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篇一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文|随心
走过人生起起落落,路过泥泞坎坷,经历岁月沧桑洗礼。怀着一颗淡泊素心迈过人生懵懂的年华。那些青春不返,那些稚幼已随光阴而去。亲身经历过亲人的天人永隔,恋人的爱恨离散。沉淀下几许对人生的透悟。诸多的爱恨纠缠终究是一场游戏一场空。名利与得失则理解的更为透彻。总在人生跌落低谷时,回归亲情的怡然,投向父母那殷实的臂弯。那份平淡朴实的温暖是蓄势待发的港湾。
对于亲情,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总是习惯了一味的索取。疏忽了孝是良心之本,人格之基。每一个人生于世,长于世,血肉之躯皆源于父母。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还不辞辛劳不求回报的养育我们。父母之恩是该终生铭记于心的。时时刻刻不忘父母恩情,并能在父母有生之年加以回报,这是为人子女者当力尽之事。
说到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总有人认为在父母晚年给予吃饱穿暖便算是尽孝尽责了。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以养,不敬何以别乎?”能养而不能敬,与养狗马没有分别。这么理解很犀利,但也不无道理。养,仅限于是物质上的保障,敬,则是精神上的慰藉。步入晚年的父母需要的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保证。更多是心灵的慰藉。力尽做到让父母晚年无忧(不为子女担忧),无不敬(时刻让父母感受到他们永远是我们最尊敬的人),无孤单(耐心的陪父母交谈,不让父母感受孤单),无愁(不为衣食而愁)。能时刻谨记不忘父母之恩,对父母做到敬,爱,理解,赡养方可称之为孝。要做到这些并不难,关键是用心否。
古有这么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既悲凉又带着许多悔恨。追溯这句话的由来有一个典故【皋鱼,生于几千年前,他年轻时周游列国,未尽到奉养父母之责。父母相继去世后皋鱼痛哭于道旁“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闲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言罢,便立稿而死。】以死致孝又如何?悔恨已无法挽回。只希望这样的悔恨能警醒世人别让历史重演。
尽孝乃尽心而为之。不取决于金钱的多少,无关乎时间长短。能尽一分便是一分。不要总想着等有钱了,有空了,再去好好孝敬父母。要知道这世上什么都能等,行孝之心不能等。修身行孝是美德,更是一生必修的课程。俗语说“小孩三岁可看老”一个三岁的孩子你看他对父母长辈的态度就能大概知道他有无敬老爱老之心。很多时候,年轻的我们很容易忽视父母的身体,总想着父母还年轻,会一直等着我们。等我们有能力了,有空了再去表达我们的孝心。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突如其来的疾病和灾祸可能会在瞬间夺去亲人的健康乃至生命。等到这时才猛然想起还有养育之恩未报,已为时晚矣!留下的遗憾不会有一个来世去弥补。( 文章阅读网 )
时间如流水,趁着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吧。抽点时间及时的行孝,尽孝,别等到父母吃不了也穿不了。追悔莫及才知思亲痛亲之苦。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我们怎样对待其父母。我们的孩子也会怎样对待我们。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孩子的老师。在你痛斥父母的不是,埋怨父母总是唠叨不休,真是可烦,可厌的时候。请想想将来你的孩子也会这样对你。那时的你,心里又会作何感想呢?
我很清晰地记得我的奶奶去世的前一个晚上,她用几乎嘶哑的语调一次跟我谈话。奶奶得的是食道癌,临终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吃过东西。身体瘦弱的像干柴。我永远也忘不了奶奶饱含热泪躺在老屋的床上握着我的手说“我可能活不久了,你们都来看我了,可是几天都没看见你爸了,你去让你爸来看我吧。”我听完就跑去跟爸说了。记得当时我只有十三岁,不理解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我爸没去看望奶奶。我们住的老房子是连在一起的大瓦房,奶奶躺的病床离我们住的地方直线距离不过二十米。就是这二十米的距离隔断了奶奶渴望见到儿子一面的心意。第二天一早奶奶与世长辞了。不知道有没有带着遗憾走。我哭的声嘶力竭,这是我人生第一次送走至亲。当时对我的父亲有过抱怨,还曾哭着指责父亲干嘛不去见奶奶一面。爸坐着沉默,什么话也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