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和清朝是的朝代吗?
清朝是的,争议还不大,元朝是否属于,争议就很大了。
一个原因是元朝只是蒙古帝国的部分,另一个原因是现在还有一个蒙古国,第三个原因是元朝政治始终出于暴虐中,无法让人认同。
如果从历史上看,这不是一个问题。
官修二十四史代表了古代对历史问题的主流看法。《宋史》是元朝修的,《元史》是明朝修的,《明史》是清朝修的,修史本身就代表了本朝对前朝的承认,把前朝当作的一个朝代。如果明朝人不承认元朝是的,就不会修《元史》。
元朝属于的一个朝代,是历史上第一个外族统治的朝代,这在古代是没有疑义的。虽然一直以来很多人都不喜欢元朝。还有很多人不喜欢弱兵窝囊的宋朝呢。
一直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过去是,现在依然是。从血统角度看,汉族从来都是纯种的,从一开始就是黄河长江流域数量众多的部落联合起来逐渐形成的大民族。
本来也没有汉族这种说法。之所以被称作“汉人”,还是因为汉朝的时候开拓西域,当人与外部国家交往的时候,才有了一个汉人这样的称呼。民族自古以来就从来不从血统宗教角度来划分民族。可以说,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巨大的优越性,这不是西方能够比拟的。
古人本身就不认为天下必须是汉人的,最早殷商就是异族,周人也不是传统华夏人,秦人人口大量都是西戎,东周晋国的母系很多都是来自北狄,唐朝母系是鲜卑,明朝皇室有高丽和南方民族的血统。正宗的汉人王朝尚且如此,胡人建立的王朝就更乱了。
在南北朝时期,北朝基本都不是汉人朝代,也没有说他们不是的一部分,没有把北朝当作的亡国。
元朝属于史毫无疑问,再追述上去便是错误的了。蒙古帝国的其他汗国不是,这也是没有疑问的。因为历史不是简单的传承,这和查户口不一样。元朝被作为的一个朝代的原因不仅仅是其在土地上建国,更是因为其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影响,传承了一部分的文明(虽然只是很少一部分)。,把它作为的朝代勉强来说还过得去,而其也因为不认同中华文明而遭到灭亡,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蒙古帝国除了元朝本部以外,还有四个汗国,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察哈台汗国、伊尔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四个汗国的主要领土都不在,我们也没有因为元朝皇帝也是蒙古皇帝,就认为这几个汗国的领土也都属于。为什么?因为古代对于的界定是人文化和“历史习惯性”土地,要三者合一才是土地,没有通行文化,或者很少人居住的地方,我们并不把它当作本土看待。从来没有人认为金帐汗国统治下的莫斯科属于土地。
如果由于蒙古入侵,人不再拜祖而拜可汗,不再用汉姓,开始说蒙古语,政治制度游牧化,那汉民族的身份存在就有问题。相反,蒙古用了汉式国号,年号,庙号,谥号。文武分治,尊重孔子,以儒家为官方意识形态等,这些都是蒙古帝国的其他汗国没有的。
可以说,从元代开始的历史,对于蒙古族来说就是一部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被汉化的历史。从那以后,蒙古的历史便与完全重合在一起,直至二战后被俄国人为分割。
如果从历史中把成吉思汗抹掉的话,那成吉思汗就连“国籍”都没有了。我们不能将今天分裂出去的“外蒙古”当作蒙古人。他们只是比蒙古人更低级的喀尔喀人而已,蒙古的主体就在现在的内蒙古这个部分。就像是现在的高丽人为了现实利益,硬认与其没有半点关系的高句丽为祖宗一样。外蒙古本来也一直是的一部分,外蒙古的分裂出去,是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的“国家弱小时候丧失个别边缘地区”的一个案例,昨天失去的,不排除明天再拿回来,我们一直是这样做的。
清朝是的朝代就更加没有疑问,因为清朝在各个方面都比元朝更加“化”。
只是到了近现代,受西方的民族国家观念影响,用西方的民族国家来套历史,有些人就混乱了。其实古代从来争议。这就是我强调的,历史和文化,不能使用西方的理论来作为判断标准。
日本则完全不同。日本从来不在的传统区域内,日本文化也不是文化,日本占领台湾、东北等地后,采取的是完全的“日本化”和“去化”。在文字、姓氏、习俗等方面都在消灭的痕迹。有些人以为也会同化日本,这是完全错误的。日本用心歹毒,绝不会被同化,反而是的沦陷区被日本同化。
日本在台湾50年的统治几乎灭亡了那里的民族的身份认识。应该说,日本在台湾的同化教育和奴化教育还是很有“成果”的,台湾迄今还有那么多人思念当“皇民”的好日子,例如李登辉之流,还是很能掀起一番波澜的。如果不是光复及时,“去日本化”工作会非常艰巨。
黄埔三杰人尽皆知,他们是指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中最为突出的三个人物,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而黄埔四凶则是黄埔军校右派分子攻击左派著名的四位教官,他们在当时都是富有极大爱国热情的教官。邓演达和恽代英均在1931年被杀害,高语罕后来被开除党籍,张治中成为著名的爱国将领。
邓演达 曾任黄埔军校教练部副主任兼学生总队长,教育长
邓演达(1895—1931),邓演达早年加入同盟会,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是著名国民党左派。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
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邓演达流亡欧洲。声明继承孙中山遗志,坚持反帝反封建。1931年积极筹划反蒋军事行动,因叛徒告密,被上海租界巡捕逮捕。翌日解往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蒋介石下令将邓演达从上海押解往南京,此期间,蒋曾派人劝邓演达放弃其政治主张,当即遭邓严词拒绝,表示“要为中华民族维护正气”1931年11月29日杀害于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恽代英 曾任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
恽代英(1895-1931),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曾创办利群书社,共存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1921年加入共产党。后又创办和主编《青年》,它培养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
1926年5月被党派到黄埔军校,任政治主任教官和中共党团干事,同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行径进行坚决斗争。参与组织和发动南昌起义。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
恽代英是敌人切齿痛恨的共产党人,蒋介石把他他作为重点搜捕对象。1930年5月6日,恽代英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恽代英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1931年4月29日被杀害于南京,时年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