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苏轼为什么被贬
诗人苏轼为什么被贬
苏轼一生为官,仕途艰难,大起大落,一生被贬过四次,也有说是五次,被贬的地方有杭州、黄州、惠州、儋州、海南。
苏轼像
苏轼是才子,才子身上有几分傲气,如果没傲气,才子就不能称为才子,更何况他是天下第一才子,他的名声太大了,连皇帝和皇太后都佩服他的文笔,这样一个人,其他的文人注定在他的光芒下被淹没,周围人想突破,只能把他赶走。
苏轼的才华是整个历史都掩盖不了的,他的才华让他不可能屈居于一个小地方,没多久就奉命进京,京城为官是读书人的梦想,能够在天子脚下为官是多少人羡慕的。对于苏轼而言,这种才华就是他的天赋,对于其他人而言,穷尽一生也写不出那样的千古绝唱,苏轼却可以信手拈来。在他看来,为官应该和写文章一样容易,事实相反,为官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为官以后写的诗词都要谨慎,一个不小心就成了污蔑朝廷。苏轼不懂这些,被人检举说是对皇帝不尊敬,证据就是苏轼写的诗词里面有“蛰龙”。苏轼写文是天下第一,辩解却很笨拙。会写的人不会说,会说的人不会写,苏轼正好是前一种,“乌台诗案”就是这么来的。
苏轼多次被贬,有自身原因,也有社会原因。当时的宋朝处于不断的变法中,被贬的原因就是政见不合,有些人虽然在才华上欣赏他,为政观点不相同,终究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苏轼只能一次次远离他们,行走在被贬的路上。
苏轼红梅主要内容是什么
《红梅》是苏轼写的一首诗歌,他借红梅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自己高洁的品质。《红梅》全诗的内容是“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苏轼赏红梅
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苏轼在狱中饱受摧残,出狱后,苏轼被贬谪到了黄州。根据《红梅》表达的思想来看,这首《红梅》是苏轼作于黄州时,他借以高歌红梅严寒盛开的景象来象征自己不屈不挠的气节。诗歌首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写出“红梅”在严寒中迟迟绽放,随后以“自恐”两字既点出了红梅迟迟未盛开的原因,又暗指了词人自己目前所处的困境。
颔联中,用“小红”两字,点出了红梅的颜色,在粉妆玉砌的大地之中,只有红梅一枝独秀,成为了万物中最耀眼的颜色。在颈联之中,诗人夸赞红梅不随波逐流,敢于在寒冬之中绽放。
尾联中,更升华了红梅的品格,表示诗人对红梅的赞赏和喜爱之情。这首《红梅》托物言志的经典诗歌作品。苏轼以红梅高洁孤傲的品格来象征自己不与朝廷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精神。“红梅”这一意象,深受文人的推崇,他们借红梅来自喻本人高洁的品格,也借“红梅”这一意象证明自己百折不挠的精神。苏轼通过《红梅》一诗也暗示了自己乐观向上的精神。
苏轼与王朝云是什么关系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更是一位大文学家和政治家。苏轼却十分苦恼,自己满肚子的踌躇抱负却没有人来赏识。我国的古人向来是讲究心意相通,向往精神上的交流,苏轼也不例外。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一下苏轼的红颜知己——王朝云。
苏轼雕像
王朝云是钱塘人,自古钱塘出美女,说的一点都不错,王朝云就是其中之一,一位典型的美女。天妒红颜,王朝云虽然长得十分漂亮,家境却十分贫寒。我国从古代开始,便有了重男轻女的思想,而出身在清贫家庭的王朝云更不例外。作为家中的女子,为了养活家里的弟弟,王朝云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便将她卖给了人贩子,所以王朝云从小便沦落到歌舞班中。当时苏轼被贬到杭州做通判,心情极为苦闷。在一次酒局中看到了曼妙起舞的王朝云,对其极为喜爱,不顾世人的眼光,执意纳王朝云为妾室。据说,王朝云是苏轼所有妻妾中最懂他的人。
众所周知,苏轼是豪放派诗人的代表,他的诗词大多也很豪放,而苏轼经常因为诗词而得罪朝中的权贵,几度被贬。一次,苏轼上朝归来,指着自己的肚子问他的妻妾,你们知道这里是什么吗?他的妻妾一个回答,是文章,另一个回答,是见识。苏轼摇摇头,转而问王朝云。王朝云回答道,您肚子里全是不合时宜。由此可见,王朝云最懂苏轼。苏轼与王朝云,虽不是爱的轰轰烈烈,但心意相通,令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