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奴才为什么要说嗻?这是满清话
正确说法是嗻,喳是一种误读。
作为应答词,应当读作“嗻”。这个词满文转写为 je (j音 dʒ),由于j音类似于英语中judge的j音,所以可能以前不懂满语之人发不准这个音,从而误以为其音是“喳”。
满语中亦有发音为“喳”的词,写作ja,但意思是“便宜的、容易的”,跟嗻”完全不是一个意思,也绝不能用于应答。
je“嗻”这个词专门是下级回应上级的召唤或者命令的。清文鉴解释Wesihun niyalma i hūlara de jaburemudan.——尊贵之人呼唤时的应答声。
“奴才”是指待奉主人的仆人。奴才一词在春秋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对下人的一种称谓而已!
明朝时期,太监称为“厂臣”、“内臣”,大臣统统自称为“臣”,并无奴才称谓。
清朝前期,仍沿用明时的称谓。然清朝皇帝也为了方便统制,大肆禁锢民众思想,强迫汉族及其他民族改俗易服,开始只有皇宫内的太监、侍女便自称奴才。但到雍正时期,这些风气开始蔓延,一些家臣也开始自称“奴才”,一是自我贬低讨好主人,二是外人和主人觉得自个比别人对主人更忠诚,而关系也比一般人更加亲密!朝中的王公大臣在面对皇帝及皇帝的妃嫔时也开始统统自称奴才,以显示自己对皇帝及妃嫔的无限忠诚。至此,奴才便成了王公大臣及下人的邀宠的专用名词。
王公大臣不称“臣”而称奴才,而“臣”一词只有在官方奏折上才能看到了。从一些反应满清时期的影视剧中,大家也可以看到开口闭口均称奴才。可谓是满清一朝全国上下皆奴才,也佐证了清朝时间满族对其他民族所进行的封建奴化专制统制。
现在“奴才”一词一般用于讽刺,贬低。含负面意义。
蔡桓公究竟得了什么病,为什么扁鹊能一眼看出来?历史上有被活活撑死的皇帝吗?雪夜暴毙的赵匡胤到底是不是死于弟弟导演的宫廷阴谋……喜欢读史的朋友,一定会对这些历史谜团兴之甚甚。日前,就有一位医生从专业医学角度解读25位帝王的病症,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分析历代帝王的驾崩之谜。这本《病榻上的龙》是由爱好历史与文学的心血管内科医生谭健锹在医疗工作之余所著,作者表示“今天,25位帝王已悉数粉墨登场,他们的身影伴随着历史爱好者的考据,带着一串串颇有意义的医学常识,走近你、我、他。”
蔡桓公,肝炎受害者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从扁鹊看病的这段记载看,桓公很可能是种与皮肤颜色密切相关的疾病,作为中医的佼佼者,扁鹊单凭一“望”便做出正确诊断。
肝细胞性黄疸是由于肝脏细胞被破坏、里面的胆红素大量流散到血液系统内,从而形成脸色发黄,最常见的莫过于病毒性肝炎了。一番推敲之后,我们不妨试着还原当年蔡桓公病亡的始末。
可以想象在山东生活的蔡桓公,某天在宴会上兴致勃勃地品尝了来自齐国海边的鲜鱼,这条鱼恰恰未被洗干净,身上带有甲型肝炎病毒!桓公饱餐后,病毒便随着肠道进入血液,定居在一片肥沃土地—肝脏上。当扁鹊第一次见他时,看到桓公脸上浮着不祥的黄色,直言不讳“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但说法太直接了,而且严重缺乏医患沟通技巧和解释的耐心,接二连三碰了一鼻子灰后,他没有改变方式,要传达的善意和性命攸关的讯息,对方完全没有接收到,甚至产生了反感。这段时间,桓公或许继续大摆筵席,继续过夜生活,已受损的肝脏继续透支。,崩溃的肝脏不得不发出求救的信号—疼啊!这是肝脏的绝命信号,桓公终于收到了,但为时已晚,回天乏术了。
蔡桓公之死教育我们,对别人的善意劝诫和有益建议,对身边的良好生活习惯,“勿以善小而不为”;对自己偏激和执拗的想法,对有损健康的琐碎生活习惯,“勿以恶小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