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经典语录:德意志第一次统一的呼声
1 如果一种文明没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来保护,那么这种文明是脆弱的,迟早会被野蛮所征服。
2 如果文明没有对野蛮进行排斥、打压,那么这种文明不是真正的文明。
3 要消灭一个民族,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先消灭承载它的语言;要消灭这种语言,先从他们的学校里下手。
4 社会事业的不易完成,它的症结所在,不在施行小惠,而在恢复民众的权利。
5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我知道明天全世界的人都会因为我战败而责备我, 但那又有什么呢?
6 如果日尔曼民族不在强大到可以浴血保卫它自己的存在的话,它就应当灭亡。
7 信仰比知识更难动摇;热爱比尊重更难变易;仇恨比厌恶更加持久。
8 我们已经设定了一个目标,并将为之努力奋斗,直到死亡!
9 你们必须跟着我庄严的宣誓我们需要的是和平,我们需要的是献身于我们的事业。
10 我来到世界不是为了使人们更强,而是去利用他们的短处。
11 我们的斗争只可能有两种结果要么敌人踏着我们的尸体过去,要么我们踏着敌人的尸体过去。
12 我们必须咬紧牙关,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情;否则,我们将一事无成。
14 世界上变革的最强推动力不是统治群众的科学认识,而是赋予群众以力量的狂热,有时甚至是驱赶民众向前的歇斯底里。
15 国家的安全不能寄托于别人的恩赐上,历史总是在军刀上前进,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要生存、要尊严,就需要有强大的军备。
16 人类的整个生命离不开三个论点斗争产生一切,美德寓于流血之中,领袖是首要的、决定性的。
17 社会事业的不易完成,它的症结所在,不在施行小惠,而在恢复民众的权利。一个人的责任并不在于默然的去工作,而是在公然的铲除罪恶,力谋补救。
18 我们也许会毁灭,但当我们毁灭时将会把整个世界捆在一起,一同跳入火坑。
俾斯麦(1815―1898)活着的时候,就开始出版他的政治讲演录。从1892年到1905年出齐,洋洋洒洒总共14卷(《俾斯麦侯爵政治讲演录》,主编霍尔斯特科尔,斯图加特,1892―1905)。他最广为人知的名言,就是差不多在每本谈到他的历史书中都要摘引的,称他为“铁血宰相”出处的那段话。那段话我在《俾斯麦在1866》一文中也提到了,还写到了他另一段亦相当出名的“政治非科学,政治即艺术”的名言。
现再将俾斯麦有代表性的几段话,按内容分述如下。
“我最遭人恨”
在俾斯麦掀起的针对天主教会的所谓“文化斗争”(1871―1878)中,反对他的声浪曾经一浪高过一浪。一次他在普鲁士省议会中曾经激动地高喊“我可以颇为骄傲地宣称自己是整个德意志帝国里最遭人恨的人。”摆出一副“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的架势——一意孤行,即使遭群起而攻之也在所不惜的态度跃然纸上!
1881年还是在议会中,当有议员呼吁要俾斯麦下台时,俾斯麦对应道“好马将带着马鞍死去。”表示他要忠于职守,坚持到底。
鲤鱼与梭子鱼
1888年2月6日,俾斯麦在分析德、俄、法三国关系时,说了一句“在欧洲鲤鱼池中的梭子鱼,阻止我们成为鲤鱼。”在自然界,横冲直撞的食肉鱼梭子鱼进入鲤鱼池中就会扰得食草而好静的鲤鱼不得安宁。俾斯麦以此作比喻,指出,俄国、法国是处处挑衅、侵略成性的梭子鱼。至于德国,他则将其说成是“想当鲤鱼而不成”即使德国也成为梭子鱼,那就是完全被逼无奈。其实,不说别的,挑起普法战争、赢得割地赔款的德国还是一个“想当鲤鱼”的国家吗?
下面两句话则表现出铁血宰相的决心、信心和野心“让我们把德国扶上马鞍!”(1867年3月11日在北德意志联邦议会上的演讲)“在这世界上,我们德国人畏惧上帝,,什么也不畏惧。”(1888年2月在帝国议会的讲演)
卡提利纳分子与爬行动物
卡提利纳是古罗马政治活动家,反对贵族共和国的密谋策划者。俾斯麦在许多场合把他的政治上的反对者说成是卡提利纳分子——唯恐天下不乱的密谋策划者。他在1862年9月30日普鲁士议会预算委员会的会上说“在国内有大批卡提利纳分子,他们最大的兴趣就是唯恐天下不乱。”
还有一次,在1878年俾斯麦针对自由派反对派则说得更为粗暴“要按着撞墙,让他们疼得哇哇叫!”
