为宜。
篇二 : 菜籽油菜籽油-概述,菜籽油-食品简述
菜籽油俗称菜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是主要食用油之一,菜籽油色泽金黄或棕黄,有一定的刺激气味,民间引叫作“青气味”。这种气味是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芥子戒所致,但特优品种的油菜籽则不含这种物质。取自甘兰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莱的种子(含油22%-49%,平均40%)。含蛋白质21%-27%,磷脂约1%,是主要食用油之一。
压榨菜籽油_菜籽油 -概述
油菜
菜籽油始见载于《天工开物》“凡油供馔食用者……芸苔子次之。”《本草纲目》则谓油菜籽“炒过榨油,黄色,燃灯甚明,食之不及麻油。近人因油利,种植亦广云”。《食物本草》并谓菜油“敷头,令发长黑。行滞血,破冷气,消肿散结。治产难,产后心腹诸疾,赤丹热肿,金疮血痔”。
菜籽油简称"菜油",主要取自甘兰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莱的种子(含油22%-49%,平均40%)。含蛋白质21%-27%,磷脂约1%,是主要食用油之一。
油菜生产近年有很大发展,亩产量不断提高。菜籽油产量约占植物油产量的1/3奇事网以上。除主要产区长江和珠江流域外,其它地区也在大力发展油菜种植,因为它可利用冬闲地种植,不与大田作物争地。菜籽毛油呈黄略带绿色,具有令人不快的气味和辣味。碱炼、脱色、脱臭后的菜籽油澄清透明,颜色浅黄无异味。储藏时有风味回复的现象,但与原来(毛油)的风味不同。
[]压榨菜籽油_菜籽油 -食品简述
菜籽油
食品名菜籽油
别名菜子油、菜油、油菜籽油、芸苔油、香菜油
性味味甘、辛、性温。
功能可润燥杀虫、散火丹、消肿毒。
主治临床用于蛔虫性及食物性肠梗阻,效果较好。
用法用量每天40克。
资源分布主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产量居世界首位。还有印度、日本、巴基斯坦、瑞典、波兰、德国、智利、法国及加拿大。
药材基源主要取自甘兰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莱的种子。
压榨菜籽油_菜籽油 -食用禁忌
菜籽油
1、油脂有一定的保质期,放置时间太久的油不要食用。
2、因为有一些“青气味”,所以不宜直接用于凉拌菜。
3、高温加热屑的油应避免反复使用。
4、由干菜籽油中缺少油酸等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且构成也不平衡,营养价值要略低于一般植物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以少食用菜籽油为宜。
5、菜籽油是1种芥酸含量特别高的油,是否会引起心肌脂肪沉积和使心脏受损目前尚有争议,有冠心病、高血压的患者还是应当注意减少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