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张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松简介张松(?-212年),字子乔 (《三国演义》中字永年)。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建安十三年(208),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被派遣至曹操处而不为其所存录,因而怀怨恨。回蜀后,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说璋连好刘备;其后,又说璋迎备以击张鲁,皆为璋所采纳。十七年(212),暗助刘备,为其兄张肃所告发,刘璋怒而将他斩杀。
《三国演义》里的张松原本也算个人物。他博闻强记,智力超常。《孟德书》,他随意一翻即成诵如流,让人佩服。但我又很讨厌张松,倒不是因为他“人物猥琐”,生得个武大郎身材,又是塌鼻梁、大呲牙、尖脑袋的丑像,实在是他那典型的小人嘴脸叫人恶心。
在,小人文化也算得源远流长,共有犄角,一脉相承。大凡小人无不有强的私欲,总要依附权势。张松就是如此小人。他本是西川益州牧刘璋的僚属,官授别驾,负责总理众务,颇受器重。他不看好刘璋,私欲使他心里早就打起小九九,思谋着攀高枝。其时,曹操杀吕布,灭二袁,破马超,雄踞中原。这在张松眼里,曹操是“战必胜,攻必取”“天下无敌”的大英雄,是可以依附的大树。正好汉中张鲁兴兵犯刘璋,于是机会来了,张松自告奋勇出使曹营求救。其实求救是假,卖主求荣、另择主子是真。他“暗画西川地理图本藏之”,企望送个见面礼,卖个好价钱,换得高官厚禄。
小人最缺乏的就是忠诚,又都有伪饰的本领,善于鼓动如簧之舌,自我打涂脂抹粉,想做婊子还想树贞洁牌坊。张松在刘璋帐下就勾结了法正、孟达,干的是招降纳叛勾当,人前却做出一副为君请命的架势,“昂出”,做出效命刘璋的样子,似乎唯有他最关心刘璋的安危;明明是他早有异心,却在刘璋面前倒打一耙,反说蜀中诸将“各有外意”,往别人身上喷一身粪,让人不辨香臭;明明是他卖身充当内奸内贼,却要标榜“某非卖主求荣”,“乃顺天命也”。如果善良的人们没有相当辨别能力,是难保要吃亏上当的。
麦克阿瑟原本估计军队将于1946年8月底到达日本,但蒋介石一手挑起的内战却打破了原来的计划。
罗斯福支持对日占领
早在日本偷袭珍珠港10个月后,美国国务院就设立了由国务卿赫尔牵头的战后计划委员会,其核心议题是研究在打败日本后如何进行军事占领,并对日本天皇采取何种措施。从一开始,战后计划委员会就分成强硬派和温和派。强硬派成员主张“为保证太平洋的和平与安全,必须根除日本产生军国政治的根源,即清除作为中央集权机构的日本帝国政体……如果不消灭天皇体制,就谈不上战胜日本。”温和派也摆出了自己的论据“把天皇体制与侵略战争联系起来是不恰当的……战争不是日本天皇挑起的,他是被人利用了……作为日本战后重建的心理基础,天皇是必需的。”双方争论持续了很长时期。但在1944年5月,该委员会最终决定保留天皇,但需要对日本实施外国军事占领,彻底粉碎日本的军国主义基础。
而盟国讨论对日本的战后处置问题,则源于1943年由中英美三国首脑参加的开罗会议。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与蒋介石的晚间会谈中承诺美国支持在战后对日军事占领中扮演重要角色。蒋介石最初认为无法承担这一责任,但他同意派兵与否应视实际情形决定。
同年10月30日,中美英苏四国政府在莫斯科发表宣言,其中决定“对于所有有关敌人投降及解除武装,均将采取共同行动”。1944年8月20日,重庆的国民政府机关报《中央日报》在第二版刊登文章《关于占领日本问题》,首度证实中美领袖曾在开罗口头协议占领日本,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梁寒操则在8月24日答外籍记者提问时更明确指出“政府同意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主张盟国必须将占领日本、解除日军武装列为日本投降要件之一,藉此打破日本军国主义长期狂妄错觉。”
“白队“计划
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对日占领问题成为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核心议题,并建立了“白队”。进入“白队”的将军和上校们不仅要考虑对日本一战的问题,而且还要设计未来对日占领军的日常调配。根据他们的推算,平时部署在日本本土的占领军需要23个师,总共80万人的军队。从纯军事的角度来看,用80万美国士兵来实施对日占领恐怕在国内难以通过,因为美国人民肯定会要求自己的儿女早日回国团聚。于是,美国新总统杜鲁门开始四处放话,希望与英、中、苏等盟国共同占领日本。,“白队”加速制定占领日本的计划,打算通过设立各国占领区来肢解日本。
在这项计划中,除美国最亲密的盟友英国以外,美国很想把也拉进占领军的行列中。在美国人眼里,使用占领军有一个好处日本把侵略战争辩解为是“黄种人反对白种帝国主义”,让军队占领日本的部分领土就可以回击这种宣传,弱化占领日本行动的“种族色彩”。在确定盟国占领区的划分时,“白队”考虑的是日本主要大岛本州的中心区域拥有发达的基础设施,必须控制在美国手中;工业相当发达的九州岛可交由英国军队占领;属于落后农业区的四国岛安排军队驻扎;而苏联则在北海道和本州北部驻军。
但这项计划的实施有一个前提,即他国军队不能立即进驻日本,而是等美军逐步撤出后再去接替。,美国人计划在日本投降后的前三个月,在日本列岛部署23个美军师(80万人),在随后的9个月内,再允许盟国军队进驻日本列岛,兵力分配为美国8.3个师,共31.5万人;英国5个师,16.5万人;4个师,13万人;苏联6个师,21万人。在阶段,各国占领军应将驻军人数逐步减少大约一半美国只在日本驻留4个师,英国2个师,2个师,苏联3个师。
1945年7月,中英美三国就日本投降与战后处置提出具体方案。7月26日,盟国为促使日本尽早投降,以中英美三国政府元首的名义,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其内容要点为永远根除日本征服世界的权力与势力,消灭军国主义;为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经盟国指定,日本国土必须占领”,直到宣言的各项目标达成,以及日本人民依据自由意志成立“一个和平及负责任的政府后,盟国占领军队当即撤退。”该公告确认了各对日参战国具有占领日本的同等权力。
1945年7月31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接见盟军战区参谋长魏德迈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时,美方告知日本在外交方面已有求和趋势,日本将在几周内投降,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在计划协调中美两军如何占领日本本土各据点及机场的相关事宜。会谈中,蒋介石向赫尔利坦承连空运部队到大陆沿海都有问题,只能被动配合美国行动。
不过一天以后,国民政府军令部参谋唐纵在呈报蒋介石的《日本投降后我方处置之意见》中仍主张在国军内挑选适当成员,编成一军随盟军登陆日本本土,为将来参加盟军控制日本做准备。8月10日,国民政府获悉日本已通过瑞士向美国转达投降意愿时,遂改为主动姿态,向美军提出派遣空军占领日本的计划,其编制包括两个驱逐机(战斗机)大队、一个中型轰炸机大队、一个侦察机中队、一个运输机中队,而所需经费和装备则通过《中美租借法案》提供。两案的提出显见国民政府对进驻日本领土有高度兴趣,但因后来魏德迈反对将军队派赴日本和朝鲜,遂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