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历史文化概述】北京的历史文化介绍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著名的古都。以下是要常来奇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的历史文化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北京的历史文化介绍
北京以其悠远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物古迹遗存闻名中外,在被推出的七大古都中,名列前茅。
北京历史悠久,它作为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北方的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顺天府等等。 先秦至秦汉 在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蓟国就在北京地区建立城市,后燕国打败蓟国,后迁都蓟,称为燕都或燕京。
秦代为蓟县,为广阳郡守驻地。 汉高帝五年,被划为燕国辖地。元凤元年复为广阳郡蓟县,属幽州。 本始元年更为广阳国首府。 东汉光武改制时,置幽州刺史部于蓟县。永元八年复为广阳郡驻所。 两晋至隋唐五代 直至西晋时,朝廷改广阳郡为燕国,而幽州迁治范阳。十六国后赵时,幽州驻所迁回蓟县,燕国改设为燕郡,历经前燕、前秦、前燕、后燕和北魏的统治而不变。 直至隋开皇三年废除燕郡。但很快在大业三年,隋朝改幽州为涿郡。 唐初武德年间,涿郡复称为幽州。贞观元年,幽州划归河北道管辖。后北京成为范阳节度史的驻地。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曾经在这里称帝,建国号为“大燕”。唐朝平乱后,复置幽州,属卢龙节度史节制。
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在这里建立割据政权,自称燕王,后被后唐消灭。 辽朝 辽朝于会同元年起在北京地区建立了南京,改幽州为南京析津府,开泰元年改号燕京。 金朝 贞元元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此后元朝、明朝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在北京。 元朝 成吉思汗于1216年攻下北京,遂设置燕京路大兴府。元世祖至元元年改为中都路大兴府。至元四年,开始在金中都东北郊修建元大都。 至元九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蒙古文为Khanbalik,汉字音译为汗八里、甘巴力克。 明朝 明朝初年,以应天府为京师,大都路于洪武元年八月改称为北平府,同年十月划归山东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驻地。燕王朱棣(明成祖)发动靖难战争、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升为北京,称为“行在”。
永乐十九年正月,明朝政府正式迁都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南京作为留都。 清朝 清朝入关后随即占领北京,亦称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 近代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定都南京,1912年迁都北京,直至1927年北洋政府垮台。而此时北京的地方体制仍依清制,仍称顺天府。直至民国三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直辖于北洋政府。 北伐战争后,的首都迁到南京,北京被改名为北平特别市,撤销京兆地方。1930年6月,北平被降为河北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并成立傀儡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将北平改名为北京。1945年8月21日,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收复北京,并重新更名北平。 1949年1月31日,共产党军队得到北平控制权。同年9月27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重新更名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宣告成立。
北京的历史概述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文化名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这里荟萃了灿烂的文化艺术,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北京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叫做蓟。公元前十一世纪时,蓟国是统治北方的西周王朝的一个分封国。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中期,位于蓟国西南面的另一个封国燕,吞没了蓟,并迁都于蓟城。从这时起,直到公元前226年燕国被强大的秦国所灭,蓟城一直是燕的都城。据考古学家考证,当年的蓟城就在现北京城区的西南部。
公元938年,蓟城成为辽的陪都。辽是崛起于东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人建立的。因为蓟位于它所辖的疆域的南部,所以改称南京,又叫燕京。一个多世纪以后,另一个少数民族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将辽灭亡,并于1153年迁都燕京,改名中都。1214年,金朝因受到新兴的蒙古族军队的进攻,被迫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第二年蒙古铁骑入占中都。1267年,蒙古族首领忽必烈下令在中都城的东北郊筑建新城。四年后这位首领即在兴建中的都城内登上皇帝的宝座,建立了历史上的元朝。1276年新城全部建成,这便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称之为"世界莫能与比"的元大都。从此,北京取代了长安、洛阳、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为的政治中心,并延续到明、清两代。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第二年二月清帝被迫宣告退位。至此,一个封建王朝溃亡,北京作为帝都的历史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