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上官仪

考古发现 2023-11-22 11:22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篇一 : 上官仪

上官仪的籍贯考

清代仪征籍的阮元在任浙江巡抚时成功剿灭了海盗,要酬谢海神天后妈祖。()因其外婆家在甘泉县陈家集(今仪征陈集镇),姓林,妈祖俗姓也姓林,在陈集建有天后宫,宫内供奉碧霞元君、天后、观音和林家牌位。天后宫后面还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建有旧德祠,宣扬从唐至清十几名名人忠臣的故事。主要是仪征、高邮、宝应一带的历史名人,其中就有仪征籍人唐朝的上官仪。

上官仪是什么人?竟值得阮元这样的大官与学问家为他宣扬,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这个人。 上官仪(约608~665年 )字游韶 ,祖籍陕州陕县人(今三门峡市陕县人),生于江都(今江苏省仪征市)。隋大业十四年(618年),隋朝左翊卫大将军宇文化及在扬州发动叛乱,弑杀隋炀帝,上官仪父亲江都宫副监上官弘被宇文化及党羽陈稜所杀。当时上官仪被其父亲的部下带到庙宇中冒充小沙弥才逃过一劫。 枯灯下上官仪游情释典,尤精《三论》(注1),兼涉猎经史,写的一手好文章。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上官仪被时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的杨仁恭看重,举荐赴京师长安参加科考。上官仪果然不负众望,在长安高中进士,这年他才19岁,诏授弘文馆直学士,累迁秘书郎。 唐高宗即位后,上官仪于显庆元年(公元656年)被任命为太子中舍人,显庆四年(公元660年)被任命为都讲令侍讲,龙朔元年(公元661年)被任命为中书侍郎,龙朔二年(公元662年)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朝中,武则天的权势越来越大,甚至皇帝李治都感到有些喘不过起来

上官仪 上官仪

了,一天,李治喊来上官仪秘密谈及此事,我们这位上官大人,倒也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后拉下马,立即帮助皇帝起草废除武后的诏书。[)可没承想这个时候武则天的眼线早已经是飞奔后宫,给武则天打了小报告,事情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发生了逆转。面对武后的质问,懦弱的高宗皇帝只好说“这不是我的本意,都是上官仪让我这么干的啊!” 武则天从此对他怀恨在心,指使曾和上官一起编修史书的同事许敬宗,诬告上官仪和已废太子李忠谋反,上官仪和儿子上官庭芝被处死。 中宗李显即位时,其孙女上官婉儿(注)为唐中宗李显昭容。唐中宗李显即位时,才得平冤,被追赠为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以国礼改葬。肖像列入凌烟阁,牌号是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兼弘文馆学士、楚国公。

上官仪长于南方寺院中,受南朝文化的熏陶和宫体诗影响,"文并绮艳"。仪擅五言,格律工整,内容多为应制奉命之作,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形式上追求程式化。词藻华丽,绮错婉媚。因其位显,时人多仿效,世称上官体。他又归纳六朝以后诗歌的对偶方法,提出六对、八对之说,代表了当时宫廷诗人的形式主义倾向,但对律诗的定型有促进作用。《入朝洛堤步月》是上官体较好的代表作。而《八咏应制》则是典型的宫体诗。《全唐诗》录其诗1卷。 是初唐宫廷作家,齐梁余风的代表诗人。

上官仪史上记载为仪征人,但近来有人考证为安徽天长人,主要理由有一是《历史地图集》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应天府(南京)地图上官桥,在扬州府江都县境内,府城(县署)西北方

上官仪 上官仪

向;位于天长东南。[]二是《读史方舆纪要》“志云??上官桥巡司在县(江都县)西北八十里”。推算出,上官桥也距离陈家集20里。三是明嘉靖《天长县志?桥梁》“东南二十五里有官桥,桥之旁有巡检司,隶江都县。”《明史》、《清史稿》及天长县志,天长仅有城门乡巡检司,未有其它巡检司记载。官桥又在江都西北,显然,设在官桥的巡检司,是上官桥巡检司,与《明史》记载相符。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析江都县分置甘泉县,扬州府西由甘泉县管理,上官(桥)巡司改隶甘泉县,后移治陈家集。“甘泉县有上官桥巡司,驻陈家集,与旧志之言合然。”看上去地名与上官家族有点关系,其实是张冠李戴。

我们先来看一下历史的沿革,隋朝开皇元年(581)废广陵郡,仪征地属吴州,九年(589),改吴州为扬州,仪征地属扬州广陵县,十八年(598)属江阳县。大业元年(605)年废扬州,置江都郡,仪征地先属江都郡江阳县,后属江都县。到唐永淳四年(682)年,划江都县地建扬子县,仪征在撤县246年后才复置县。可见上官仪出生在江都,此江都应为后来的扬子县。秦栏的上官桥后来也属过江都县和甘泉县,但与隋唐时期的江都县已完全不同。

奇事网以上就是【上官仪】上官仪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