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蛊术是怎么形成的?细说苗族蛊术历史
最初的蛊,是指生于器皿中的虫,后来,谷物腐败后所生飞蛾以及其他物体变质而生出的虫也被称为蛊。古人认为蛊具有神秘莫测的性质和巨大的毒性,所以又叫毒蛊,可以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引发疾病。患者如同被鬼魅迷惑,神智昏乱。而蛊术中的蛊,一般认为是许多虫搅在一起造成的。本草纲目说造蛊的人捉一百只虫,放入一个器皿中。这一百只虫大的吃小的,最後活在器皿中的一只大虫就叫做蛊。毒蛊多在大陆南方各省养成,种类很多,有蜣蜋蛊、马蝗蛊、金蚕蛊、草蛊和挑生蛊等。放蛊的人趁他人不注意的时候,把蛊放入食物,吃了以後,就会染上蛊毒,染了蛊毒的人会染患一种慢性的病痛。以现代观点说,这是一种人为的,由许多原虫的毒引发出来的怪病。
运用蛊毒来谋人性命的蛊术,则是古代遗传下来的一种神秘巫术,最早见于湖南湘中及湘西古梅山地区的一些宗教书籍中,并在古代江南地区广为流传。据学者考证,战国时代中原地区也有人使用和传授造蛊害人的方法,但一提及蛊术,人们最先想起的应该还是苗蛊。
苗族多分布于偏僻地区,旧时医学落后,许多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而每遇就诊无效,往往动辄归咎于蛊。蛊在苗族地区俗称“草鬼”,相传它寄附于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些所谓有蛊的妇女,被称为“草鬼婆”。有苗族学者调查后认为,苗族几乎全民族笃信蛊,只是各地轻重不同而已。
在苗族的观念世界,蛊有蛇蛊、蛙蛊、蚂蚁蛊、毛虫蛊、麻雀蛊、乌龟蛊等类。蛊在有蛊的人身上繁衍多了,找不到吃的,就要向有蛊者本人,也即蛊主进攻,索取食物,蛊主难受,就将蛊放出去危害他人,这就发展出种种下蛊谋人性命的可怕传说,近年来更在各相关影视作品中被描绘得十分可怖,令人恐惧。
蛊术,实际上是医疗水平落后和文化程度普遍低下的社会产物,鉴于蛊术陋俗对苗族乃至社会的严重危害,许多苗族学者感到对蛊的迷信到了非铲除不可的地步,他们大力呼吁革除这一陋俗。随着苗族地区和全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医疗水平的提高,相信蛊术迷信在苗族地区,进而在全社会的恶劣影响也将越来越小。
诸葛亮和周瑜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一个是东吴的柱石,一个是蜀汉的领军人物,这两个人曾经是一个战壕里的兄弟,两人合谋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不过这两个人也有龃龉,那就是周瑜想把诸葛亮收在自己麾下,或为孙刘效力。可是诸葛亮是个有主见的人,既然认准了刘备,如何会中途而退。于是二人拿便开始了一连串的斗法。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周瑜处处想置诸葛亮于死地。碍着诸葛瑾的薄面,刚开始不便下手,就让诸葛瑾去劝说诸葛亮归顺东吴,瑾泣曰“弟知伯夷、叔齐乎?”孔明暗思“此必周郎教来说我也。”遂答曰“夷、齐古之圣贤也。”瑾曰“夷、齐虽至饿死首阳山下,兄弟二人亦在一处。我今与你同胞共乳,乃各事其主,不能旦暮相聚。视夷、齐之为人,能无愧乎?”孔明曰“兄所言者,情也;弟所守者,义也。弟与兄皆汉人。今刘皇叔乃汉室之胄,兄若能去东吴,而与弟同事刘皇叔,则上不愧为汉臣,而骨肉又得相聚,此情义两全之策也。不识兄意以为何如?”诸葛亮声情并茂,让大哥不得不佩服,诸葛瑾无功而返,渐渐地周瑜动了杀机。
周瑜想杀诸葛亮,必有说辞,最著名的便是草船借箭。那时候周瑜以弓箭不够为名请诸葛亮造箭,瑜曰“十日之内,可完办否?”孔明曰“操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瑜曰“先生料几日可完办?”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瑜曰“军中无戏言。”孔明曰“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周瑜自己觉得这一次诸葛亮会一败涂地,人头不保,哪知道那一天大雾弥漫,诸葛亮居然向曹操借了十万之箭,而且毫发未损,周瑜非常佩服,自然更是想要诸葛亮的命。
赤壁之战开始前,周瑜向诸葛亮问计,诸葛亮说是火攻。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瑜曰“休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大事可成矣。只是事在目前,不可迟缓。”周瑜知道,诸葛亮要去祭风,便找准机会要杀周瑜,结果未料到被前来相救的赵云捷足先登。
杀不了诸葛亮,周瑜郁郁寡欢。于是便想出了杀刘备的主意,便是骗刘备和东吴郡主孙尚香成亲。没想到刘备按照诸葛亮的部署,居然弄假成真,大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后来周瑜病逝,诸葛亮居然前去吊孝,颇有猫哭耗子假慈悲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