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圣资料简介 姚启圣怎么死的
姚启圣当官期间,清廉有功,深受百姓爱戴。他在当官之余,还在经商,家境照理说应该十分富裕。可是姚启圣死后,竟然连收殓入土的钱都没有,还是他儿子借钱才下葬的。为什么姚启圣会这样呢?姚启圣的晚年发生了什么?姚启圣是个怎样的人?
姚启圣简介
姚启圣,又名姚熙止,浙江人士,出生于1624,自幼熟读诗书,强身健体。有一次,他到周边乡县游历时,看到清兵对两个女子进行强奸行径。于是,他夺刀砍杀了他们,将女子送还家中,自此开始流落天涯。直到他35岁的时候,才出现,并考中了举人,开始了他为官之路。
1968年,时任香山知县的姚启圣被新上任的广东总督揭发走私。姚启圣被朝廷下令革职,自此开始了他经商之路。1674年,三藩开始作乱,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北上浙江,开始进攻下辖各县城。姚启圣得到康亲王南下讨伐的消息后,出资招募壮丁数百人前往投靠。
1675年,平定了福建作乱后,康亲王将姚启圣的功劳告知了康熙,由此破格提升其为福建布政使。当年,郑成功的子嗣仍占据着台湾、漳州等福建临海地区。姚启圣为此出动大量官兵,打算收复福建全境。1677年,姚启圣用自己的积蓄购买粮草、武器,将郑锦赶回了台湾。康熙对其作为十分欣赏,擢其为福建总督。
1682年,康熙不许郑克爽投降的举动,派出大将施琅,由姚启圣协助,进攻台湾。1683年,施琅攻下台湾后,火速将消息报告给了康熙,而姚启圣晚了两天,这就导致了台湾之功尽入施琅囊中。
姚启圣怎么死的
姚启圣的仕途明朗是他跟随康亲王开始,因其出色的军事谋略及其果敢的判断力,帮助康亲王平定了耿精忠作乱。姚启圣一生除了前半段时间,都是在社会中躲藏,后来经商度日。直到他三十啷当岁开始,中了举人后,才渐渐在官场上发光。
在当时还没有精锐的水师军队,对于台湾的明郑军队只能望洋兴叹。姚启圣向康熙提议,新建战船,引进西方火炮,大力发展水师军队。可以说如果没有姚启圣就没有收复台湾的举措,或者说是收复台湾的计划又要延后许久。
施琅能够出军收复台湾,其实都是姚启圣举荐的。可是他之后对恩人却十分冷淡,更是将收复台湾的功劳收入囊中。
1683年,大清水师收复台湾后,姚启圣兵归福州。而在之后不久,姚启圣就因背部伤病复发,因病救治无效,离开人世,享年正好一个甲子。
姚启圣生前,曾经自己出资发展军队,还向朝廷借银两。康熙念其过往功劳,不用让他归还欠银。姚启圣的儿子这才向人借钱,将其收殓入葬。
从无史书记载,康熙对姚启圣有过千古之骂之事。而大家知道姚启圣被康熙千古之骂,是因出自于《康熙王朝》的电视剧中。奇事网小编为此特地前去了解了来龙去脉,在此对诸位看客,一同探究探究。为何康熙要对姚启圣进行千古之骂?姚启圣千古之骂有何特别的地方?
康熙为何要对姚启圣千古之骂
姚启圣是被康熙最为痛恨的一类人,那就是“士”。自古就将各行各业统分为四大类,士农工商。士代表的是文化人,读书人,当官者。
在古代,士不仅是知识分子的代表,更是天下正义的代言人。而姚启圣作为士,对于清朝的满族统治是从内心就不服气的。
历朝历代对于士都是又爱又恨,因为士的代表有很多,如为官清廉的父母官、读书迂腐的书呆子、阿谀奉承的馋臣们。这都恰恰反映出了,君主对士的依赖跟恐惧。他们希望得到士的全心全意的辅助,又不想士的谋反行径。
姚启圣作为清朝年间早期最为出名的士,对康熙的满族统治汉族的国情是很不屑的。康熙曾经为了折服姚启圣,将他收监在牢房,不让任何人同他交谈,却又好吃好喝的招待着。这就是想要让姚启圣反思自己,能尽心尽力的辅佐自己。
姚启圣出来后,再被康熙一顿痛骂,立刻就明白了自己过去错误的。自此开始,全身心投入到,维护大清江山永固的事业上。那么康熙对姚启圣的千古之骂是怎么样的呢?
康熙对姚启圣的千古之骂内容
上文说康熙为什么对姚启圣进行千古之骂,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康熙是如何对姚启圣进行千古之骂的。
康熙透过周培公了解姚启圣这个人,通过相关调查知道了姚启圣为人傲气。于是,康熙就想杀杀他的锐气,把他打发到大牢里。关了它整整三个月,不准牢卒跟他有任何交谈。姚启圣一开始还忍住了,之后,就在那抱怨,让狱卒给他一本书读读。因有皇命,狱卒对其提出的要求,只好无视。
三个月之后,姚启圣被叫到康熙面前,还偷了本书打算回去再看。康熙知道后,对其说道“朕在心里要杀你已经有好几千次了。”姚启圣跪乎皇上。康熙说“你这糟老头子,你就因为愤世嫉俗、讥讽大臣,你看不起满人的文学,就宁肯去养马,也不肯当官。现在在朕面前跪着,心里还是看不起朕。”
姚启圣说,圣上骂的痛快,糟老头子就该多骂骂。康熙说,朕现在就想杀你,你不是觉得你才高八斗,看不起我满人吗?明日朕就与你好好辩论辩论,看看你多有么博学多才。姚启圣立刻就跪着说,糟老头子不是皇上的对手。
从双方的谈话中,我们看到了姚启圣一开始的确是对康熙存在很大的反抗情绪。在被康熙一顿痛骂之后,姚启圣知道了大势已去,知道满人执掌天下已不可违。这才开始,一心一意的辅佐康熙,为其立下赫赫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