对于不顺耳的言论,他有时斥之为“政治上的井中投毒”(1882年1月的说法);有时又有“报刊——印在纸上的胡扯”(1888年在帝国议会的演说)这样的惊人之言。
俾斯麦还把跟他制造麻烦的人称为“爬行动物”。1869年,俾斯麦为了对付他的政敌,建立了一个他称之为与“爬行动物作斗争的”秘密基金,这个秘密基金就被俾斯麦叫做“反爬行动物基金”。与当时的许多政府一样,俾斯麦拥有大笔预算外的秘密支配的基金,此后这些秘密基金就被称为“反爬行动物基金”。在政治、外交上,俾斯麦是使用秘密基金贿赂、收买相关人员的高手。在1870年末,为了使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同意普鲁士国王当统一德国的皇帝,俾斯麦从“反爬行动物基金”即秘密基金中给路德维希二世拨出很大一笔钱。收到钱后,巴伐利亚国王在俾斯麦起草的“劝进书”上签了名请求威廉二世接受德意志皇帝的头衔。
作为政治活动家的俾斯麦也是一个出色的演说家和卓有成就的着作家,他的回忆录《思考与回忆》除了历史价值外,还表现出极高的文学价值。言为心声,俾斯麦的语录反映出这位政治上保守的现实主义政治家坚强的意志和专横的权力欲;他忠于他的使命、国家和国王;他有着高度的智慧——能将政治上的判断和务实精神结合在一起;他的语录体现出他的特色许多时候是坦率、直截了当、粗野的,有时候则是云谲波诡、指鹿为马的……在造句遣词上,他很会使用民间的谚语熟语,即使非常粗鄙的习语也照用不误。他作为容克大地主曾经有好多年卓有成效地亲自管理农庄,对农民的语言是颇为熟悉的。有的时候,他又掉起了书袋,把他在哥廷根大学当学生,在俄国、法国当使节时所学到的东西全用上了。上面提到了他在1869年骂政治上的反对派为“心怀不轨的爬行动物”。这个Reptilien在德语中是来自法语的外来词,而法语又来自拉丁语,这样的用法为俾斯麦所首创。俾斯麦就是这样一个人对政治对手毫不容情,即使对他的属下也是如此——骂人也要骂出他的鲜明特色、他的风格、他的水平。
贾复(?—55),字君文,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南阳郡冠军县(今河南邓县西北)人,出身儒生。贾复虽然出身文士,但在东汉中兴功臣中以勇武见称。临阵果敢,身先士卒;但很少独当一面,以显大将之才。青少年时代从舞阴(今河南泌阳县北)李生攻读《尚书》,以胸怀大志、勤奋好学受到师友的器重。王莽末年为县吏,奉命与同僚十余人到河东地区(今山西西南部运城一带)运盐,途中遇盗,同僚十余人皆弃盐而逃,唯独他运盐而归,受到人们称赞。
绿林军起义后,贾复聚众数百人响应,自称将军。更始政权建立后,他率众归附刘玄族兄汉中王刘嘉,被任命为校尉。后来,贾复以更始政权日趋腐败,形势岌岌可危,乃劝说刘嘉脱离刘玄,另树一帜。刘嘉不愿背叛刘玄,但写书向刘秀推荐贾复。贾复持刘嘉推荐他的书信前往河北,先拜见了邓禹,然后通过邓禹谒见了刘秀,被委任为破虏将军督。刘秀见贾复所乘马羸弱,即解自己所乘良马以赐之。大司马督段孝等人排挤他,禀告刘秀调他为鄗县尉。刘秀对这些人说“贾督有折冲千里之威,方任以职,勿得擅除。”不许他们把贾复排挤出幕府。不久,刘秀到了信都(今河北冀县),擢贾复为偏将军。
贾复感刘秀知遇之恩,在攻取河北的历次战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在扈从刘秀攻克邯郸消灭王郎的战役中,以战功升任都护将军。不久,又扈从刘秀在河内郡射犬(今河南武陟县西北地区)镇压青犊这支河北起义军。他手执旌旗,一马当先,率领所部冲锋陷阵,“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后来,他率师北上与五校农民军大战于真定(今河北石家市东北),也是身先士卒,奋不顾身,以致身负重伤。刘秀闻讯大惊,深表关怀,说“我所以不令贾复别将者,为其轻敌也。果然,失吾名将。闻其妇有孕,生女耶,我子娶之;生子耶,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伤愈后,刘秀待之更加亲近。他又率军南下攻破邺城,打击更始政权在河北地区的军事力量。
贾复的文化和韬略是别的武将无法比拟的。但他的将帅之才在历史上表现的更加突出,也正因为如此才弄得刘秀感动的要和他结为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