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王以哲简介

考古发现 2023-11-22 11:25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王以哲是东北军的高级将领,也是张学良的亲信部属。下面是要常来奇事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历史名人王以哲简介,希望各位看官能感兴趣哦。

  历史名人王以哲简介

  王以哲(18961937)字鼎芳,汉族,原名王海山,东北军重要将领之一。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896年出生于宾州厅东偏脸子屯(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宾州镇)。1912年(17岁)考入吉林省陆军小学,改名王以哲。

  人物简介

  王以哲,1896年出生,黑龙江省宾县(当时属吉林省)人。

  1922年加入东北军,官至军长。1936年7月由周恩来介绍秘密加入共产党。1922年,王以哲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加入东北军。他治军有方,深得张学良赏识,被提拔为高级军官。1929年担任旅长时亲自书写了“我民族受强邻之压迫,危在目前,凡我旅官、士、兵、夫等,务本总理遗嘱之司令长官旨意,牺牲一切,努力工作,以互助之精神,结成团体共赴国难”的“旅训”,表达了他抗日救国的坚定信念。

  1931年日本为侵略连续制造事端。王以哲将日本人的野心向张学良做了汇报,请张学良回师御敌。张将蒋介石不许抵抗的指示转告王以哲。9月18日夜,日军进攻沈阳北大营王以哲旅的驻地。经请示后,王以哲不得不执行不抵抗命令。营地失守后,他对自己执行蒋介石的命令万分懊恼,追上突围的部队说“我下令不抵抗是秉承最高统帅命令行事。我的错处是,既不抵抗,就应及早下命令突围,免遭许多无谓牺牲。对这一过错我负全责。”他勇于承认错误的精神感动了全体官兵,队伍在他的率领下安全撤入关内。入关后,王以哲念念不忘收复东北,多次劝说张学良别再听信蒋介石“中央外交”的鬼话,带领东北军打回老家去。1932年他创办《东望》周刊,宣传抗日救国的进步思想。

  1933年初,王以哲率部出古北口抗击日军,杀敌千余人,击伤无数,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极大鼓舞了士气。他被誉为民族英雄。1934年后,蒋介石调王以哲部“剿共”。他表面上执行蒋的命令,暗中与红军友好相处,并为红军提供帮助,积极促成了张学良与中共的合作。西安事变爆发后,1937年2月2日,他因坚持和平解决事变被东北军主战派刺杀。王以哲牺牲后,周恩来前往吊唁。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发唁电致哀。

  王以哲轶事

  一、1926年,刘澜波在北京大学读书时,经常挟个黑色皮包,内中装有马克思《资本论》一书。每到星期天,他总到三、四方面军团卫队部与其堂兄刘多荃话家常(刘任队附,王任队长),与王以哲接触颇多。后来王得知刘澜波的皮包内有《资本论》一书,为了他的安全起见,赠以三、四方面军团卫队证章一枚,令其佩于胸前。当时北京的警察、宪兵等经常在路上拦人检查。但见有佩带三、四方面军团卫队证章的人,就不敢检查了。

  二、王以哲知道自己的一个侄儿王育才,在北京读书时,就已加入了共产党。在那个军阀时代,一提“共产党”三个字,就谈虎色变。王以哲为了王育才的安全和深造,送他到日本去读书。当时知其内情者,只有随王多年、任卫队中尉副官的史耀东。1947年.王育才在沈阳国民党的中央银行沈阳分行(在大北门里)国库科当科长时,笔者与育才会晤多次。谈及往事,不禁感慨系之。

  三、九一八事变前,在北大营第七旅主持步兵研究班的杜长龄,在王以哲调任北平军分会第一处(参谋处)中将处长后,被派为第一科上校科长。不久,杜请辞科长职,另行组织抗日义勇军,王始知其为共产党员,遂准其请。杜率一支抗日义勇军参加长城抗日战役。笔者因在第七旅步兵研究班受训,与杜有师生之雅,遂被调充第一大队少校队长。当时杜部有 10个大队。王以哲调任六十七军军长后,遂改称六十七军特务总队,曾夜袭建昌营子冷口之日军,颇有斩获,并曾一度占领建昌营子。由于《塘沽协定》的签订,长城抗日告一段落,杜部奉令开到廊坊以东白果村一带整训。杜由北京各大学聘请进步人士来防地讲述马列主义等革命道理,不料消息外泄,为何应钦所闻,迫令王以哲立即将特务总队缴械,指名逮捕杜长龄和l0名大队长(大队长中有周振声、胡品卿等)。王不得已派一O七师六二一团团长刘泽玉和工兵团团长杜维刚两个团“围剿”。杜率部且战且退,企图向房山、易水方向前进,与骑兵第二师黄显声部汇合。这时刘团追击于后,杜维刚团截击于前,结果在滹沱河东岸被击溃,官兵四处逃散。何应钦下令通缉杜长龄和10名大队长。杜长龄化装逃出重围,在王以哲的保护和资助下去了新疆(杜与盛世才在日本同学),曾一度当过喀什专员,后为盛世才杀害。

奇事网以上就是历史名人王以哲简介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